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天气不好,一直下雪。 虽然还达不到大雪封门的程度,但大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了,连去医院看病的人也宁可挤在门诊部那逼仄的空间里,也不愿意在外面驻留。 茶水摊的生意明显下降,昨天娘三个挨冻受累地守了一整天,只卖了不到一块钱。于是时小艾决定今天休息。 摊子休息并不代表她要闲着,昨天下午的时候她就和李巧云约好了,今天由巧云陪她一起去一趟刘师傅家。 刘师傅和李巧云家都住在饮食公司的家属院里,平日两家关系处得就不错。 真要往一起硬搭关系,其实时小艾也搭得上。 说起来刘师傅和去世的时老爷子还有半师的情分,想当年刘师傅还跟着老爷子学过大半年的灶上功夫。 只是这人吧,总有擅长也总有不擅长的,在红案这方面显然刘师傅并没有什么天分。 无奈之下,最后他还是离开厨房到外面打杂去了。 虽然做不了厨师,可刘师傅是公司子弟,家里还有掌权的亲戚,没多久他就把国营饭店采买这一摊儿活计给接过去了。 这活儿可比在后厨做小工油水大了去了! 听李巧云说,老爷子之前搞到的好些紧俏货靠的都是刘师傅感念这半年来的师徒情分,偷偷帮他弄来的。 今天时小艾去找刘师傅,一来是想把爷爷之前的这些老关系都重新再处起来,再者也是感谢刘师傅曾经对爷爷,也间接对他们一家的照顾。 因为她又想起了那个铝制饭盒,想起了那满满一盒子的白糖。 她觉得那些肯定和刘师傅有关系。 当然,时小艾多少也抱了一点私心,她想看看刘师傅能不能也帮帮她,帮她搞一些不要票的东西,例如鸡蛋,粮食之类的。 多给钱也没关系。 时小艾起得早,她蹑手蹑脚地把屋子收拾好,把早饭吃完,明锐和明溪还睡得呼噜呼噜的。 两个孩子这段时间跟着她也辛苦了,虽然干不了多少活,可毕竟整天耗在那个棚子里,挨冻是常事儿,时小艾也心疼到不行。 今天外面的雪还是没停,呼呼的风带着小雪粒子砸在窗玻璃里噼里啪啦地响,她实在是舍不得带着俩小家伙再往外面跑。 更何况她还有顾忌。 她头一次登刘师傅家门,总要带点东西,为此她准备了一包木耳,一包黄花菜,还有一条没舍得吃的腊肉。 东西不多,也是她能够拿出手的最有价值的了。 她带着东西上门,再带着俩孩子……时小艾越想越觉得不合适。 这不是让人家为难嘛,身为长辈第一回见小辈儿,人家是给见面礼还是不给啊? 所以昨天晚上她就跟明锐、明溪说好了,她把早午饭都做好,让两个孩子在家待着。 “小锐,饭菜都在锅里了,你们起来后自己吃。别睡太久了,再睡一会儿就起来,起来把妈妈昨天留的作业写一写,我下午回来检查。还有,记住妈妈的话,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认识的人谁叫都不能搭理。” 时小艾收拾好,又回到卧室在儿子的脸蛋儿上拍了拍,又一遍嘱咐道。 明锐努力地睁开了一只眼,朝她看了看,然后乖巧地点了点头,敷衍地说了声:“知道了,妈妈再见。” 一翻身立刻又睡着了。 这几天跟着她在茶摊待着,俩孩子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喊她娘而一致改口喊妈妈了。 这还是李巧云教导他们的,说要不了一年他们俩就该上学了,必须在此之前把乡音给改掉,不然到了班上说话老师同学听不懂,会没有人喜欢的。 虽然时小艾觉得不至于,村子里的话也没那么难懂,但入乡随俗总是更方便一点,所以没有阻拦。 而俩小孩儿明显对上学充满了向往,所以这几天俩人都在很努力地学说普通话,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叫“妈妈”开始。 听着儿子软软的小奶音,时小艾只觉得心都要融化了。她没忍住低头在小崽崽睡得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又帮还打着小呼噜的闺女掖了掖被角。这才从卧室里出来。 在刘师傅家里并没有待多久,主要是因为人家家里来了客人。不过这一趟的收获还是蛮大的,刘师傅主动给时小艾提了一个建议,帮她解决了食品紧缺的问题。 刘师傅说:“我记得你那个茶水摊是公家办的,为什么要你自己出来找路子啊?你这样,你回去找办事处开一个介绍信,再写个委托书,然后拿到我们饭店来。就说希望我们协助帮忙购买一些副食品,后面的事儿你就别管了。 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两个单位之间的互助互惠了,到时候我给饭店买东西的时候顺便就把你需要的那份一起置办出来,你直接来取就行。” 姜还是老的辣啊! 刘师傅的一番话简直就像是醍醐灌顶,时小艾瞬间恍然大悟。 是啊! 她当初执意要依靠着办事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 自己私下里买粮,买鸡蛋然后加工售卖,闹不好会被人检举为投机倒把,可公对公就合理合法了啊! 时小艾连忙谢过刘师傅,当即就决定立刻回家,今天就把那介绍信还有委托书给开出来。 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