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相印代表什么,甚至是可以行割地之权的。 桓王闻言,也不由瞪向了那名大臣,暗怪他多嘴。 后者见状,连忙躬了躬身:“是,是微臣多言。” 说着,也退回了班列。 桓王之所以问到了这个问题,那是因为秦的东出,对他来说,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因为四国曾攻秦,他怕遭萧远记恨。 因此,想趁着这个机会,化解潜在的矛盾。 刘玉之对此,表面上自然欣然答应,两人于殿中又一番交谈之后,桓王也令人取来了书。 帛卷在王案上展开,桓王提起毛笔开始写了下去,待书完成,他先是确认了一遍,接着拿起王玺,盖在了帛书上,随后交由一旁的侍从道:“呈于秦相过目。” “是。”侍从应了一声,弯腰恭敬接过,又走下来递给了刘玉之。 后者展开,仔细阅过,帛书上,无非就是说一些秦桓两国,当摒弃前嫌,重修友好,互通商贸,等等事宜。 刘玉之看过之后,也将帛书摊在了地上,随后取出自己的秦国相印,盖在了上面。 这相印一盖,就代表秦国同意了这些约定,在书的时间内,两国不可再起刀兵。 而在当时,列国争霸的情况下,一旦订约,你若失信于人,就等于失信于天下,往后,哪个国家还敢跟你订盟?因此,是没有国君敢轻易毁盟的。 而见事情已成,桓王不由大悦,令人收好书后,亦起身说道:“好!今秦相代表秦王,与桓国再修友好,本王甚悦,眼下,时间也不早了,本王已令人于王宫设宴,请秦相一道把酒言欢。” “殿下实在太客气了。”刘玉之连忙施礼。 “哈哈!秦相请。”桓王说着,也走到了殿中:“诸位爱卿,也都随我一起,共同赴宴。” “多谢大王”人们齐齐说道。 桓国这边,采取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这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秦州。 这时候晋国派遣的使者,业已进入秦国朝堂。 萧远在朝议大殿接见了他,后者施礼之后,亦开门见山的禀明了来意。 萧远听完,笑了,说道:“听使者言辞,是想让我秦国退兵?” “是的。”晋使说道。 “这就有意思了,战争一事,事关国家安危,仅凭使者红口白牙,张嘴一说,就让我秦国退兵?即便阁下是代表晋王,可晋王,真以为自己是谁呢。”萧远说道,语气微微不善。 晋使闻言,连忙摇了摇手:“不不不,秦王殿下不要误会,在下并不是那个意思。” “那以何理由?”萧远又问。 晋使道:“为表诚意,若殿下同意退兵,我国愿作出一切战后赔偿,并支付秦国巨额金银和玉石锦缎。” “听起来,似乎很诱人。”萧远说着,亦摇了摇头:“秦国是穷,可这些,并不能平我秦军将士之愤。” 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晋使有些急了:“可是秦王殿下,白泽一事,完全就是个误会啊,刺客绝非我王所派,乃别有用心之人,意在栽赃陷害,挑起秦晋两国战争。” “那四国攻秦一事呢?”萧远似乎不愿在白泽一事与他多作纠缠,直接道:“这些,都是晋王之谋吧?试问阁下,之前秦与晋国,是否有仇?晋王又何故攻我?还连同四国,欲要灭秦,此仇,我秦国,焉能不报!我秦军将士,焉能不记在心里!” “这,这”晋使有些语结,不知如何解释,想了半天,才说道:“此,实为我王决策之失误,在下此来,也正为此事赔礼啊。” “赔礼?试问足下,若秦合四国,一同攻晋,打了之后,才跟你说打错了,晋王会罢休吗?战事,是你晋国先挑起来的,绝非本王之意。” “可是殿下” “好了。”萧远打断了他:“若使者无其他言论,且先行退下吧。” “那秦王殿下究竟如何才肯退兵。”晋使急了。 萧远想了想,说道:“要本王退兵可以,晋国割两郡之地吧,如此,方能冰释前嫌。” “这!这怎么可能!”晋使大急,语气都变了:“秦王殿下如此要求,岂非欺人太甚!” “既如此,足下请吧,本王要议政了。”萧远直接伸手,已下逐客令。 “秦王殿下” 萧远不再言语。 晋使见状,无奈之下,只能是面上施礼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先行该退,只是还请殿下三思,若秦晋兵戈不止,战至最后,无疑是两败俱伤啊” 萧远仍旧没有说话,已开始低头随意展开一卷竹简看了起来。 如此情况,萧远的强势,是晋使没有想到的,他没有办法,只能施礼而退。 等其走后,殿内秦国大臣自然有人站了出来,开始说道:“大王啊,如今我军已攻下宜阳,如果再有巨额金银,也不失一件好事啊。” 萧远放下了竹简,瞥了那大臣一眼:“你的意思是,建议本王接受晋国议和?” “这,有了这批金银,我国可再图发展,而且在数额上,我们是有很大主动权的。”那大臣说道。 萧远摇了摇头:“金银,不过眼前小利,何足道哉,我秦国,如不趁此机会,一口气将晋国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