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晰忧心忡忡从排练厅追出了门,脑海当中仔细回忆着先前发生的一切。嬸 他完全想不通徐容失态的缘由。 到了楼梯间,演着楼梯上来十来阶台阶,拐了个弯,听到楼上传来的或高或低、情绪各异的声调,他停在了楼梯的拐角处,侧耳倾听。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哇呀呀...” “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 “喂呀呀...” “可怜的孩儿们,我不是不知道你们的来意。我了解你们大家的疾苦,可是你们虽然痛苦,我的痛苦却远远超过你们大家...”嬸 “哇哈哈...” “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要三思...” 濮存晰忙加快了步子,徐容念的都是经典剧目的台词,可是他念的方式极为怪异,明明是“委屈”的台词,却被他说的喜气十足,明明应该表达喜悦,却又被他说的装腔作势,好似一个完全不懂戏的孩子,拿到了几句台词,试探着最合适的语调。 可是徐容作为科班出身的学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台词的语境。 而最让他担忧的,是徐容话剧台词之间总是夹杂着“哇呀呀喂呀呀哇哈哈”京剧情绪色彩音。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听到徐容再次念到《茶馆》的一段台词,濮存晰的脚步稍微缓了下来,相比于之前,徐容的语气虽然仍然在表示肯定,但已经不跟之前似的诉说一个事实。嬸 时间过了七八秒左右,声音再次传来。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濮存晰彻底轻停下了脚步,他虽然不知道徐容刚才发了什么疯,但能近乎原汁原味的复述这句台词,证明他并没有出什么问题,也许刚才的反应只是他一时想起了什么难以抑制激动心情的喜事。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过了三秒钟,濮存晰正要抬脚走完最后十来阶台阶,听着一个个字跟弹珠似的砸进自己的耳朵当中,抬起的脚被定在了半空。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嬸 人艺的表演体系,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成因。 如人艺演员演出时不用麦的传统,并非演员卖弄基本功,而在抗战时期,每次演出台下都是上千名甚至更多的战士,可是部队条件艰苦,根本没有音响设备,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演员必须练出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话剧作为舶来品,也一并吸取了西方的美声发声方法,如元音a,发声时演员的口腔开合度往往比较大,但这种情况又会造成咽喉部位参与度不够,所以发出来的声音比较“横”,气息显得比较浅,声音比较散,没有集中的焦点。 美声的解决方式是采取混合元音发声法,也就是在练习a时,混入元音o或者u,声音就能比较集中。 这种发源于意大利的发声方式,本身并不是为单音节字创造,但是“声”的创新也并非以最舒服的姿势把字读出来就能成的,“声”作为表演的工具,清晰响亮、悦耳地传送到观众耳中是基本前提,但其形成是发声姿态、呼吸方法、元音发声、音素过度、咬字肌力、共鸣位置、扩展音域、声区连接、音量力量、声音造型等一系列技巧的综合成果,不解决各个方面的基础问题,别说创新,站在台上连一个字的“人话”都说不出来。 而徐容的发音明显放弃了美声发声这一教科书式的方法,他每一个字的口型似乎从未改变,但是声音的凝聚度以及“圆润”程度,似乎提升了很多。 徐容的发声方式理论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台词能够“承载”的感情会变得稀薄,但是徐容却通过其他未知的方法,使他的每一个字当中都充满了感情,而且字和字之间也有一种“意”的连接。嬸 濮存晰十分清楚这项技术的意义,让汉字听起来更加好听只是其次,这项全新技术的意义,在于它降低了使用单音节字的演员的要求,能够大幅度提升演员的表演寿命、降低舞台表演门槛。 相比于几十、上百年前,如今剧场技术早已超越过去很多,理论上演员在剧场内演出的基本功要求更低了,但是实质恰恰相反,哪怕专业的话剧演员,能够不使用麦演出的,也是少数中的少数,有的即使戴麦,其因为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其声音比较“散”,再经设备传递,到了观众耳中已经难以辨别到底在说什么。 直到此时,濮存晰才意识到,徐容到底干了一件多大的大事儿。 他一直把徐容当一个半大孩子来看,事实上徐容也才二十六岁,也确实只是个半大孩子,哪怕徐容是“长子”,但濮存晰一直觉得自己还处在壮年,还没到需要“长子”来承担责任的地步。 “什么都改良,那为什么我的工钱不改改良?” 听着楼上传来的愈发流畅、圆润、感情充沛的腔调,他乍然有一种老了的错觉,而徐容在他脑海中的形象,也由一个半大孩子转瞬间长大成人。 他听的出,徐容借鉴了多种流派、多种艺术形式的方法、技巧,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大师”之名。嬸 “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