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
真菌的繁殖需要菌丝或者孢子,菌伞开的极盛的老蘑菇伞下就有孢子,也可以收集起来。
还有潮湿阴暗的石块上长着的苔藓,腐木上的木耳,都连同小的石头和短的腐木一起采集。
再往前就隐隐听见水声,渐渐能看见右手边有一条溪水潺潺流淌在树林中,水里还依稀能看见小鱼成群游过。
李燕在小溪边又采到了不少水生和耐水的新品种。
叶片长得像芦苇的、像芋头叶的、细长的、还有八个角像莲叶的,基本上都叫不出名字。
一路采,一路走,眼前突然空旷了一些,一条一米宽五米高的小瀑布飞流进一池墨绿的潭水里,激起白色的水花。
终于到半山腰了,还挺累。
潭水边上有几个巨大的石头,李燕爬上去,拿出一份今天早早起床准备的路餐。
牛肉杂蔬饭团和一碗煎鸡蛋冬瓜汤。
饭团是古中国的传统美食,一般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食材来制作。
她喜欢用香菇、胡萝卜、香肠和牛肉,切成粒。
放入锅里炒熟,再拌上米饭,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行,所以她的饭团是正方形的。
冬瓜汤鲜掉眉毛了。
这个汤需要先煎鸡一个荷包蛋,再加一点点的猪肉末炒一下,加水煮开。
放入切成片的冬瓜,加一点虾皮或瑶柱,煮成冬瓜透明,加一点盐,汤就好了。
坐在半山腰的巨石上入目的都是绿的树,嫩绿、浅绿、青绿、墨绿,还有远处的大半个县城,风景美得像出自巧手画匠。
怪不得有人那么喜欢登高望远,伴着这样的美景吃饭团,这普通的饭团都变得极其美味。
回程时她依然走走停停,把没有遇到过的品种都挖出来收好。
因为大部分都已经采过了,所以她又改为找野菜。
这山里五月初已经是野菜的末尾了,比如香椿的芽已经长老了,蕨菜也张开了爪子。
但她还是在溪水边采到了鲜嫩肥美的水芹菜,它只长在清澈的活水附近,吃起来有一股味道,有人会不适应这种味道。
李燕却很喜欢,入口脆嫩,味道鲜美,水芹菜上面是翠绿色的,但下面却是白色的,采摘时要连根拔起,白色那一截最嫩最好吃。
又在别处陆续找到了灰条菜、野葱、马齿苋和荠菜,其中野葱和荠菜可以包饺子,她摘了很多。
树林里还时常看见一些不是特别艳丽的小花朵,小小的、黄的、红的、粉的,她都摘了一些。
最后竟也凑出了一把,她把花用草茎捆成一束,捧着欣赏了一会,小心的收进空间里。
这一天她采的树苗、菌、草加起来应该有百来种,还不及断雁山脉植物品种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
前世,直到她死之前,巍城基地的气象站都没有记录到零度以上的温度。
也不知道这断雁山脉里的植物动物要如何活下去?
国家会有物种资源保存机构吗?
应该会有的吧!
回到家中,她把今天收集的除了野菜的所有物种都存进一个一立方的大纸箱里。
合上纸箱,用一块胶布轻轻给纸箱封了口。
她在这个纸箱表面写上了一首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是贺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首诗,他曾给阿才一脸高深莫测的解释过:“小阿才,这就是春天到了的意思。”
然后,他也迎来了阿才的十万个“是什么”。
竹是什么?
桃花是什么?
蒌蒿是什么?
芦芽是什么?
河豚是什么?
这首诗里,小阿才只认识小黄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