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就是那些居无定的北燕牧民都撵上。 这就是马上民族的优势。 你带着军队打这边,人骑着马跑到另一边去,你再带着人打另一边,人偷偷又摸回。 北燕只要有马有帐篷,哪里都能跑。 就算是打下地盘,他们也好占领、守卫。 继续往里面打,还真是浪费资源。 就算能让北燕损失惨重,大雁朝也要付出少,这一场仗的目的是收回州,将他们撵回大草原,如今目的已经达到。 安王只要把他们往里面撵一撵,将他们吓住,便大功告成。 这一年的仗,大雁朝有容昭,缺钱,撑得住,但北燕已经损失惨重。 光是休养生息就知道要少年。 而且,他们被撵回大草原,再继续打就更容易。 张丞相同意继续打。 他一口,又有好些人出,甚至包括谨王。 裴怀悲:“无论是火炮还是炸药,于草原之上使用都是浪费,若是只凭骑兵出击,又未必能胜,孙儿以为,此战到此结束。” 于是,朝堂之上除了鹿王党,剩下的人都支持和谈。 永明帝沉吟片刻,道:“先急宣安王回京,等和谈结束,且再让安王回。” 裴钦还得在边关压阵,让北燕忌惮。 裴铮抿紧了唇。 和谈结束,裴钦就要回了…… - 而关于和谈究竟要拟什么章程,又得讨论起。 鹿王党:“北燕已败,当要求北燕成为大雁朝属国,向大雁朝纳贡!” 这种要求,北燕可能答应。 这是摆明想让谈拢,阻止安王回京。 安王党:“你这是玩笑吗?北燕绝无可能同意,还是应当提些实际的,比如与北燕立下契约,可再犯大雁朝。” 现在的问题是,北燕输了,但他们也没办法继续往里面打。 双方皆知,如果大雁朝条件太离谱,北燕必定会同意,他们同意就跑,反正在草原之上,如今又是六月,他们的马儿缺吃的。 可一旦撕破脸,安王就又得被牵制在边关。 座城池已经拿回,北燕已经失败,大家定契书,北燕再献上些东西,让大雁朝这一仗结束完美,也就差了。 鹿王党:“北燕定契怎可信?年草原粮草足时,北燕的牧民又得袭扰边关,此时定要让他们再敢犯!” 安王党:“可你也要提一些有用的要求?这是和谈,当以和为主。” 鹿王党:“也得压住他们,让北燕再也构成威胁。” 安王党:“数百年,北燕因着是马上民族,居无定,降服他们实在是太难,你若是能行,你们去?” 自从容昭的“你行你上”之后,他们吵架常用此。 …… 朝上吵了许天。 鹿王党提出可能的要求,想要彻底压下北燕,当然,目的是让安王回。 安王党迫及待想让安王回,疯狂促进和谈。 两边又是吵吵嚷嚷。 中立派和谨王党则冷眼旁观,只要是太离谱,他们插。 六月末。 北燕和谈的队伍进京,带了他们和谈的条件。 北燕与大雁朝结成同盟,再交战。 同时,献上他们北燕王的女儿,以及一些马匹牛羊,作为他们的礼物。 大朝会。 永明帝接见使臣之后,心情很好,州收回,他的夙愿已经完成。 但朝下又吵了起。 “臣认为可同意,北燕战败,应当俯首称臣!” “崔大人,你是老糊涂了吧?和谈,你却让人俯首称臣?” “许大人,下官倒是以为你没甚气节,大雁已胜,北燕若是愿俯首,那便继续打!” “钱是容大人弄的,仗是安王殿下打的,褚大人你倒是嘴巴一张,轻松得很?” …… 又吵了起。 永明帝突然问:“谨王,你以为?” 裴怀悲神情变,上一步,恭敬道:“孙儿以为,和谈是必要和谈,除他们承诺要献上的牛羊马匹外,北燕若是同意每年低价售卖好马与我朝,也当可以。” 他的态度显然支持和谈,也排斥安王回京。 永明帝点点头,又问:“鹿王以为?” 裴铮上一步,同样神情恭敬:“儿臣以为,若是条件太过轻松,倒是让北燕心存侥幸。他们献上的牛羊马匹,应当再加两倍,每年还得向我朝上供好马,能让他们再敢犯我大雁。” 只改了一点内容,将献上的东西翻倍,每年从买马变成上供马。 这么一点改变,就可能导致北燕绝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