来人一袭荼白锦缎长袍,手上一把折扇,浅浅笑着,端的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孟大人。”宋和风有些意外,竟然会遇见他,毕竟听说他整日醉心政务,甚少出门。
“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孟明远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
见孟明远主动问了,宋和风心中有个想法:让孟明远带人去大理寺,一来非要论的话大理寺更适合处理此事,二来他如今在大理寺任职,也算是他分内之事。
宋和风思考的时间里,萧怀已经将事情与孟明远简单说了说。
孟明远蹲下来与大娘平视,语气温和:“大娘怎么称呼?”
大娘看见这贵公子态度这么好,语气也放缓了些:“我姓王。”
“王大娘,我呢在大理寺当了个小官。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带您去大理寺将冤屈说出来,这报案一般也是先去大理寺。就让这位刑部的大人先把事情办了。”
说着,从袖中拿出大理寺的令牌递到王大娘面前。王大娘看看令牌,又瞅瞅孟明远,觉得他不像骗人的人,最终下定决心:“行,我和你去。”
孟明远温和笑笑,把王大娘从地上扶起来,向宋和风二人拱手:“既如此,我便带着王大娘先行离开了,二位自便。”
路过马车旁边时,孟明远又停了下来:“宋姑娘,经年一别,许久不见。可惜此次有事在身,不得相见,下次定然上门拜会。”
说完,就带着王大娘离开。
宋舒棠坐在马车里,有些庆幸此人并不非要她回答,同时有些疑虑。经年一别,这是哪位故人吗?姓孟的故人,宋舒棠想到了三年前的事,面色有些难看。
萧怀看着孟明远离去的身影,有些感慨:“这就是孟家人吗?果然同传闻中的一样,真是君子风范啊!”
“孟家风骨自是令人钦佩。”
萧怀看着宋和风一本正经的样子,起了调笑的心思:“宋兄,你说如果不是当年那事,京城各位夫人心中最中意的女婿会不会就是他不是你了啊。”
宋和风颇为无语:“京中各位夫人如何想的我不知道,但是令尊的心思我倒是可以猜一猜。怎样,想听听吗?”
萧怀脸色苍白,想到幼时父亲对自己的严厉,还有与各个同窗的比较就觉得头疼。
“宋兄,我还要巡逻,先告辞了。”说完,就迅速带着人逃离。
*
是夜,萤火星星点点,宋家二小姐的院子里透出暖黄温馨的光。
宋夫人紧紧抓着宋舒棠的手,眼中满是心疼:“都瘦了,后面还要回去吗?”
宋舒棠拿出早就写好的纸条,递给宋夫人,上面写的是自己今后的打算。
“你这孩子虽然温温柔柔的,好似从不犯错,但我知道,你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谁劝也没用。为什么都不一定能去了,还是得走呢?”宋夫人神情落寞,“真的不能留下来吗?娘亲不会逼你嫁人的,你应该也知道。”
宋舒棠已经清楚宋夫人一贯的劝说套路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条,上面都是些情真意切之词,并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意愿。
宋夫人沉默片刻,才又重新开口:“就在家里留一年,好吗?如果你还是决定要走,我会说服你父亲,对外说宋家次女一心求道,出家了。看过桐桐成亲再离开,好吗?再怎么说,你也是她同胞姐姐,她小时候那么粘着你。如果她成亲你不在,她也不会开心的。”
宋舒棠有些惊讶,在纸上写:是谢行吗。宋夫人含笑点头,想到小女儿的亲事觉得省心许多。
“你应该也知道,那俩孩子小时候就玩的好,后面谢行也对桐桐多有照顾。我们与谢家商议过了,打算等桐桐及笄后就定亲。”
宋舒棠点点头,谢家家风清正,谢行又与宋舒桐青梅竹马,如果非要成亲,对宋舒桐来说谢行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道她是如何想的。
“桐桐呢”宋舒棠在纸上写到。
宋夫人上扬的眉眼垂了下来:“前些日子北夷来犯,谢行奉命带兵支援,桐桐也悄悄跟着军队走了。”
宋舒棠有些讶然,却也觉得正常。宋舒桐年幼时,自己常说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类的话,一直很鼓励她多多学习。她如今有这举动也不奇怪,倒是自己食言了。
“桐桐心怀大义,此行为国为民定然安然无恙,娘亲不必担心。”
宋夫人看见宋舒棠所写,又想到前几天的消息,心中宽慰许多,面上有了笑容。
“前几天收到消息,镇北军大捷,北夷已退,想必不日便归。”
宋舒棠也点点头,面上一副乖巧模样。
“夫人,老爷派人来说今日朝事太多,不回来用膳了。”宋夫人身边的杜嬷嬷走了进来。
“奇怪,近日朝中会有什么事?”宋夫人有些奇怪,却也并不执着于此事,“既如此,那便不等了,去用膳吧。”
*
亥时,万籁俱寂,街上只有打更的更夫,大理寺里还剩零星几点灯光。
“孟大人,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回家休息吧。”
“李大人慢走,路上小心。”孟明远从案宗中抬起头来回了句。
大理寺又安静下来,只余卷宗翻动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树枝沙沙作响。
一个人影从窗户翻进来,但孟明远仿若毫无所觉,依旧看着手上的卷宗。
“孟公子真是胆气惊人啊,就不怕是什么贼匪吗?”
“曲公子不本来就是贼匪吗?”孟明远抬头微微一笑,显得纯良无害。
“孟公子,过河拆桥可不是君子作风啊。”曲卓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