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众人神色各异,部分有小道消息的官员皆意味深长地看向宋裕,其他人则有些不明所以,明明是在谈论北狄的事,又和宋府小姐有什么关系,就算要封赏也不必在朝堂上提出,直接下旨不就是了?
宋裕起身回话:“回陛下,小女舒棠此去娄州见民生艰难,亦想为百姓尽份绵薄之力,故想向陛下求一份恩典。”
“爱卿直说便是,令嫒此行劳苦功高,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便是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谢陛下。”宋裕顿了一下,道,“小女此番所求是入朝为官。”
“哦?令嫒竟有如此志向。”皇帝语气波澜不惊。
“陛下,不可!”侍中罗晁出声反驳,当即便有人附和他。
“宋舒棠确实有功,便是封个郡主县主也是使得,可万万不能允她入朝为官,祖宗之法不可破啊!”罗晁言辞恳切。
宋裕轻咳一声,等他看过来后道:“罗大人此言差矣,祖宗之法中并没有不许女子入朝为官这一条,若有这一规矩,那我是绝不会替小女求这一恩典的。”
罗晁被这话噎住,倒是忘了宋裕才是对礼教最了解的人。
“陛下,宋舒棠此行确实功劳不小,随意给个官身也不是不行。”一个头发花白,坐在皇帝下首,儒生模样的老头开口道。
他一开口,便有人附和:“太傅大人所言甚是,朝中空缺职位众多,又不违背祖宗之法,便是同意了宋姑娘的请求也并无不可。”
皇帝不发一言,静静地看着下方再度争吵起来。
“陛下。”中书令王鸿祯终于发言,殿内也安静下来,众人都想听听他会说些什么。
他不急不缓道:“宋舒棠固然有功,但就因此事便让她入朝难免显得儿戏,恐怕不能服众,若是因此适得其反给她带去麻烦倒是不好,依微臣看,不如封个县主,挑一个好的封地作为恩赏。”
“陛下,王大人所言极是。”
皇帝没有在意他们,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令人看不出想法。殿内安静下来,大多数官员都垂首等着皇帝开口。
良久,上方终于传来声音。
“王爱卿言之有理。”
罗晁等人面露喜色,王鸿祯却不敢大意,想到探子的消息,在心中作好了皇帝同意宋舒棠入朝的准备。
“只是,宋舒棠此行乃是大功,不仅解决了瘟疫之事,在孟明远受伤之时主持大局,还抓到了北狄内应,查清了娄州瘟疫与几年前余州瘟疫的真相,正是北狄宵小所为。
若是只给个小小的县主,岂不是会令人寒心?”皇帝笑问。
殿内众人心思千回百转,看这情势不让宋舒棠入朝已是不可能了,只能在位置下功夫了。
一番虚无缥缈的称赞后,宋舒棠为官之事便算定下。
殿内重新开始另一番争论,各方各派就官位一事争执起来,皇帝虽已有想法,也乐于看他们争吵。
毕竟都是读书人,双方争论皆是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各有各的道理,可谓是精彩纷呈,想必等宋舒棠入朝后会有更多乐子。
……
宋舒棠院中。
一道明黄圣旨摆在桌上,宋舒棠目光落在上面,却并未聚焦,心思显然不在上面。
圣旨是对她的封赏,皇帝准许她入朝为官,封为台院侍御史【1】,品阶六品下,属御史台,是以虽未到五品也要每日上朝【2】。
“姑娘。”
宿青风尘仆仆地出现,灰头土脸带有疲意,一进门就拉开椅子坐下,娴熟地倒茶,大口饮下。
宋舒棠分了半分目光给他,而后又陷入思绪之中。
宿青将茶饮尽,问道:“写的什么?”
“陛下封我做侍御史。”
“侍御史?”宿青重复了遍,而后笑起来,“皇帝的安排还真是妙啊,看来姑娘这官场生活不会太过轻松。”
他这些日子也研究了些,大抵知道侍御史职责为何,一个容易得罪人,吃力不讨好的职位,不过倒是十分受那些迂腐书生的喜爱。
宋舒棠幽幽看他一眼,道:“不谈这个,交代你的事如何了?”
听她提起这事,宿青哀怨道:“姑娘倒是轻松,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让我跑断了腿。”
将工作重心从京城移到云州,且不论一些机械手稿,那么多人的路引就费了他好大一番功夫。
“我不是让人接引你们了吗?”宋舒棠眼神飘忽,不自然道。
宿青想到夏侯晓看见他们这么多人时惊讶的表情,挖苦道:“是,您是请人接引了,可怎么没说我们有多少人呢。”
“这个么……你知道的,做人要学会变通。我也不想的,实在是我也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
宿青冷笑:“您这是觉得我收的人太多了?”
“不不不,”宋舒棠连声否决,“我没有这么想。人自然是越多越好,这也说明你精明能干啊,是组织的顶梁柱。”
宿青只觉自己当初看走了眼,竟没发现她的本性,本以为自己只用负责见不得人的一块,没想到主要负责方面竟然是招人和联络各方,调度人力物力,维护日常运转。
“不过么,最好是多方考量后再决定是否招收,毕竟我们基本没有试错成本。”
“你放心,是按着你当初制定的流程考核的,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会让他们接触核心内容与核心人员。”
宋舒棠闻言笑开,道:“事情已经交由你全权处理了,你心里有数就好。话说回来,关竣先生那边情况如何?”
“先生已研究出稳定工艺,正力求改良,不过威力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