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绫还是回去细细想了两日,答应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常嬷嬷,在后宅里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常嬷嬷侍奉徐老夫人几十载,常管事在前面账房也是极有分量,他们本就将常安常顺两兄弟看作亲子,如今更是将体面的都拿了出来。 抛出给常安准备的,光是常顺的那一份,过了徐老夫人的明面点头,也足够府上的一些丫头们艳羡的。 不过李拾月也不落下,开了自己的嫁妆箱笼,拿出来一对上好的银镯,加一对红宝石的珠钗给春绫做添妆。 “这些是要给你准备的嫁妆,这个则是我为你另外准备。既然嫁了人,手头上也不能紧紧巴巴,没算在嫁妆里,是我单独给你的,你自己收好。” 李拾月将春绫单独留在屋内,将其他人打发了出去。 说完将手旁的册子和一个木匣子推了过去。 册子上仔仔细细写满了她所需要用的东西,都是在外面新定制打造的。 木匣子放着的是一沓银票,约莫着有十几张,叠放在一起。但是册子上没有提到这个,显然这是李拾月的私心,是单独悄悄地给她。 “姑娘......” 春绫看着那册子上的东西,别说什么大物件儿,就连衣柜这样的东西,李拾月都让人新打造的。 “还有几身新衣裳和首饰,虽然是素面的,可我还是选了六身,都是照着你的身段让绣娘裁缝的。” “嫁了人就是新妇,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地出门,只拿着他的东西。这些都是新的,我都算在了你的嫁妆里,想不到一直跟着我长大的丫头,也要出嫁了。” 李拾月抬手,用帕子擦了擦眼角。 幸好嫁得很近,跟着常嬷嬷住在一处,离着国公府也不远。 否则嫁得远了,若是见不到,李拾月还真不太舍得。 说完,她转身又拿出来一个精致的锦盒,她眼中含着促狭的笑意:“这个可不是我准备的,是一早外祖母派人送过来的。” “是一枚长命锁,给你和常顺准备的。” 长命锁一般都是给刚出生的孩童准备着的,可见徐老夫人此时想抱孙孙的心情,已经不止于徐云辞和李拾月了,甚至已经在期待常顺和春绫的孩子了。 才说完,果真在春绫脸上看到了又惊又喜,随之而来的是几分羞涩。 “还有母亲和两位舅母送来的东西,我都一并算在了你的嫁妆里。这册则是常嬷嬷送过来的,说是常顺自己个儿攒的家底,也一并算在聘礼,尽数交由你。” 李拾月点了点另一本册子,厚度不输给李拾月准备的嫁妆。 而且里面记录得更加详细,哪里得来的用来做什么,都写了出来。 瞧着字迹不像是账房先生的字,莫不是常顺自己个儿写的吧。 李拾月打量着春绫的神色,看着她面颊的羞怯,忽而轻怔住,心中的不舍渐渐地再度袭来。 只好心中不断地安慰自己,春绫只是嫁人,还会日日回来陪着她的。如此一想,心中也渐渐地舒坦起来。 一连小十日,事情都已经定好,又寻了个喜庆的日子,春绫只等着安心备嫁。 是日天色晴朗,蔚蓝一片,万里无云,阳光晒在身上温热的汗流不止。 园子内假山周围是柳枝环靠,柳枝微微摆动,带来过了平稳湖面的清凉小风。 今日天气不错,园内坐在树荫下清凉,难得徐老夫人也肯出了寿松堂的门。 坐在八角亭中,李拾月挨着徐老夫人,杨氏与卫氏、周氏则坐在另一侧,手中握着一把团扇。 “春绫和常顺的日子可定下了?都是自己家的人,那些规矩也不能少。” 他们两个虽然都是奴才,可是国公府没有把奴才不当人看,既然是定了亲事,那就是聘娶新妇,该有的礼节一样是不可少。 徐老夫人看向身侧的常嬷嬷,口中说着,也是在为李拾月撑面子。 即便她信常嬷嬷与常管事做不出来那样的事,可还是要说出来,得让别人听听,李拾月在她这里那就是不一样。 成亲前如何,成亲后更该如何。 “老夫人您放心,定下的日子不过前后十日,可该有的一样是没少的。” 常嬷嬷笑着答道,甚至笑呵呵的看向李拾月。 徐老夫人也看了过来,李拾月点头,笑着开口:“您放心,常嬷嬷准备的齐全。听常管事说,那些东西都是早几年就准备好了的,他们老两口儿就盼着常安或者常顺能有个知心人过日子。” “春绫自幼跟着我,又是阿娘为我留下的,我怎么能叫她受委屈,您老放心吧,常嬷嬷做事您还能不放心啊。” 周氏瞧了一眼,手中的团扇微微的摇晃:“常嬷嬷跟在母亲身侧几十载,心中自然是有数的。儿媳听说,您还给春绫和常顺备下了一枚银锁。” “常顺是老幺,常安还是哥哥呢,不知嬷嬷为常安相中的是哪个丫头呀。” “哦对,常安是不是还没着落?这两个兄弟,弟弟都要成亲了,做哥哥的还自己个儿呢。”徐老夫人转首看向常嬷嬷,见常嬷嬷点头,心中想着府上哪个丫头合适些。 “常安和常顺虽然是兄弟俩儿,可常安不如常顺能说会道,性子冷淡了点,还真没听说他对府上的哪个丫头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