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玄幻魔法>溯流文艺时代> 第七十四章 九万美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四章 九万美金(1 / 2)

谭锴一个下午把《闭环》看了两遍,第一遍速度很快,把故事过了一遍,第二遍他刻意放下速度,就是为了让自己不放过那些细节。 比如陆涛在第二次回到过去后,在路上见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而之前就有科学家们说第一次出任务有人没有回来。 而在陆涛进入到这个计划之前,有一个老人曾接触过他,言语含糊地跟他提到了回到过去的计划。 只不过陆涛一开始不太明白,后来才把两件事情往一处联想。 这几处细节已经暗示了结局,时间闭环早已形成,无法改变了。 “如果陆涛回去没有跟袁递说那句灭绝人类的话,后面的事情还有可能发生么?” 谭锴喃喃自语。 从逻辑上来说,如果没有病毒灭世,陆涛就不会参与到回到过去计划当中,那就影响不了袁递,也就没有病毒,这个逻辑成立了…… 但是闭环中,一切都改变不了。 而时间闭环也并非不好理解,假想有更高维度的存在创造了他们这个世界,把发生的一切都安排好了,那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办法改变,时间自然也没有前后。 就像是于东创造了《闭环》,所以主角陆涛改变不了历史一样,因为他改变历史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于东创造出来的。 本纬度的生命个体没有办法干预本维度的运行过程。 听起来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了。 看完小说之后,谭锴又想起前两天来杂志社拜访的那位美国人吉米·詹姆斯,也不知道他跟于东谈得如何了。 作为杂志社主编,谭锴自然希望于东的作品能够影视改编成功,虽然他们当时没有拿下《一天》的影视改编权,无法获得直接的利益。 但是《一天》能够拍成电影让更多人看到,肯定能够提升《科幻世界》的名气,毕竟《一天》是在《科幻世界》首发的。 但是他现在没有太多心思去管这个,毕竟收稿子的压力已经很大了。 虽然于东寄来了《闭环》,但是凭这一篇短篇,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韩淞那边又迟迟没有答复,谭锴已经在想着增加一些其他的专栏,比如再增一栏作家采访。 正好最近有不少读者来信问于东的情况,大多都是问于东是否是某个知名作家的马甲,也有一些关注纯文学的看过《钟山》,就问这个于东跟那个于东是不是一个人。 所以谭锴就想着给于东弄个文字采访,也算是个版面了。 另外他们编辑部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做。 杂志从双月刊改成月刊,肯定不能这样悄无声息地做,他们需要尽可能地让读者们知道这件事情,不然等下个月《科幻世界》新一期出来之后,读者们还不知道。 现在编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给读者们回信,告诉读者们这个消息,并且恳请读者帮他们做一些宣传,告知更多人。 …… 十二月二十七日,西方过完圣诞节的第二天,苏维埃正式解体的消息在国内传开。 于东能够明显感觉到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因为话题敏感,办公室里面的人也没有太多的讨论,就连何煜这次都没有作声。 多数人还是认为苏维埃的解体对国内影响很大,而且抱着较为悲观的态度。 校长吴常新特意把所有的辅导员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他要求各系辅导员们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定要稳定住学生们的情绪,并且要尽量做得温和一些。 关于吴常新的提醒,于东觉得是有必要的,苏维埃解体后,西方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意识形态的战场也跟着转移。 学生们又很容易被煽动情绪,所以这时候一定要稳住他们。 于东看到有的辅导员,直接拿着喇叭大声地叫学生们不用担心,苏维埃的解体对中国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显然没有把吴常新后面的话听进去。 于东到教室的时候,工美的学生们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见他到来,有人还好奇,咱们于老师怎么没有拿大喇叭? 于东敲了敲桌面,等到下面安静下来之后,开口道:“领导派我过来,为你们做些轻抚安抚工作,不过我看你这样子,似乎也不用安抚。其实国际上发生这样的大事,谁都想聊一聊,这无可厚非。你们也可以做出任何对未来的猜测,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管你们的猜测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你们当下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吃好喝好。” “于老师,你这是消极主义吧。假如我们对未来不看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我们认为对的事情,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不出意料,又是王阔先开口。 听到王阔的话,有不少学生都笑了出来,大概觉得他的口吻太过幼稚了。 于东却没有笑,而是认真地跟王阔说道:“如果国家真地需要我们这样做,我会走在你们前面。但是现在,我们要相信国家。如果我们连团结都做不到,就注定会失败。” 王阔这次没有说话了,他明白于东说的意思,他们能做的也确实如于老师所说,好好学习,吃好喝好。 看到没人说话,领掌人曲爱国再一次出现。“团结就是力量,说得好,大家鼓掌。” 于东却用手压了压,制止他们鼓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过段时间你们就要进行理论课程的考试了,要是有人没考好,大刑伺候。” …… 时间慢慢地往后推移,人们关于苏维埃解体的讨论也慢慢淡了下来。 过完元旦,金陵下了1992年的第一场雪,这场雪来得快去得也快,人们连雪人都还没有开始堆,雪就已经停了。 而吉米·詹姆斯则带着合同,踩着路面的残雪来到了金艺。 他跟哈罗德谈好的价格是九万美金,算下来,于东拿百分之七十,六万多美金,以现在的汇率换算就是34万r。 吉米·詹姆斯也算没白忙活了,抽了近三万美金,抵得上他写两三集电视剧的酬劳了。 于东这边还要缴纳四五万元的税,剩下大概三十万不到。 “我可是为了把您的影视改编权卖得更高,费了不少心思。”吉米略有些邀功地跟于东说道。 “我倒是挺好奇的,你是怎么让哈罗德花九万块钱买五年影视改编权的?” 吉米却卖起关子,“不可说,不可说。” 其实吉米也没用什么妙招,就是把于东一通狂吹,说于东在国内很有号召力,说不定哈罗德的电影可以凭此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人对美国不了解,美国人对中国当然了解也不多。哈罗德受了吉米忽悠,痛快答应了,反正九万美金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