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473章 秀儿真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3章 秀儿真秀(1 / 2)

第1473章:秀儿真秀

刘秀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明知事不可为,自然不会闷头莽到死为止。

于是,在占战局全面占优的情况下,刘秀依然派出蒯良为使,主动前去跟洪秀全谈判。

刘秀想洪秀全表示,愿意领军退出交州,并且补偿太平军的一定损失,却只要求两家可以罢兵言和,让楚军尽快退回荆南。

像刘秀这么骄傲的人,却以这种低姿态降来谈判,由此足可见他这次和谈是很有诚意的。

对此,洪秀全也是极为的心动,几乎都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下来,毕竟他是真的被刘秀给打怕了。

可就在停战协议签署前不久,洪秀全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畏首畏尾了起来。

在洪秀全看来,刘秀实在是太厉害了,仅出动三人之一的兵马,就打自己十万大军难以招架,这要是出动十万楚军的话,那自己还怎么抵挡?

这次有其他三路诸侯施加压力,才逼得刘秀不得不主动求和,而这些诸侯中没有一个是洪秀全的盟友,会帮洪秀全也只是顺带而已。

下次刘秀要是在打过来的话,肯定会做好更加万全的准备,到时侯自己还能撑得过去吗?

一念至此,洪秀全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恶念,他想要一劳永的解决楚军对交州的威胁,安心心的过他悠闲又舒服的小日子,所以心中不禁有了将刘秀给彻底留下的想法。

只要交州的楚军回不去,荆南很可能就会被三大诸侯所吞并,刘秀是的势力被彻底消灭,自然也就无法在打交州的注意了,可谓是一劳永逸。

至于荆南被灭后,会不会养出另一头猛虎?对此,洪秀全一点也不担心。

三大诸侯吞并荆南之后,相互制衡之下,短时间内肯定顾不到交州,到时洪秀全反而更安全。

不得不说,洪秀全的思路还是极为正确的,而他也顺着这个思路开启了他的作死之旅。

洪秀全假意下令让大军放刘秀离去,来迷惑归心似箭的刘秀令其大意,可暗中却被给杨秀清和石达开下令,在刘秀的归途上设下伏兵一举将楚军歼灭。

为了让刘秀相信自己没耍花样,洪秀全拿出来这辈子最好的演技,努力表演出了一个被打怕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和谈的形象,就是为了迷惑和麻痹刘秀。

刘秀也是被三路诸侯联军给逼狠了,归心似箭的他见洪秀全竟然这么的配合,虽也考虑过可能实在演戏,但心中总觉得这么可能性并不得,毕竟洪秀全怎么可能有这等城府?于是没怎么多想也就签署了停战协议。

停战协议签署之后,太平天**放开关卡让楚军北撤,而楚军则撤回在郁林郡的全部兵力,将好不容易打下的郁林郡还给太平军。

双方的交接工作都进行的极为顺利,这也让刘秀愈发的松了一口气,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楚军即将离开交州之时,杨秀清和石达开一左一右堵死楚军的退路。

事情走都到这一步了,刘秀怎么可能还不明白,他没想到自己会有被洪秀全给耍了的一天,他低估了失去雄心之后的洪秀全,而他的这次一粗心大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的危机即将向前军笼罩而来。

交州和荆南交界处多山地,杨秀清想要效仿白起,利用地形将刘秀给彻底堵死,待将其士气消耗殆尽之后,在一举全歼了刘秀这数万大军。

杨秀清的策略也是没问题的,但可惜的是,他不是白起,刘秀也不是杨林。

在刘秀的庆之指挥之下,北逃的楚军见缝插针,不断躲避着太平军的伏击圈,最终逼得杨秀清不得不动用最后的底牌,而也真是这个最后的底牌彻底毁了太平军。

一番极尽脑力的较量之后,在杨秀清和石达开联合围堵之下,刘秀的大军被困在了一座峡谷之中。

是日天朗气清,而谷中多草木,最适合实施火攻,这要是一把火烧下去的话,楚军必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杨秀清也确实用了火攻,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把火放下去之后,天公不作美,突然骤降了一场暴雨,不但将火势给浇灭了,而且暴雨还引发了泥石流、山体滑坡,反而令埋伏在两山之间的太平军死伤一大片。

本来刘秀都已经绝望了,却没想到十死无生的境地,竟然也会绝境逢生,简直连老天也都在帮他呀。

这等天赐良机刘秀当然不可能放过,趁着太平军军心动荡之际,刘秀当即领着麾下憋屈又愤怒的大军,趁着暴雨强攻太平军主力,一战将八万太平军击溃,并连追百余里才停止追击。

不得不说,刘秀的这波操作是真的秀,他赢得极为的莫名其妙,洪秀全也输的极为莫名其妙。

经此一场大败之后,太平军主力已十陨其七,民间到处都在传之所以会败,是上天在惩罚洪秀全的流言。

而刘秀经此一场大胜之后,太平军失去了大半的主力,已无力在抵挡楚军的进攻,刘秀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接连攻下了郁林郡与苍梧郡,共计两郡23县之地。

连夺两郡的刘秀并没有趁势统一交州,而是命荆南的冯异前来交州坐镇,而自己则领着麾下大部分兵力返回了荆南。

刘秀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无他,八万荆州秦军已经准备渡江了,他要是再不会荆南的话,青桔就真的要打过长江来了。

刘秀深知占据交州的困难之处,并不在于洪秀全,而在于外部的诸侯的干预,否则洪秀全早就被自己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