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望着院中幼女,想起自己又要远行,这一走,不知几时回家。
妻子张氏这些年也见老了。
儿子译匀十一岁了,这些年因为他不在家,读书的事情也给耽搁了。
译匀现在正在后院给他收拾东西,没有出来。
想到这里,他素闻云英是楚中有名望的学识之士,如果儿子能得他教习多好。
又恐唐突,不敢轻易开口,毕竟云英有官职在身。
云英见他欲言又止,满腹心事,也才猜到了七八分。主动开口说:“世兄这一出门,恐怕又要些时日才回。家中这妻儿如何是好?”
张世被他言中心事,快人快语,说:“正是,妻女倒还好,只是我儿子译匀,已经十一了,学识还浅!虽不求他考取功名,但人生天地间,还是要识文断字,知书识礼才好。”
“世侄现在读什么书?”云英又问。
“不过一些入门浅学,也谈不上读书。”
“在哪个学堂就学?”
“不过随便请的一位先生在家教习,这样兄妹俩也能一起做个伴。”
云英沉吟片刻,说: “世兄要是不嫌弃,日后可让世侄到我家来学习,鄙人或可指点一二。”
云英虽有官职在身,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闲职,没什么实务,不过有个头衔,领份俸银。
他本就不喜欢俗世事物,也正和心意。
他家娇娘现在已经五岁了,也可开始教习。
“素闻世兄学识了得,犬子若有此荣幸,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张世得偿所愿,大喜过望。立即叫妻子去喊了儿子出来,要当面拜师。
“小弟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世兄成全。”云英又说。
“世兄担说无妨。”张世没有不答应的。
“我见令爱和小女年纪相仿,性格也投契,可否到时候一并过来学习。”云英见婉意乖巧伶俐,若是能一同来学习,女儿也多个伴。
“那是再好也不过的事情,岂有成全之说!”张世没想到自己今日临行,不仅把儿子读书的事情解决了,女儿也能一起学习,那真是再好也没有的事情了。
分离的那份凄凉之心,都淡却了一些。
译匀这会儿在母亲的带领下也来到了前厅。
张世让他跪下拜师,译匀依言叩了三个头,又一一斟茶给师傅师娘,算是正是入了门了。
婉意见哥哥拜师读书,也要给云英夫妇叩头斟茶。张夫人又另倒了一杯茶。两兄妹算是都正式拜师了。
娇娘在旁边看着,觉得新奇有趣,走到母亲说:“娘,他们在干嘛?”她年纪既幼,从前之事也不记得,跟白纸一张一样。
译匀年纪大些,平时在家也翻看一些父亲的医书,看出来这个妹妹似有离魂之症。不便言说,只问:“妹妹今年几岁。”
娇娘并不知道自己几岁,只看着姬夫人。
“娇娘今年5岁。”姬夫人替她作答。
“娇妹妹5岁,婉意7岁,我11岁,那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大哥哥。”译匀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倒是很成熟。
婉意抓住娇娘的手,言笑晏晏,说:“我是姐姐,你是妹妹,以后我照顾你。”
“我是大哥,以后我照顾你们两个。”译匀抓住两人的手笑说。
“那我是你们的妹妹,以后你们都照顾我。”娇娘也跟着笑起来,天真灿漫。
张世即日启程,远赴深山,想起儿女有人照应,心中不免轻松许多,脚步也轻快些。
他这份差事,艰辛漫长,无人相伴,形影相吊。
云英自那日答应了张世,回去后马上着手准备学堂之事。
他命仆人把左厢房最外边的那房子腾出来做教室,又购置了书桌板凳,个半月后也全部布置妥当。
又挑了个好日子,叫人送去了笈囊、青衿,不日译匀和婉意便涉江过来读书。
云英虽然饱读诗书,但教书育人和自己读书又是两回事。
译匀和婉意乖巧懂事,学习认真,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唯独他自己的女儿娇娘,自上次生病已经过去快两个月的的时间了,已有好转,但整个人还是不如从前。
虽然已经认得父母亲,但凡事都不感兴趣,木木的。上课也总是无法集中精神。不过她也还小,云英并不强求,只用心教导译匀。
娇娘虽然对诸事诸人都兴趣不大,只和婉意在一起稍稍好些。
婉意只比她大两岁,懂的却比她多很多,性格又温和,谦让有度,总有一种大姐姐的包容和体贴,让人想亲近,娇娘很依赖她。
每每到了散学之时,百般不舍,苦苦挽留婉意留下来,不要走。
婉意心中也不舍,她喜欢娇娘的单纯善良,担心自己不在身边,无人照顾。这念头也可笑,但总是孩子的一番心意。
这样子,常常要在家里拉扯一阵才得脱身而去。
译匀是个男孩子,依赖之心没那么重,看娇娘每次哭的眼红心恸,心中也可怜。
云英夫妇见了更不免伤心难过。
张家和姬家虽然只隔着一条汾江,但是路程却不短。成年人脚程快,也要一个小时;小孩子走起来就更久些。
译匀年纪大些还好,婉意年纪小又是女孩子,再懂事也体力差些,常常走到半道要哥哥背。
译匀虽然毫无怨言,但也着实辛苦。
云英就和夫人商量,能不能把两个孩子都留在家中,这样子即不用分离之苦,也可省去孩子一些路程辛苦。
姬夫人对两个孩子也都很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