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城夏天的热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一离开凉快的教室,扑面而来的就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热气。
连不时拂过的晨风都是热的。
离开空调房,刚走了没两步,立马开始冒汗。
六月九日上一届高三学生离校后,他们就搬了教室,搬到了高三的教学楼--笃志楼。
教学楼是“U”字型的,一共五层,12班的教室在第四层。一层楼有三个楼梯口,他们班在这层楼的最右边,走的也是靠右边的楼梯。
准高三这届一共有18个班,11个理科班,7个文科班,接近九百个学生。
每个班都听到了广播声,拿着班牌和班旗到学校操场集合,楼梯口变得拥堵起来。
孟礼跟随着本班大部队,排好队,在班级门口等待。
他们班楼上是几个理科尖子班,男生居多,长得也高,个个人高马大的,站在四楼通五楼的阶梯上,压迫感很强。
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学霸。
沅城二中是全城每年考生中出名牌大学最多的高中,理科11班更是连续23年培养出了理科的“城状元”。
是全城共43所高中的大哥。
同时也是家长们挤破头也想把孩子送进的学校。
但是据孟礼所知,二中好像是不能花钱或者靠关系走后门进来的。
想要考进这儿,必须是中考成绩全城排名靠前的。如果是想要转学到这里,还要通过更加严苛的考试。
靠不了父母,只能各凭本事。
过了一会,前面的同学走的差不多,楼梯间总算是空出来了。
孟礼默默地跟在班级队伍的末尾下楼,往操场方向走。
高三的教学楼远离高一高二的教学楼,远离学校大门,靠近食堂和宿舍。
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高三学子,减少在吃饭睡觉路上花费的时间。
二中的占地面积有两百多亩,教学楼离操场有一段距离,步行还需要差不多十分钟。
路上,孟礼听到了其他班学生的聊天。
“你刚才看见了吗,11班那个前几天新来的转校生。”
“谁啊?刚才那个帅哥吗?长的超级好看的,好像以前是没在学校见过。”
“都准备高三了还要转学吗?不过听说他期末成绩是级名第四耶,而且他入学考试时数学和物理很接近满分。”
“对对对,而且还是十四中来的。”
“天啊,十四中的师资不是很弱吗,他是怎么学的那么厉害的······”
孟礼并没有听说过他们口中的这个转校生。
她平时的心思都在学习上,很少了解学校里的其它事情。
再说,理科班和文科班之间像是有什么天然的隔阂,消息很难在其之间流通。
自从高二分班后,她几乎就没有跟理科班的同学说过话。
文理之间很少有共同话题。
但是现在,她也很想知道这个新来的转校生是谁。
数学不好的人总是会容易仰慕那些数学好的学霸。
况且,这是她在校两年来听说的第一个通过入学考试的转校生。
据说入学考试特别难,是学校年级组自己讨论研究出的题目,还会有一些超纲的内容。
这位同学能通过入学考试,想必一定是非常厉害,有什么过人之处的。
好想向他讨教数学的学习方法。她做梦都想考满分。
孟礼憧憬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操场。
由于学校的面积足够大,在操场建设这方面也是下足了心思。
被誉为沅城最大的校园操场,沅城二中的操场同时可以容纳五千多人。
红色的跑道饶了一圈,中间包围的是南北东三面各设有一个球门的大足球场。
足球场上铺满了人工草,鲜红环翠绿,具有强烈的画面冲击感。
每周一,他们就是在这足球场上集中,举行升起仪式。
平时有些什么重要的年级集会,也会在这里进行。
高三一共18个班,他们12班,就站在正对着主席台再向右方偏一点的那个区域。
每个班排了两列纵队。
他们班人数是全年级最少的,32个人就排了短短的两列。
孟礼站在左边那列的最后方,旁边就是11班。
由于队列较短的原因,很多时候那些人数较多的班级,就会让一些同学来跟在12班后面,这样从主席台上俯瞰,整个年级的方阵也会较整齐些。
此时孟礼身后就跟着好几个不知道是哪个班的男生。
孟礼没有回头去看,但她感觉到身后第一个男生离她好像是有些过于靠近了。
她周身的气流根本流通不开,气温都骤然升高了几度。
但她不太好说什么,可能也是他后面同学挤的。
可是她真的不喜欢跟陌生的人贴的太近。
孟礼只能往前两步,靠近她前面的同班的女生。
好在她刚才空的位置够大,靠近后,两人之间还会有差不多半米的距离。
过了几秒,身后的那个男生没有再靠近。
孟礼松了口气,想:“后面的那些人应该是没有再挤了。”
等到全年级都集中在足球场上,各班班长点完人数,调整好队形,说话声也慢慢降下去,年级主任才慢慢走上主席台。
孟礼看了眼左手腕上的电子表。
八点四十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