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没有捷径! 哪怕杨帆是一个穿越者,还有着系统这个BUG,更是站在了华厦文明这个巨人肩膀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科举考试之所以能在宋朝达到了巅峰,除了因为宋朝抑武扬文以外,更重要的是宋朝有底蕴。 那就是读书人绝对多,以至于科举选拔人才的方式有了基数。 虽然杨帆的这个科举考试手册借鉴了宋以后各个时代的精华。 可无论是在政治环境、社会风气、还是文人的底蕴等方面都与后世有着巨大的差异。 适合于以后的制度,不见得就适合唐朝,这需要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改进。 而此次科举考试,杨帆的目的并非是想从寒门学子中选拔出人才。 而是如何能够最小的消除世家门阀对于科举制度的抵触,以及把此次科举考试顺利的完成,这样才能为后面的科举考试有范本。 在教育资源未完善的时候,现阶段的大唐,拥有知识储备、办事经验的学子。 母庸置疑,还是只能从世家门阀出身的年轻后进进行选拔。 毕竟,这些年轻人生活在优握的环境里,自小经受着知识的熏陶,无论学识、眼界、亦或是能力都比寒门高很多。 而那些寒门子弟,想要在科举考试中与世家子弟一争短长,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有鉴于此,杨帆才会提出把其他杂学的读书人也引入科举考试的原因。 因为,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内,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仍然是世家子弟。 而且一个考上的也大多都是世家子弟,这是谁都无可置疑的。 哪怕是心心念念捧起寒门士子的李二陛下,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状。 哪怕是开挂的杨帆也不得不承认,但杨帆还是要做出解释,起码理由是冠冕堂皇的。 “由各县乡荐举者称生徒,经州考核合格称乡试,乡试名额由朝廷分配,乡试优秀者取其前列名次,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均可持牒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最终有陛下进行最终的殿试排名。” “今年的科举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不再进行乡试选拔,按照以往各个州县考取的“乡贡”,还有天子选取的“制举,用这些人直接进行会试,因此,我们要准备的考试相当于只有两场,那就是会试和殿试。” “这两场考试人数较少,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时间,应该能够来得及。” 对于里面的各种问题,杨帆早有腹稿,直接给予了解释。 之所以不进行乡试的选拔,就是因为杨帆知道即使选拔也不可能选到寒门学子,这些人的底子太薄了。 既然如此,今年干脆直接取消乡试,直接利用以前各级州县的乡贡。 如此一来,不仅可使那些对于科举考试极为抵触的门阀世家最大限度的接受科举,也能为新的科举改革定下基调。 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可以说就是为世家门阀量身定制的,只是杨帆利用这个机会把科举改革的各种方针给彻底落实下来。 听到杨帆的解释,孔颖达欣然颌首。 虽然加入了新闻司,可孔颖达却不想与这些世家门阀硬刚。 因为他最清楚世家门阀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若硬干,可能真会受到世家的集体抵制,利用迂回战术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而李义府更是体会到寒门学子的艰难,毕竟他是寒门士子出身。 就当初没有李大亮的举荐,几乎没有踏上官途的机会,如今居然懂得避开世家的锋芒,可见自己的这位恩人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里让李义府更是信心百倍。 作为杨帆的铁杆粉丝,当然要知道杨帆所走的路线,才好配合。 不可否认,李义府是个了解事务的人才,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 宇文士及、颜师古等人也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若是一开始便捧高寒门士子打压世家门阀,那么必将遭受最激烈的对抗。 要么李二陛下忌惮于世家门阀的反抗致使科举改革无疾而终,要么李二陛下强力推行导致天下大乱。 这两者都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杨帆提议今年的科考不进行乡试,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 不仅安抚了世家门阀,又给寒门士子的崛起留下了后路。 以一种温水煮蛤蟆的方法,令各方都能接受,不至于产生太过勐烈的冲突。 谁敢说自己的这位礼部尚书是棒槌来着,简直是世之奇才。 即使是与杨帆不对付的长孙冲也不得不感叹,这一招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