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大嫂王氏也是个性子爽利之人,知道李氏想让自己陪着林老二家的大闺女去镇上买羊时,她没有丝毫犹豫就干脆应下了。
王氏是隔壁王家村嫁过来的,身量在女子里不算高,生得方圆脸阔,有着格外饱满红润的厚唇,笑起来时很亲善。
今儿要去镇上赶集,林婧便起了个大早。
四丫姐妹俩如今年纪还小,第一次去镇上人生地不熟,顾虑到前世林四丫就是被人拐子相中后使计拐走的,怕发生什么意外自己顾及不到,她干脆就让姐妹俩留在家里。
草草吃了朝食后,仔细叮嘱了一番两个小姑娘,林婧就出门找王氏去了。
刚好林大根兄弟俩毗邻而居,就连两家的院子都是相连的,从林家过去倒也不算远,林婧脚程快,走了没几步路就到了。
“大丫来了啊,可曾吃过朝食?婶子这里还有些饼子,给你垫垫肚子。”
林婧刚到得王氏家门前,都还没来得及开口喊人,就见王氏从里面推门而出,对方手里拿着个小包袱,还特地用干净的帕子包了几块饼子,看来是准备带给她的。
“婶子早,刚在家吃过了,多谢婶子关心。”听了王氏的话,林婧笑着回道。
“这样啊,婶子还以为时辰太早你会来不及吃朝食,特地准备了几块饼子,看来只能留着咱们路上饿了的时候吃了,去镇上这一来一回的可得花上不少时间,等会子若是饿了就跟婶子说。”
听了这话王氏也不恼,反而眉眼弯弯的,和善地对林婧笑道。
小六、小七暂时养在李氏那里,前段时间林婧来林大根家也来得勤,曾经跟王氏打过几次照面聊过几句,因此对她也还算熟识。
“好,到时可得尝一尝婶子的手艺。”
林婧对林大根家里人的观感都还不错,这几次接触下来,对王氏也有几分了解,这是个性情温和善良的妇人。
跟李氏一样,都是没什么坏心思,也不跟人耍心眼,她很乐意跟这样的人家来往。
“那咱们赶紧去村头吧,估计刘老头他们已经在等着了,没得晚了得挤着上去。”
林家村有牛车的人家少,平日里大家想去镇上赶集的话,就只有花上两文钱在村口等着坐牛车,这样来回就得花上四文钱,不舍得掏腰包的那就得自己徒步走着去。
这一来一回的,即使再快的脚程,至少也得费上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可是要走上这一路的话,草鞋都得给你磨破了,没准儿脚下也得长泡。
王氏夫妇俩都是勤快能干的人,家里过得也还成,有积蓄,自是不缺这两文钱的,而林婧刚从戴大夫那里得了第一桶金,当然不会委屈自己的脚,因此两人一早就打算坐牛车的。
不过附近好些村民的生活过得很一般,甚至是极其困窘潦倒的,他们都舍不得花这坐牛车的钱,自己挑着要拿去镇上卖的东西,譬如一些山上砍来的柴火,又或是自家种的土产、鸡蛋之类的,就这样挑着担子徒步往镇上走去。
他们天不亮就得早早起来,不然去到镇上太晚了,东西就可能卖不出去。
林婧跟王氏坐着牛车不紧不慢地往镇上赶去的时候,一路上就路过了不少这样的村人,他们脚下走得又快又稳,尽管眼下的天气还有几分凉意,可要一路挑着担子赶路,额上难免布满了汗珠。
可即使是这样,遇见了自己熟识的村人,他们依然会热情地大声打招呼,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毫不在意地抹一把额上的汗珠,继续挑着担子往前赶路。
原身也没怎么去过镇上,似乎只有很小的时候林老二夫妇领着去过一次,因此脑子里对镇上的印象极少,这一路上的风景对林婧来说都很是新鲜的体验。
一路上绿树茵茵,凉风习习,坐在牛车上慢悠悠地晃着,很是舒服。
偶尔路过一些农田,就见得起早的村民们在犁田耕种,田地都被侍弄得很是干净齐整,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难以想象这些东西会在什么时候溃散崩坏,面目全非。
王氏本来在跟旁边熟识的妇人说话,一转头见林婧似乎不知看什么看得出神,怕她坐在牛车上觉得无聊,不由笑着对她道:“大丫以前可曾去过镇上?没去过也不打紧,等会子到了镇上就紧跟着婶子,咱们走在一处就不怕不认路走散了。”
听到王氏的说话声,林婧也回过神来了,转头看到对方关切含笑的眼神,便顺势循着脑中记忆回想道:“依稀记得小时候,爹娘曾领着我来过一次,不过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好像只记得吃过一块糖,很甜,还有街上的人也很多。”
王氏听了林婧这话,联想到林老二夫妇前头刚去世,不由心生怜惜,以为她这是记挂着去世的父母心中难过,忙不迭地开口安慰。
“那正好,这次咱们去镇上好生逛一下,婶子每回来一趟镇上,就发现新鲜玩意儿都多了不少,看得人眼花缭乱的,顾都顾不过来了!”
“还有啊,婶子知道哪家铺子的粽子糖最好吃,等会子到了镇上,婶子请你吃糖,保准你吃了就忘不了!”
王氏还神神秘秘地凑在林婧耳旁,把她当成几岁的小孩子那般哄着,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那敢情好,大丫就先谢过婶子了。”
被王氏这么一打岔,林婧也不由想到了林二丫姐弟几个,到时她去了那糕点铺子里也买些零嘴,回去了给她们姐弟几个尝尝好像也不错,五丫那小吃货肯定欢喜。
林婧跟王氏她们到得镇上时,街市上已经热闹非凡,各式摊贩们的吆喝声随处可见,有卖包子、汤面等吃食的,也有卖自个儿纳的鞋底、草鞋、簸箕等杂货的,花样百出的的摊子如画卷般舒展开,逐一罗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