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学生,过来参观做什么?” 其它工人都哄堂大笑。 王林问道:“经常有学生过来参观吗?” “有啊!都是学校组织的,来我们厂里参观,回去还要写观后感呢!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就会找我们厂里人帮忙,两块钱一篇,五块钱一篇!” “啊?还有这样的事?”王林失笑道,“你有没有帮人写过作文?” “没有!我也不会写。会写的只有几个人。” “工作累吗?” “活着就累!工作就没有不累的。不是劳心,就是劳力。” “有道理!你这心态挺好。” “你们是哪里来的?哪个单位的?就你俩?” “我们从申城来的。” 女工一边操作机器,一边瞄了他俩一眼:“你们是夫妻?” 王林笑道:“为什么这么说?” “我看你们有夫妻相!” “啊?那你看走眼了!她是我妹妹!” “那就难怪了,反正看你俩有些地方挺像的。” 李文娟又是羞涩,又是无语,还带着几许高兴。 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忙乱的声音。 刘希贤等人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王总!”刘希贤一边飞跑过来,一边伸出双手。 “刘厂长!”王林微微一笑。 刘希贤和王林紧紧握手,说道:“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我们还想着举行一个欢迎仪式呢!” 王林笑道:“我们之间熟得很,什么仪式都是客套。” 刘希贤向王林介绍其它厂里的领导。 一个五十开外的男人,是厂长田金生,其它几个人也都是厂里的副厂长、主任。 王林和他们一一握手见礼。 田金生看起来是个很憨厚老实的人,五十多岁的人,头发却灰白了一大半,不过人的精神面貌十分的有精神。 “王总,我们准备了热闹的欢迎仪式,还安排了女工向你献花呢!”田金生笑道,“结果都没用上!” 王林笑道:“没事,我们主要是来看看,参观学习的。” 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惊讶或好奇的看着王林,不知道他是什么人物,怎么能得到厂长们的如此礼遇。 田金生等人陪同王林在车间里继续参观。 王林问了一些跟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 田金生道:“我们的生产管理一直都很严格,生产出来的布料之前也很畅销,就是最近这两三年,形势一下就改变太大,让我们一时间适应不了。” 王林当然明白,申纺厂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现在每个季度能赚多少钱?”王林问道。 “赚?还得亏!”田金生道,“这点订单,哪里够养活这么多工人?” 王林道:“我看你们的车间都还在正常开工啊!” 田金生道:“现在的产品,卖不起价格,别看我们忙,其实并不赚钱。竞争力太大了!工资是年年涨,原材料也在涨,就我们的利润不见长。赚到同样的钱,过去我们是省里最大的纳税户,但现在赚同样的钱,我们还得亏本。” 王林对此深表赞同:“也就是说,你们的生产没有问题,订单的总量也没有变化太大?” 田金生道:“就是不变啊!要是多一部分订单,那我们公司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一座这么大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单是靠卖布料,也能养活这家工厂。 但现在的情势有了转变,不再搞计划,而是搞市场经济。 其它地区的产品,也可以到本地来销售。 这样一来,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 他们觉得谁家的产品好就选择谁的产品。 在这种大形势下,跟不上时代的企业,注定要落后挨打。 刘希贤道“王总,你是行业领头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是怎么盘活申纺厂的?你给我们讲讲经验吧!” 田金生道:“对,王总,我们还想前往申城取经呢!你难得来一趟,一定要多住一些日子,给我们指点迷津。” 王林脸色沉静的说道:“最重要的还是产业升级。生产出符合时代的新产品。” 田金生道:“我们也曾经投入资金进行过技改,但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王林道:“产业的升级,不是买几台新的机器回来就行的。新机器生产出来的,还是老的产品,那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田金生哎唷一声:“王总,我们应该早些请你来指导的!就是这个理!最重要的还是产品问题!” 王林道:“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助推优势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这是纺织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发展道路。” 他侃侃而谈,主要是谈到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 建国之初,为解决人们的穿衣、就业问题,纺织工业一直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从1983年以前凭布票供给的供不应求的状况,发展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