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方向,离开京城。 从他们出发开始划出一段又一段,这条路就已开始修建,他们留下方子离开,身热火朝天地动工。 到路修好,就能去官府领取许可证。 商贾和世家、乡绅着急拿到水泥方子和许可证,这东一旦见过,就道有多实用,可用到多地方……他们就会有多想要。 容昭不吝啬花钱,那些缺了人承包的地段,银行的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面的路还修好,前面的世家和商贾就已准备好人平整路面,做好准备工作。 只钦差队一到,规划好路段,拿到方子,直接修建。 因着面的路已修好,水泥方子需要用到什么,消息灵通之人都已道,他们甚至连需要的材料都已备好! 两个钦差队,一个古板的张丞相大儿子张长行带队,一个是京城赵家的赵公子。 北边。 赵公子吃过干粮,深吸一口气,“继续出发,我们回来之就能走上水泥路,到候就舒服了,大家辛苦一些,回去有赏。” 来是艰难泥路,归去是水泥直道。 再有这般令人期待的情了。 南边。 张长行规划完一段路,就有人快马加鞭过来。 “大人,小人是前面徐州方家的人,徐州境内,方家已规划好路段,一切准备就绪,可否先把方子给我们,让我们开工?家主说,两边若是有几里偏差,方家全部承包!” “……” 这种他只管与车队前行,确直道方位,其他不管,面就能有一条路诞生的情况,他真的是生平第一次见。 容昭此人,将所有人的心思都拿捏得透透。 但此此刻,张长行却不是忌惮,而是由衷的笑意。 ——只因这条长路,利国利民。 长路漫漫,但在容昭的谋算下,众人拾柴,竟如此顺当。 - 这种修路方式是第一次,但无疑,这方式是成功的。 天,京城与临府水泥路畅通。 二天,北边淮州水泥路许可证颁发。 二天,南边郑州水泥路建成。 三天…… …… 大雁速度! 一个个消息传回京城的候,满朝文武都因此而震惊,此再看容昭,他们的眼神更多了几分复杂。 原为最难完成的南北直道,原为一不留神可能出的战争年修路,竟然如此顺利、高速。 动用了当地世家和商贾、乡绅的力量,银行不吝啬银钱,一切都顺利的不可思议。 容昭此人,还有她做不到的情? 张丞相最近都找容昭麻烦,虽然见面依旧板着脸,但在朝上,容昭说,他安静如鸡。 毕竟,他儿子还因为容昭,在外得政绩。 而且这长路,百利无一害。 永明帝朝上大赞容昭,下了朝,也将她带到御书房。 “容大人,这是皇上最喜欢的茶,今年统共就供了二两,皇上谁都不舍得,就只让给容大人泡上……”小黄满脸带笑。 户部侍郎容昭,绝对是御前第一红人! 容昭也笑:“谢皇上,那臣在就尝尝。” 她品了一口,立刻赞道:“好茶!” 永明帝笑点她,戏谑:“若是这一口喝点,朕就信了在品茶,是渴了吧?” 容昭满脸狡黠,这次不掩饰地喝了一口,“皇上道臣渴了,还这般戏弄臣?” 永明帝无奈摇摇头。 随即,他真诚感叹:“大雁银行在扩建,国债越卖越多,国库不缺钱,这南北直道,也一个水泥方子修建。容昭,虽年,确实是国之栋梁。” 若是所有朝臣都像容昭这样,他该多舒心? 金娃娃,绝对是金娃娃。 容昭一点有脸红,反而正色起来,“皇上,臣当日提过的减税与轻徭役,不如今可是机?” 永明帝看向她。 - 永明二六年五月三日。 此北边还在打仗,南北直道也在各地的努力下,加速修建。 这一日,朝廷下了公文—— 今年夏季,减赋税、免徭役…… 徐州。 雷二最近都在修南北直道,今日收工,他与村里同样出来修直道的汉子们一起回家,脚步轻快。 往日里修路都是徭役,累还有收入,遇上当官的苛刻,更是吃都吃不饱。 但这次不一样。 这一次是商贾和世家承包修路,而且每里就有一个不同的承包人。 若是这个承包人不好,给的铜板太,或者吃得太差,他们就会直接跑掉,去另一个承包人那里。 雷二这个承包人原本给的价格是三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