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新玉》> 婶婶病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婶婶病逝(1 / 2)

第十一章 婶婶病逝

【本章简介】婶婶病逝,悲痛的新玉决定用知识来改变贫困的命运!偶遇返乡扫墓的赵先生,他会帮新玉吗?

雨越下越大,院子里到处是水,站在堂屋窗户旁的新玉担心地望着窗外,直泻而下的雨水把院子的地面变成了河面,几个大水缸接满了天落水,这雨该停了,不然新民和父亲怎么回家?

雨终于停了下来,新玉点亮了煤油灯,堂屋亮了起来,新玉把课本笔记本和作业本都放进了书包,可以准备晚饭了。

“新玉,做饭时熬点姜汤,让你爸和新民驱寒。”母亲边说边从里屋门口走到堂屋,看了看窗外,对新玉说道,“这雨停了,新民和你爸可以回来了。”

“再不停,要出事的。”

“水会退下去的,不会有事。”

“就怕雨后路滑。”新玉笑着对母亲说,“妈,你坐一会儿,我去找点姜来。”转身去了灶间。

“幸亏你上午就回家了,你婶婶他们不知怎样?不住院应该回来了。”母亲走到灶间看了新玉一眼,担心道,“她的病这样拖着会更严重,一会你爸回来,再给他们送点钱去,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妈,要早点给婶婶,让他们能及时去看病。”新玉找到一块姜,用水洗了洗,把它切成一片片,放进灶台的锅里,一边对母亲说,“等爸来了我和他一起送过去。”

院子里的水很快退了下去,露出了一块连着一块的青石板,夜色中的青石板发出了暗淡的光泽。新民和父亲该回来了。新玉做好了晚饭,熬了姜汤,和母亲一起坐在堂屋等父亲和新民回来。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哭声,院门被人推开了,来人边哭边走向堂屋,出什么事了?听声音像是阿荣的哭声,受什么委屈了,哭得这么伤心。新玉赶紧打开堂屋的门。

“阿荣,你哭什么呀。”看着阿荣伤心难过的样子,新玉猛的一惊,难道是婶婶出事了?不会,上午还说要回家的。

“我??我妈妈她走了。”说完阿荣大哭了起来,“妈,我可怜的妈妈呀,你不该扔下我们哟。”

“啊??,婶婶走了,我的婶婶,你这是怎么啦,不该这么早就走了。”新玉一下子抱住了阿荣,伤心地哭了起来,“叔叔、阿荣、阿兴该怎么办?”

新玉的母亲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伤心地抹起了眼泪。

这时父亲拉着新民的手走进了院子,一看这情景,俩人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新民冲上前去一把抓住阿荣,哭喊着:“我要婶婶,你们为啥不早点去医院?”

“这个病没办法。”阿荣哭着对新民说,“都怪我们太穷了。”

新民抱住了阿荣,放声大哭起来,兄弟俩抱头痛哭。一旁的新玉哭着扶起阿荣,劝说道:“别再哭了,婶婶听了会不安心的。”

阿荣擦了擦眼泪,哭着对大家说:“我们对不起妈妈。”说完又哭了起来,边哭边告诉大家,“隔壁老伯帮我们把妈妈的灵堂设在堂屋,请大家晚上来陪陪妈妈。嬷嬷生病就不要来了。”

“不行,我要来看看你妈妈。”母亲流着泪说道,“我想和你妈说说话。”

“我会陪着她来的。”父亲擦了擦眼泪,“你要多陪你妈妈。”

晚上亲人们在一起守灵,大家回忆起婶婶生前的很多事,心里都很难过,一位好妈妈,还没好好享受生活,还没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这么年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让人痛心,更让人觉得可惜,就因为贫穷而无法医治病痛,过早地离世!

婶婶的离开,让新玉感叹人生的不易,一个村妇离开了,还不了解这个世界就走了。太可悲了。小小年纪的新玉,知道了人生的艰辛,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面对现实,该如何选择?读书很重要,但生活更重要,我要想办法让家人生活得好。有机会的话,我要去外面看看,闯一闯,不能在这个小乡村里做一个村姑,当一个贫穷的农妇。我要读好书,我要改变贫困的生活,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清明即将到来,村子里一些出门人纷纷回乡扫墓,小乡村比往日热闹多了。

清晨,趁着河水最清澈的时候,新玉拎着一大篮衣服来到河边洗衣服,淡淡的阳光照耀着河面,波光粼粼,河边的柳树抽出了绿枝,粉色的桃花点缀着绿色的河岸,我们的家乡好美,新玉不由地轻声哼唱起来:“花篮的花儿香??”

“好地方来好风光??”,后面有个男中音跟着哼起来,新玉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她,一边跟着哼起歌来,新玉的脸红了起来,这人看上去文质彬彬,像个知识分子,是回乡扫墓的人吗?

这个年轻人走到河边的石台阶,拿出毛巾蹲下身子洗脸,边洗边问:“你的歌声真好听,是在学校学的吧。”

听口音是上海的,但中间夹带着本地的口音,难道是出门在外的家乡人。新玉看了一眼年轻人,回答道: “是老师教的。”

“不简单,很专业,这是好老师教的。”

“我们的音乐老师是从上海来的,合唱队也是他办起来的。”

“我听得出来,不是普通乡村老师教的,你在哪读书?”

“在县中上学。”

“啊,你已是中学生了,这儿很少的。”年轻人好奇地看了一眼新玉,这个女孩长得很清秀,眼睛很纯,气质与众不同,大城市里很少见。农村的女孩大多都没上学,能念中学,她的父母不一般,是懂教育的开明人家。

“我们家都上学的。“新玉边洗衣服边告诉年轻人,“我哥还在上海读大学。”

“能考上上海的大学更不容易,你呢,想考上海的大学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