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好像知道阿玿心里在想什么一样,时不时偷看阿玿的表情,这才懊悔,不该为了让阿玿想起太子对她的心意而刻意提起,她本就为两人的情谊而纠结痛苦,此番更是深陷家中麻烦,这么做只会让她更心烦。
穿过几条小巷子来到大道上,在大道上左拐右拐地走了半盏茶的时间又拐进了小巷子。又绕了半盏茶的时间,一间名叫“月白阁”的铺子便出现在阿玿眼前。
阿玿看着这间久违的小铺子,仿佛见到了母亲。她许久没来过了,府里已经物是人非,这件铺子是最后一处带有她母亲生前气息的地方,她害怕一来到这儿就会想起母亲。可如今,就连这间铺子也大变了模样,除了铺名,其他都与记忆中完全不同。
好在掌柜没有换人,还是先前那位,阿玿瞧这身形便认了出来,急切地上前问道:“老伯,你还记得我吗?”
那老伯眯着眼睛盯着她看了良久,猜测道:“您是姜夫人家的小姐?”
阿玿点头:“这间铺子原是我母亲的。”
那老伯感慨道:“小姐节哀。我是夫人雇的第四个掌柜,听说前几个做事都不合夫人心意,到了我这任,夫人才算是放心,就完全将这铺子交给我打理,那时夫人还未嫁人,我只知她是宫里的一个女官,后来才知她的妹妹就是得了盛宠的淳嫔,再后来她就要成亲了,要嫁的是曾经的探花郎,时任的侍郎大人。”
阿玿就静静地听着,故事的开始明明是才子佳人,怎的结局就成了这样不死不休?
那老伯继续道:“成亲后探花郎便成了尚书大人,人人都说夫人高攀,夫人全然不在意。夫人在成亲之后第一次来铺子时就不似从前那样,时常满面愁容,旁人问起来她也什么都不说。可是我们伙计都看得出来,她过得不如意,她嫁的并非是她的良人。”
阿玿沉浸在了掌柜所说的回忆中。
老伯却收住了:“我一受雇之人原本并无立场谈论主人家的私事,只是见到小姐才发了感叹,望小姐原谅我的失态。”
“老伯能……再多说一些……关于我母亲的事吗?”阿玿有些哽咽。
老伯叹息道:“我也只知道这些了。夫人死后,便有人拿了铺子的文书来赶我走,换了新掌柜,我一时无处可去便在街边摆起了小摊谋生。直到两年前,这间小铺子又在物色新掌柜,我便回来了,虽然生意早已远不如从前好,可我还是愿意一直陪着它,这也曾是我的心血。”
“夫人死后,便是那杜氏得了这家铺子,这铺子也是毁在他手中,怕是那杜氏根本没将它放在眼里。我也是去年才听说,他这人嗜赌,输了这么些年也是输得什么都不剩了才想起了这间铺子,便拿去元博坊抵了债。”
“你打算怎么办?”潘太师见她一直皱着眉沉默,主动问道。
阿玿想了想:“不管怎样,我要将月白阁先买回来。”
潘太师宽慰:“好,我帮你牵线,你若同意,我现在就带你去找元博坊管事。”
阿玿没有拒绝,只是知道自己又欠了太师一分,道:“多谢太师。”在心中又记下一笔。
潘太师注意到先前出来时阿玿注视着赌徒们的神色中的异样,便只带她去了附近的酒楼。“我去将管事找来,正好出来大半天了,你先吃点东西。”
说着叫了小二来点了几个小菜和点心,自己一个人去了元博坊。
片刻后他便带着管事来了,此时菜还未上。
“一间铺子而已,杜氏本就没放在心上,当初随意让我们转买,只要能抵掉他一部分债便好。只要姑娘出够了钱,月白阁就是姑娘您的了。”
管事笑着递上了交易文书,就要签字画押。阿玿手足无措道:“我今日,并未带多少银票出来,要不改日……”
太师递了个锦袋到阿玿面前:“没事,我正好带了。”
他没有直接递到阿玿手上,因为他知道阿玿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所以只是示意了一下告诉阿玿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然后把锦袋给了管事,从他那儿拿了文书给阿玿:“你直接签字画押吧。”
阿玿愣住了,她还没有适应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一切太快了。
潘太师补充道:“虽说此事无需着急,可现在办妥了也就免得夜长梦多。”
他自然不能说这银子是宋添锦一早便交给他的,也是宋添锦嘱托他多多照看阿玿一二,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帮阿玿一把,算作是自己另一种陪伴她的方式。
小二端着菜走了进来,管事早已离开,阿玿突然感到眼前的一切都那么不切实际,好像方才什么都没有经历,只是一直就这么坐着在等着上菜,要不是手上紧握的文书,她还是难以置信。一边盘算着自己欠了太师多少人情,一边想着曾经属于母亲的铺子现在回到了自己的手上,一边又思量着该如何找到母亲被害的证据。阿玿就这么三心二意地吃完了这一顿食之无味的午膳。
临走时阿玿对着太师强调了一番:“明日我定将银子悉数还给太师,我会送到元博坊请掌事先生转交。”
太师不忍她再见到那些污秽,提议道:“明日午后我有空闲,还是约在这家酒楼吧。”
“明日我尚有其他打算,怕是时间并不充裕,还是送来元博坊吧。”
太师没再推脱。
阿玿懂得避嫌,该偿的恩情她会一一偿还,若是太师有事托付她,她必定不负所望。可是明日还是没有必要再见面了,说到底还是男女有别,况且尚书府还有个烂摊子呢。
接下来的计划,她盘算着是否能够拿下尚书府管家权,查出许隆与阮氏收买杜氏和其他人的账面上的证据,交给官府,借助官府限制他二人,这样便能更快找到其他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