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细环顾四周,实在没什么歇息的好地方,“路池哥哥,这段路日头正大,咱们走过这段,在前面找个树荫休息,可以吗?”
路池正是被这段暴晒的路弄得受不了了,江细说得有理,这一段光秃秃的,也不是休息的好地方,又咬牙坚持着往前走。
虽然不想在孩子们面前形象全毁,但又咬牙走了一段,路池刚刚聚起了的那股气又给散尽了,“江细,离有树荫的地方还有多远?”
“快到了,转过前面那个弯就是有树荫的路了。”转头看到路池的脸又红了许多,江细拿出了奶奶给的风油精,“路池哥哥,你抹点这个在额头两侧。”
看到这个熟悉的瓶子,之前在车上晕车呕吐的记忆又重新涌入脑海,回想起那天,今天的狼狈似乎也不算什么了。唯一尴尬的就是,今天多了两个见证人,看着近在眼前的黑亮双眼,路池抑制住了自己想要掩面的冲动。
路池和李坤把风油精抹在太阳穴后,确实感觉好了许多。两人重整旗鼓,再次跟着两姐妹往前走去。
终于,在路池和李坤殷切的盼望中两人拐过了那道弯,说来神奇,不过是拐过一道弯,路两边的景象就完全不一样了。弯之前什么都没有,拐过来以后,草木繁盛,甚至有凉风袭来。
江细给他们找了个可以坐下来的树墩子,坐下来以后,路池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江细走到这儿也松了一口气,要是真像奶奶说的,两位哥哥中了暑,她们可拖不动。
想到后面还有一段没树荫的路,江细打算给两位哥哥扯两片芭蕉叶遮阳。
在路池的眼里,则是见江细一直在四处寻摸张望,似乎是在找东西。
“江细,你在找什么?”
“想找两片芭蕉叶给你和李坤哥哥遮阳,后面还有一段很晒的路呢。”
路池听完,既感动于江细为他们二人着想,又绝望于还有一段很晒的路,而且越接近正午,太阳越晒。
“你说说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帮忙找。”是给他们找东西遮阳,路池不好意思端坐着让小姑娘独自劳累,边说便站起身来。
哪知道还没开始找,就被江细出声制止了,“两位哥哥多歇一歇,我们在山里野惯了的,不累。后面还有挺长的路,多缓缓。”
路池想到自己之前狼狈的模样,也没法厚脸皮地说不累。
“两位哥哥先在这儿坐会儿,这里没有,我们两去前面看看。”
路池和李坤看着精力十足的二人,也不再献丑说帮忙的话,只嘱咐她们注意安全,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江细应承下来,跟姐姐一起往稍远点的地方寻摸。好在芭蕉叶在当地比较常见,江细只是走出一段便找到了一大丛,选了两片大的叶子扯下来打算给路池他们,想了想又扯了两片小点的,打算姐妹两自己用。姐妹二人一人拿着两片,乐呵呵地往回走。
路池和李坤接过江细递过来的特大芭蕉叶,这厚实的叶片,又宽又大,确实是遮阳的好物。
四人休整过后,继续向前。
确实如江细所说,走过一程后,又是一段没有树荫的路。
“如果还是觉得热,可以在叶子上面撒一点点水。”眼见着日头越来越高,想到以前奶奶教过的小诀窍,江细转头跟路池二人建议。
路池觉得很有意思,农人自有农人的生存智慧,江细这么小又没看过什么科普类的课外读物,她不知道蒸发可以吸热的物理原理,但是长辈们会把生活中累积的甚至是代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告诉她,让她小小年纪也颇具生存智慧。
有了芭蕉叶的遮挡,暴晒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山路难行还是折磨着路池和李坤。尤其是到后半段,即使努力克制,路池还是问了很多遍,“还有多远?”
每次江细的回答都是快到了快到了。
后面“还有多远”已经纯粹变成一个寻求心理安慰的问话。二人对于快到了的定义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江细是真的觉得快到了,路池在经历多次询问以后,已经完全不相信江细所说的快到了。但累到极致的时候还是想问问,想听一次快到了,让他咬牙撑下去。
所以到最后那次询问,“还有多远?”
江细站定回答“到了”的时候,路池甚至有一种自己是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的感觉。
李坤也早就受不了了,听到这句“到了”差点瘫在地上,好在被路池拉了一把。
“要不要歇一会儿,我家在那里,还需要爬一点台阶。”看两人累得不行,江细一边抬手指向右上方家的方向,一边关切地问道。
路池顺着江细的手抬头望去,只见草木掩映中,有一角屋檐从郁郁葱葱的绿色中伸出。四人目前所在的位置有一蜿蜒向上的石阶向那儿延伸,目测几十阶。
二人此刻着实有些狼狈,又还有台阶要爬,虽然显得有些弱,路池二人还是没有逞强,“稍微休整一下,再去见你们家长。”
片刻之后,路池二人跟着江细两姐妹拾阶而上。
台阶应该是村民自己垒的,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平整,有些凹下去的地方长了青苔,还有些石阶甚至是整体倾斜着的,跟以往在景区爬过的石阶完全不一样,野趣横生,但也难走许多。好在这两天没下雨,台阶整体是干燥的,给二人的行走降低了难度。
石阶两边的民居顺着地势错落分布。村民们应该是在建房子的时候自己填平了一块地,分布着民居的平整地块有大有小。
大的不仅建的房子大,屋前留了一片空地,按江细的说法是用于乘凉和晒粮食晒衣服,除此之外,还在屋前整了一块小菜园。中等的地块建着一般大小的房子加房前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