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听到这个情报的麾下部将无不劝说其放弃袭击平壤的计划,认为骑兵攻城是舍本逐末。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拖延日军北上的步伐,既然如此不如先固守顺安,再寻机野战建功。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日军骑兵数量不足,再加上体型上的绝对差距,辽东精锐铁骑冲击日军步卒十拿九稳,但是这项提议被祖承训拒绝了。 在祖承训看来,日军拥有万余众却不北上,就连临近的顺安都没拔掉,恰恰应证了他们因为饥饿已经缺乏战斗力了。 眼下在平壤城内的不足万余倭寇,而是万余个军功凭证,只要自己冲进城内便可立下不世之功。 在开战之前,他特意又一次询问了跟在自己身边的大师,得到【大吉】的答复之后,他便下令明军次日破晓便开始攻城,攻破平壤之后再吃早饭。 7月6日夜,天气并没有如4日、5日那样放晴,平壤这边又开始下雨。面对这种情况麾下千户郭梦征等人又一次劝说祖承训放弃计划。 但是已经被大师忽悠瘸了的祖承训,再加上日军缺粮的情报,让他对此战的胜利坚信不疑,因此他强令诸将做好出战的准备。 7日一早天气依旧没有放晴,由于下雨的缘故,平壤周围的山谷起了一些雾气,成了明军绝好的掩护。 历史上对于这段历史的描述有些差异,朝鲜的官方食疗《宣祖昭敬大王实录》认为祖承训之败是因为被日军提前探明了情报,这才在平壤城内中了埋伏所致。 而明人诸葛元声的《两朝平攘录》则认为是连日下雨使得明军骑兵马蹄受损,再加上日军主动袭击安营扎寨的明军时候,人人佩戴【鬼头狮面】面具,马匹都带着【龙】、【象】、【虎】面具惊吓到了明军士卒这才导致的溃败。 而朝鲜都检查使柳成龙在自己的《惩毖录》中明确记载,根据前方溃卒的回报,日军对于明军突袭平壤起初是准备的。 彼时朝鲜的外戚,李昖的小舅子兼女儿的亲家,朝鲜兵曹左郎朴东亮在记录壬辰倭乱的《寄斋史草》中,甚至记载明军用大炮轰破平壤城门发动袭击的记录。 这一点与日本史料《丰太阁征外新史》和《大日本编年史》的相互应证的。唯一的疑问是,下雨天明军是怎么让大炮激发的呢? 在《丰太阁征外新史》和《大日本编年史》中都有日军对于明军的袭击毫无防备,甚至日军来不及披甲,松浦镇信父子便与明军短兵相接,松浦镇信膝盖中箭被救出来医治的记录。 经过对比你就会发现,三方的历史记录中存在的矛盾究竟应该以哪一方为准。 事实上日军若是真的如《两朝平攘录》所记录的,人人皆带鬼面,马匹也带面具的话,很明显是受到了口口相传的评说的影响,又或者是在为明军之败强行挽尊罢了。 后世很多文艺作品和游戏作品中(全战幕府)对于战国日本精锐的任务刻画,也很多参考了这里,但是彼时的日军装备实在没有这么富裕。 你要说平壤城内的是秀家的旗本,又或者是秀吉的旗本或许会有面颊这种装备,但是你要说小西行长和松浦镇信的九州泥腿子们装备得其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就有点冤枉人家了。 至于马面颊这东西更是直到江户才成为大名卫队耍帅时候的主要道具。 不过《两朝平攘录》毕竟是明人所写的,多少有为明军平壤之败挽尊的想法。要是真的如实记录,突袭平壤大败而还,怎么凸显明军的英武形象? 而且当时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击退倭寇的明军是完胜的,平壤之败必然是来自卑鄙倭寇的突袭,谁又愿意相信,主动突袭而不胜的明军,居然是后来将倭寇推下海的同一只呢? 这一世小西行长第一军团的情况比历史上更差,京畿道出现权利真空,军粮转运的路径直接断绝,要不是小西行长在平壤周围征粮,日军恐怕已经陷入断粮危机了。 却说7日早上的下雨确实给明军提供了极好的掩护,日军不愿意上城驻守,被拍上来的朝鲜仆从军也都躲在了城楼内避雨。 雨水落地的声音成了马蹄声良好的掩护,以及周围的大雾很好的遮蔽了身形,直到明军抵达城下开始列阵的了,这才为日军所知。 随着祖承训一声令下,明军由爆破手使用炸药炸开了平壤七星门,骑兵以云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平壤城内,日军顿时乱作一团。 (作者不能理解,下雨天为什么大炮可以激发,只能以炸药破门的剧情替代了) 驻守在此的朝鲜仆从军根本来不及躲避就被明军的战马狠狠践踏在脚下,在祖承训的指挥下,各骑兵千户四散开来,向平壤城各处杀去。 朝鲜军队败了这么多场,难得有一场似乎的胜局,也都鼓起了勇气跟在明军身后向城内的日军杀去。 其实当看到城外明军的时候,日军已经有了反应,作为驻守在七星台的松浦镇信刚刚派人通知小西行长,自己就带人前去堵门,很多士兵甚至甲胃多来不及穿,匆匆披在身上便出去应战去了。 朝鲜的平壤虽然名为陪都,但是城市界面非常的脏乱差,外城的地面都是泥地,再加上连日的阴雨使得城内宛如泥潭一般,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明军骑兵的行进速度,给了日军反应的时间。 前文不止一次说过,日军的主要作战兵器是枪,并不是后世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武士刀。 而长枪恰恰是骑兵的天敌,特别是在这样狭窄泥泞的街道中,失去战马速度的骑兵,便由优势转变为了劣势。 绕是被数千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