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掀起了轩然大波,他先是派军队到各地,威镇有异心的六国余孽,又下达了许多旨令,安抚天下黔首之心。同时,他也把部分注意力放在子嗣教育上,他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求不得长生,那大秦也需要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打下的江山再稳,也耐不住败家子。
这段时间,他一边让扶苏陪着他办公,一边力排众议令成年公主与诸公子一同到朝廷各部学着办差,其余未成年儿女统统关去读书。
自天幕再亮起,嬴政便把扶苏他们叫来,专门安排他们一起抄录天幕言论,顺便准备随时教育。
扶苏察觉了父亲的眼神,立刻意会,手下抄录不停,以行动向父亲表示自己绝不会漏掉一个字。
嬴政心里满意,但面上不露分毫,转头又看向天幕,他希望天幕能透露出究竟是谁取代了他的大秦,与之相比,什么赵佗自立,都是这无关紧要的小事了,还是那句话,他尚在,何人敢反!
而远在沛县的刘邦打了个喷嚏,莫名觉得后背有些凉。
……
刘彻对天幕提到他的功绩轻描淡写,反之又对秦始皇功绩大书特书,还盛赞其为千古一帝的双标行为极为不满,不由愤愤道:“同样是开疆拓土平定之功,难道朕就不配当千古一帝?”虽然平定南越这事,他还没做,但未来的功绩也是功绩,他深深为自己感到委屈。
身边的大臣不知道是该同仇敌忾,还是该劝一下陛下别个天幕置闲气,不由得感叹,可惜卫青带兵打匈奴去了,要不然抚龙须这种事交给他不就好了。
卫青:听我说,谢谢你。
……
武则天眼见身形颀长,姿态挺拔的年轻少女手持武器巡视军队,不由怅然,又听见冼夫人以女子之身继承其父首领之位,不禁冷冷一笑,天幕说这俚人不遵礼教不服王法,可女子却能名正言顺掌权,可见这礼教王法是什么东西。
自上次天幕平息后,武则天便在沉思,她能以女子之身登基,除了自身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是李家的媳妇,她的子孙皆为李家血脉。而她已然古稀之年,不可能再有属于武周的子嗣了,在这些李唐老臣眼里武周不过昙花一现,不知多少人等着自己死前再还政李家。
她的骨血是武周天下的阻碍,却是她另类的保命符。
可是,她如何甘心?还政李家便意味着她一生政治理想付诸东流啊!
因此,她一力抬高武氏地位,大封特封还委以重任,以此想要打击李氏权势,可是,无需她细察,武氏男丁愚不可及上不了台面,若江山交到他们手里,恐怕没几年便会被李唐推翻,同样是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更何况,武则天还有另一层隐忧,如今的武家子嗣虽与她有血脉之亲,却也有不共戴天之仇,若让他们登位,除自己骨血难保外,恐怕自己香火祭祀也不一定能留在武周宗庙之上……
本来武则天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十余年,直到局势推动到不由她选择的那一刻。
但是,天幕的出现,却启发了女皇。
既然无论是李家还是武家的男丁登基,都会有宗法礼制为他们保驾护航,进而动摇她的地位和合法性。
那么女帝呢?
如果下一任皇帝仍为女子,在宗法礼教之中,跟她一般四面楚歌、群狼环绕,那么,她怎么能不向自己这个榜样靠拢呢?她又怎么能不竭尽全力捍卫宣扬女帝的合理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