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日开始下雨,细雨丝丝,飘洒不止,半个月都没有停。细雨中夹杂一丝微风,带来些许凉意。东市云华街上一片喧嚣热闹,商铺招牌旗帜飞扬,马车辚辚而来,行人川流不息。
朝歌二十二年仲秋八日,恰逢立秋,武安侯府的清韵阁内一片安静,二楼书房里,六岁的沈清越在桌上铺开一张大纸,左手托起右手的袖子,右手拿起一支毛笔,蘸了一下墨,提笔写字。
半云轻轻地推开门帘走进来,呈上一碗红糖冰粉。“二小姐,夫人刚派人传话了,淑妃娘娘近日身体不适。夫人准备明天去看望淑妃娘娘,让小姐一同进宫。”半云是沈清越的贴身侍女之一,年十岁,主要负责照顾日常生活起居。
沈清越“嗯”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笔,端起小碗尝了一口红糖冰粉,问道:“大姐明日也一同去吗?”
沈清越大姐沈亦瑶,年仅9岁,琴棋书画样样通读,在京城中亦是小有才名。
半云回复道:“是的,夫人安排了二位小姐一同随行。”
沈清越问:“江南最近有新消息吗?”
半云回复道“二小姐,约定每旬回信一次,自上个月末起,就没有收到风冉回信了。风冉有时贪玩,即便有事耽误了几天,按道理也应该收到回信了。”
沈清越默然了片刻,道“江南风波诡谲,风冉失联,其中必有蹊跷。立刻让月影出发,去江南,务必找到风冉,查清楚失联的原因。”
第二天,朝时过后,沈清越和大姐沈亦瑶陪同娘亲入宫探望淑妃娘娘。刚入舒雅殿,一缕幽香扑鼻而来。向前走两步,沈清越、沈亦瑶与娘亲一同向淑妃娘娘行礼,“臣妇(女)拜见淑妃娘娘。”
“快快请起。外头风雨不止,难为你们来看我。”耳边已传来一道声音,婉转柔和中带着妩媚。
沈清越起身,眼前女子面容艳丽无比,一双凤眼媚意天成,却又凛然生威,一头青丝梳成华髻,繁丽雍容,略带一丝倦容。
沈夫人关切地问道:“娘娘身体好些了吗?”
“前几天受了点风寒,身子骨有些不舒服,皇上特意派来御医院的吴医正给我诊脉,吃了几服药就好了。”淑妃回应道。
“娘娘身体安康就好,侯府上下都挂念着您。”沈夫人转达家里的关心。
“我一切都好,替我向爹娘请安。近日陛下赏赐了二两龙珠茉莉茶,今天正好尝一尝。”淑妃娘娘提议。
这时,一位侍女上前奉茶,淑妃道:“几年不见,亦瑶和清越都出落得越发清丽脱俗,快上前来让姑姑瞧一瞧。”
亦瑶和清越上前,害羞回应道:“娘娘谬赞,您才是天姿国色。”
淑妃娘娘问道:“秘书省近期就快要启馆了,清越今年也该入学了吧,如果需要,亦瑶和清越也可以一起来听学。”
沈夫人回禀:“娘娘好意,亦瑶已入文渊书院,清越顽劣不堪,又到了启蒙的年龄,明修打算今年清越和亦瑶她们姐妹一起送回江南,入文渊书院。近日行李都收拾好了,过两天就启程。”
文渊书院文风盛行,学习氛围浓厚,主要讲学研修、藏书出版、接待学访,是培养男子出仕为官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招收少数女子,是江南文人学子最向往的修学之所。当朝太师高学济致仕后留在文渊书院,担任山长,文渊书院声名远扬。
淑妃娘娘感慨:“高太师文才武略,既然哥哥已安排好,那就按你们的安排来。本宫今日已乏了,绿真,你替我送送嫂嫂。”
回府路上,马车里面,沈夫人道:“亦瑶好读书习字,最近开始学习处理府内庶务,都不用操心。清越外出求学,才让为娘担忧。你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吗?记得把我上个月给你们定做的裘衣带上。”
清越回应道:“娘亲,我只是去读书,您不用担心,半云早已替我收拾好行李了,裘衣和云肩都准备了好几套,随时可以出发。”
沈夫人道:“那就好,等明日你爹爹休沐,咱们一家在杏花小筑里好好摆一桌子,好生热闹一番,替你们两姐妹践行。”
回到清韵阁,沈清越嘱咐道:“半云,你赶紧收拾好行李,该带的都带上,不能带的让半夏清理干净,后天我们就要去江南了。”
半云回复道:“行李早已收拾好,半夏手头东西近日会处理完,只等小姐吩咐,就可以出发了。”
仲秋十日,上旬休沐日,雨过天晴,一家人在沈夫人杏花小筑里聚餐。庭院里有一株桂花树,略比碗口粗,树冠带弧形,如伞如盖,金色的桂花一簇簇的开放着,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桂花树下大圆桌上早已摆满丰盛的菜肴,香味四溢,有大闸蟹扑鼻的辛辣,有鱼香肉丝浓厚的香甜,水果甘美清香,还有各种特色点心。一家人边吃边聊,好不惬意。
沈明修嘱咐:“亦瑶和清越就要去江南了,去之前记得向你们祖父祖母请辞。”
沈亦瑶、沈清越回应道:“孩儿知道。”
沈夫人笑着说:“今天这桌都是你们爱吃的,鱼特别新鲜,你们都多吃一点,都说爱吃鱼的人聪明伶俐。”
沈思辰跟着说:“姐姐,吃鱼。”沈思辰是沈清越弟弟,今年刚满3岁,正式活泼好动、爱装小大人的年龄。
清越回道:“娘亲,照您这么说,打鱼人最聪明了。”
沈明修道:“胡闹,平日里你一个人行事不妥便也罢了。今后你还要和亦瑶一同去文渊书院,要学着稳重些,切不可因妄言而给亦瑶平添麻烦。这次照旧让文近文远护送你们,他们两人拳脚功夫尚可,又有一定江湖经验,让他们护你们姐妹二人周全。”
沈清越道:“谢谢爹爹。爹娘放心,孩儿在书院里一定好好学习,谨遵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