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6章:明攻潼关暗袭武关 本来按照李靖的设想,在化解了司州之危后,将亲领十七万以上的军队南下荆北,以优势兵力迅速击败蜀楚两国。 可没想到李世民如此警觉,见势不妙立马就跑,如今竟然还在向潼关增兵,损人不利己,只为拖住秦军的兵力。 司州战事尚未彻底结束,将来仍可能爆发战争,那就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镇守才行,甚至连李靖自己都要留下亲自坐镇。 而派韩信和赵云领十万大军去支援荆北,是李靖提前和郭嘉贾诩商议过后,又思索再三才做出的决定。 荆北在经过紧急扩军之后,有精兵九万、新兵七万,共计十六万大军。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征战,在楚蜀两军的夹击之下,荆北秦军的兵力折损可不小,总伤亡已逼近五万,如今总兵力应在十一万左右。 不得不说,秦昊下令临战扩军的决定是正确,新阵的七万新兵极大了缓解了荆州秦军的压力,战死的五万荆北秦军中超过三万都是新兵。 要不是有新兵作为补充的话,仅凭荆北原守军肯定坚持不到现在。 蜀楚两国最先分别出兵十五万和五万,但随着楚国攻占了江夏军,蜀国也攻占了江陵军大半,在加上河北局势因王莽之败而大变,尝到了甜头的两国,为了在秦军攻占河北前占领荆北,都先后进行了增兵。 楚蜀增兵五万,蜀国增兵三万,两国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八万。 在和秦军的战斗中,两国联军虽也折损了近两万大军,总兵力降到了二十六万,但依旧对秦军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 岳飞秦琼秦政孟珙等将,以十六万新老混编军,对阵二十八万楚蜀正规军,打到只剩下十一万大军,足可见荆北的秦军打的非常艰难。 这个时候就算只派十万大军去支援,秦军在荆北的兵力虽达到二十一万,总兵力也依旧少于楚蜀两国的总兵力,只能说是自保有余,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打退蜀楚两国的入侵。 李靖明知派十万大军去支援荆北,并不足矣打退楚蜀两国,稳定荆北,却还是这么做了,自然也有他的原因。 首先,李唐进可攻退可守,先天占据地利,对司州的威胁太大。 其次,李世民正在往函谷关增兵,且不论最终会不会开战,但就凭这副驾驶,秦军就不能置之不理。 凭这两点,李靖就不能从司州调走太多兵力,否则一旦司州丢了的话,荆北就算夺回了也没意义。 当然,李靖会这么做还有一点,那就是唐军目前正虚弱。 唐军在还未开战之前,全国总兵力虽有三十万,但正规军也只有二十三万。 如今已战死了七万精锐,剩下十六万的正规军,八万目前正在潼关一线,而剩下的八万正规军和七万杂牌军,则负责镇守镇守整个唐国。 唐国的兵力其实绷的很紧,可李世民却依旧往洛阳增兵,这必定会造成其他地区的防御薄弱。 李靖自然不指望靠十六万大军,攻破有着八万守军的潼关,但若是把唐军主力都托在潼关的话,或许有机会可以夺取武关,好为打破秦军面对李唐在地利上的先天不足。 有二十一万大军镇守的荆北,足矣挡住蜀楚两国的个攻势了,起码局势不会继续恶化下去。 基于这层考虑,李靖这才决定亲自留下,好吸引李世民的注意力,而暗中则谋划奇袭武关一事。 只要武关到手的话,今后在面对唐军之时,秦军也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张辽见李靖派赵云南下荆北,却把刚刚打了胜仗的自己放在一边,心中自然有些不情愿,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司州这边已经很难出现变局了,而荆北那边却还有很多功劳可以立。 对此,李靖则解释道:“支援荆北必须要派骑兵去,张辽将军你麾下的骑兵,已经历了一场大战,而赵云将军的三万河套铁骑却还未经历一战,人员士气战力都处于巅峰状态,自然更适合前去支援荆北。” 这样的说辞自然说服不了张辽,他麾下的骑兵确实又折损,可才打迎一场大胜仗,士气正旺啊。 在张辽多番追问之下,终于逼李靖说出了实情。 得知李靖要行‘明攻潼关暗袭武关’之计,张辽也就不在和赵云争南下的名额了,毕竟武关对于秦军来说意义重大,一旦拿下来的话不亚于一场大胜仗,把他留下来,显然是要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呀。 另一边,韩信本以为李靖会亲自支援荆北,而让自己和张辽留下镇守司州,却没想到他会让自己这个降军单独领军。 面对韩信的疑问,李靖则笑道:“吾主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公既命韩将军为吾副将,说明很是信任将军你,既然连主公都能信任将军你,本将又还有什么可不信的呢?” 听到李靖这番肺腑之言,韩信心中再无有任何顾虑,心中感激李靖的同时也下定决信,一定要荆北打一个大胜仗,好让那些骄傲的秦将们不敢小看自己。 次日,在弘农郡汇合的秦军,休整了还不到二日就在分兵,韩信和赵云领七万步卒和三万铁骑,南下南阳往荆襄而去。 刘季和刘秀手下高手如云,李靖自然不可能只让韩信和赵云两人去荆北,而除了他们两人之人,还把姜松、宇文成都、黄天化、黄天祥、黄天禄、高明、高觉等将也调入军中。 李靖麾下则保留了:张辽、高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