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兵力守战,以大兵力运动围剿,是有一定风险的。 灵相也马上说道:“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妥,倘若有防线兵力不足的话,被秦军挺进,很有可能会震荡全局啊。” “相国言之有理,臣也认为,以目下战局,在秦军的兵力部署上,我们采取应对的方法,是最为稳妥的。”另有大臣道。 “敌我兵力相当,何惧于秦......” 听着众臣发表意见,灵王思虑了一下,说道:“整体战局,不宜改变,朕意,还是以国内主力,阻击秦王。” 说到这里,他也站起了身,震声而言:“秦王逆天行事!必将作茧自缚!今次一战,朕,亦会御驾亲征!彻底消灭,暴秦之割据势力!” 在此战上,秦灵两国都是一样的,出师名义,都以对方为割据叛乱。 他语气振奋,众臣闻言,亦齐齐弯腰施礼:“陛下英明——” 至此,灵国已倾全国之兵。 双方在各处战场上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整整两百万。 为列国争霸以来,最大的一场战役。 天下早已震动。 两国的商人,早就已经慌张回国,关闭了来往经商之通道。 于两百多年的乱战中,秦国迈出了东征的关键一步,定鼎天下,系于此战。 秦王萧远,督百万大军,为了便利后勤,秦军利用长江、汉水、渭河等水道,作为主要的补给线,设六路粮草水路转运。 在战争部署上,以四大战区,意图全面攻占灵国,自己则是亲率主力,向嘉陵关一带进发。 而要抵达嘉陵关,就必须突破前面的灵国城池,其中的孟津,更为重中之重。 因为拿下了这里,就等于打开了交通要道,就会对嘉陵关产生一定的威胁。 因此,孟津,将是双方主力的必争之地。 而秦军要兵临孟津,有着数条道路可以选择,不过萧远综合各种情况,选择了从渭水分支登陆。 先头部队只要站稳了脚跟,后续部队和粮草军械就能源源不断,这大大降低了行军的困难,和节省了战争成本。 不过这里有一点,那就是灵军主力,距离孟津是非常近的,如果调兵速度够快的话,是有可能将秦军击于半渡的。 半个多月后。 灵国主力,集结于孟津一带。 上官文若也马上提出了这个风险,略显忧虑的说道:“大王,臣建议,还是绕行五百里,从西北道,兵临孟津。” 萧远看了他一眼:“你也说了,绕行要五百里,且水路转陆路,多有山脉阻隔,我粮草军械,难以运输,更会大大拖延战争进程。” “可是大王。”上官文若道:“灵军现在已经快到孟津了,如果出一支奇兵,星夜兼程,击我军于半渡的话,那可就太危险了。” “是啊大王。”王肃跟着附和道:“灵王身边,不乏奇谋之士,如那程平,肯定会有所谏言,此,不可不虑啊。” 两大谋士都心有忧虑,萧远不得不认真考虑了起来。 不过没等他说话,贾攸就站了出来,声音平淡道:“大王勿忧,以臣之见,灵王绝不敢出这支奇兵。” “哦?”萧远看向了他。 贾攸道:“程平或许会提出这个建议,但臣敢断言,灵王绝不会第一时间采纳,其虽为君主,但生性多疑,谋而少决,多有优柔寡断,在其犹豫之间,我军早就已经渡河了。” 他的意思很简单,灵王会在这上面犹豫,这个时间,己方是能够站稳脚跟的。 在秦国所有的谋士中,上官文若的大战略是最高的,贾攸,则是最善于把握时机,最善于洞察人心的,且在战术上,是比上官文若更高的。 战略和战术,是不一样的。 上官文若和王肃互相看了看。 贾攸又道:“如果放弃渭河登陆,于整个大战局而言,弊端太多,这不是冒险,而是必须要走的,大王应当机立断。” 萧远双眼微眯,稍作思虑,便马上有了决断:“命令卫庆部,抵达孟津盆地后,第一时间登陆,扩大战略纵深!” “大王英明。”贾攸一施礼。 这就是萧远的英明之处,麾下谋士虽多,很多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可他却能准确的判断出,谁的策略最可行。 另一边。 灵王已亲率主力,抵达孟津一带,正在帐中议兵。 根据现在的情报,秦军动向,这边是大致掌握的。 如何在孟津与萧远展开决战,将其一举击溃,是灵王提出的重要讨论。 跟朝堂一样,不少人都认为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加固城防和要道的占据,使整个孟津固若金汤。 不过程平却提出了不同想法,说道:“我军是比秦军先一步抵达前线的,此时此刻,秦王正要从渭河分支登陆,以臣之见,当立即抽调一支劲旅,作奇兵之用,将秦王击于半渡!” “此战若胜,秦军主力将锐气全无,对接下来的战事,干系重大。” 他话说完,却另有谋士站了出来:“秦王一向奸诈,敢明目张胆的渡河吗,若是如此,我认为,其中必然有诈,说不定,他就是故意做出这副姿态,引诱我军,前去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