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丝在阿玿快要踏入她屋子时夺声而出:“你来做什么?看我笑话?还是没威风够,又来拿我取乐了?”
阿玿停住脚步看向她,问道:“我今日同你母亲说的那些,你是如何想的?”
“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讨厌你们母女。”许丝似是不愿直面,转身走了进去。
“你知道当年的那些事情?”
“当然知道,你母亲姜氏死不足惜,哪怕十多年过去,有时我母亲夜里梦魇之时都还在害怕她。”
“抱歉。”阿玿沉沉道,虽只有两个字,却字字坚定。
许丝听到阿玿的道歉怔住了,她从阿玿的眼中看到了悲切、痛苦。
两人都沉静了好一会儿。
阿玿打破了沉默:“你母亲同意了我的提议,那么你呢?”
许丝有些不自在,扭扭捏捏说道:“我母亲好骗,我可不好骗,我才不信你呢。”
“我的诚意便是,将我从宫中得来的赏赐全部充作你的嫁妆。这些天我同阿细会一同盘点清楚,再拟一份单子给你过目,你也可派个心腹过来在旁看着。那些赏赐有一部分替杜氏换了赌钱,剩下的我分毫未动。”
“那你自己呢?什么都不留吗?”许丝也不是冷漠之人,阿玿提出了这样的筹码也叫她措手不及,竟替她担心起若是没了那些赏赐傍身,在这样一个于她而言好不亲近的尚书府该如何生存。
阿玿也没想到她会这么问,回道::“亲近之人所赠之物我都会留着,还有我母亲留下的那些田地铺子我也会好好留着,毕竟她对许隆和阮氏也是恨的。并且她也已赔了命,她跟尚书府,跟自己较了一辈子劲,我就是再想替她赎罪,也不会把属于她的东西赔给你们,若我擅自将她的东西赔给她恨之人,只怕九泉之下也不会安息,这一点请见谅。”
“哎呀,我担心你做什么,你那姨母可是贵妃,自是少不了你的那份金银钱财。”许丝在桌前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杯茶。
“那你是同意了?”阿玿侧过头去看向她。
许丝将头扭到另一边避开阿玿的目光:“受到伤害的是我母亲,既然她都同意,你又显得那么懂事,我也得替我母亲考虑,不好叫她为难。罢了罢了,若是你不来烦我,我也不去招惹你行了吧。”
口头协议既已达成,阿玿便放了一半的心,若是这母女二人反悔,那她也不怕鱼死网破,只是当下可以暂且享受清净了。
夜半,太子宋添锦率领五千精兵匆匆赶往关外。
阿玿收到了一条东宫内监带来的纸条:此去怕是一年半载,若是阿玿心上有人,与其定亲,待凯旋之时我必为你添十抬嫁妆。若阿玿仍未议亲,我必然锲而不舍。
亦是在当夜,太子太师潘知行替太子送行后辞官决定经商。
世人这才得知当年如文曲星下凡,十五岁便在皇帝为淳贵妃的生辰办的盛宴上拔得头筹的潘太师竟是出自江南富商潘氏。
当年的潘知行潘太师是以蓝府门客的身份随蓝将军一同赴的宴。那时的蓝府只是个小门第,蓝将军也还只是个小统领,他也是看中了潘知行的年纪与学识,想要将其收为己用,就像霍家的智囊曹仁文一样,他也想要效仿霍家,武将之门也要有个智囊,这样在朝中才能更站住脚,不会被那些酸腐文人嘲弄,蓝统领也希望有朝一日蓝家也能有霍家的权势。
那一年淳贵妃的生辰宴何其盛大!比之当年帝后大婚有过之无不及,排场犹如仙子下了凡尘引得世间众人争先恐后前来一睹仙子芳颜。
谁曾想在这样的宴席之上,潘知行一个小门小户的幕僚竟能一鸣惊人,先是在舞剑上令人眼前一亮,因为谁没想到这样一个看起来文弱的书生舞起剑时风姿卓越,英气十足,皇帝一问,一试,果真是文采斐然,便是连当年的状元都比之不足。皇帝大喜当即赏赐其黄金百两,思索着该给他一个什么职位,之后的每一日皇帝都将他召入宫中。
几日交谈之后,皇帝对这个年轻人又惊又喜,如此年纪竟能文韬武略,眼界开阔,许多想法竟与自己不谋而合。他断定,潘知行乃可造之材。
于是当即决定,任命其为太子太师。
朝中大臣虽亲眼见证了潘知行的文武双全,可要他做太子太师,他们自是不服,纷纷上表劝谏皇帝三思。一个不过十五的小年轻能懂得什么为师之道?皇帝这样做就是拿太子开玩笑,他再怎么独断也不能赌上储君的将来。
可是皇帝一旦决定了什么便轻易难更改,无论谁都说服不了。可说到底,大隗之根本没有被动摇过,所以臣子仍然没有选择背弃这样的帝王。大约是他虽任性可很少做错决定,即使是众人不服,他也能剑走偏锋取得意外之喜。而且这位帝王对所有人都心怀仁善,无人未受过他格外的恩典,便只能一次又一次劝谏,即使徒劳也尽力一试,失败是必然,但他们也只能在一旁静观其变,倒是从未动过忤逆这位皇帝的心思。
朝臣自知劝不了皇帝,便去劝皇后。
皇后无奈之下召见了潘知行,在一番交谈之后,皇后向百官担保,潘知行能担太师之名。
彼时太子已有了太傅,在习文之前太子先习了武。恰巧淳贵妃生辰宴那日他去了城外,所以未能亲眼见到一鸣惊人的潘知行,但是他也听许多人说了潘知行在淳贵妃生辰宴上的壮举,不过吸引他的不是潘知行在诗文上拔得头筹,而是在凭借着剑术独占鳌头,便缠着潘知行要他教自己练剑,皇帝自然是答应的。
再说潘太师的家世。潘氏乃江南累名百世的商贾世家,家中人丁兴旺,足足分了几十房,这还是除去了支系。潘太师虽是本家三房嫡子,却也只是个嫡四子,十二岁便被送往潘氏在都城的支系小族寄养,而这个潘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