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中国古代园林钓鱼台的希特勒对此次访华成果满意,对会面的人印象极好:他终于亲眼见到了指挥四度赤水这种伟大战役的天才,那个高大男人给他的感觉是睿智之极,知识渊博,说话还带幽默感。整个领导层对德意志强国的态度都不卑不亢——小姐早告诉过他,中国人民从不是谁的仆从,和中国打交道一定不能像苏联那样。
“您懂的,要产生强烈对比。”
所以从善如流的希特勒在提出援建工厂的时候用的都是一起合作这种平等概念。德国可以贷款,提供设备知识,其他全部放心交给中国。比莫斯科那位钢铁林吃到中国菠萝罐头礼物后就要求中国给个地点苏联建厂专门生产罐头送苏联要平等到哪里去了。
中方也对德意志元首印象更好。这么多年实打实的交往下来,对方根本不像个种族主义者。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军事交流项目,甚至还会互相派遣军事专家观察训练对方的军队。德国的长处是机械化部队坦克战以及空军,中方则有优秀的指挥官和强大的军队凝聚力,双方愿意互相学习。
而希特勒嘛,在切身接触交流后,有些后悔自己当年怎么把几个师的德械装备全都交给了南京那边的秃子——假如在1933年他慧眼识珠,把那些武器全部支援苏区,等再到1937年的时候,中国这些优秀的人物已经推翻了南京那帮废物吧?他再拉上社会主义中方一起抗击侵略中国的日本,把它瓜分!到41年巴巴罗萨行动时,苏联肯定害怕面临两线夹击不敢调回东边的部队,莫斯科终究能占领!德意志赢麻了!
当然他也就能用艺术家的头脑选择性忽略掉严寒的苏联冬天,纯想像德国大胜而已。
当晚,在宾馆房间里津津有味享用豆苗鸽蛋汤宵夜的希特勒,突然接到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发往德国驻华大使馆再紧急转交他的紧急电报。
什么事啊?
“烟斗断了。”
看到这暗语,他震惊后,有点恍惚。那个叼着烟斗的苏联强人,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就此暗淡落幕?这个给他的德意志带来最大威胁的斯拉夫人!就这么猝然去世!希特勒开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会给世界和德国带来什么?小姐曾隐晦探讨过,说他一故去,苏联就不再注重发展航母。
小姐更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几次说过人走茶凉的道理。还有她的丈夫,那个苏联飞行员曾从集中营救走烟斗的长子,又在小儿子麾下任职,什么样的局面会让小姐苦心准备几年后的苏联监狱营救计划?
……希特勒有了个大胆的判断,克利姆林宫的后继者,态度玩味,甚至可能批判烟斗,清洗他的影响力和政治遗产。
这可太有趣了。执掌苏联三十年却……随之他又想到自己——当然他亡故后会把德国交付给已由历史证明,致死都阖家忠诚于自己的戈培尔。
现在希特勒打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曾经被他视为斯拉夫巨兽的苏联,后续会发生什么权力动荡。种种原因促使他做了个更疯狂大胆的决定——归途顺便去莫斯科参加葬礼。至于小姐,她当然是自己的随行秘书,苏联总不至于在这种时刻扣押自己的机要秘书。
而身在大连空军基地的萨沙,正把梳子递给她,思嘉接过,却顺势握住萨沙的手腕,牵着在脸颊猫一样摩挲。
她比前几天更粘他了。“帮我扎个头发吧,亲爱的,我还是没学会。”
萨沙微笑着说好,看着镜子里的美人,他拢了拢她的头发,十指灵活地给她梳了个苏联老家的传统编织盘发型。“这还是我在孤儿院从嬷嬷那学来的手艺,多看几次她给小女孩们梳头就学会了。”
“你从小就那么聪明!”思嘉眨巴亮晶晶的眼睛接话,“所以如果我们有个女儿,你可要每天给她扎辫子呀。”
“那当然。”萨沙温柔回到道。昨天她说要是生个儿子,他得负责带他踢球游泳。最近这几天,思嘉一直在各种假设未来,美好的未来,但他其实能感到妻子反复强调背后流露的不安焦灼。
他以为她是不开心于再次分别在即。
“亲爱的,我有累积的半个月休假,我会在夏天递交申请去德国探望你,好不好?”
他的小鸽子伸臂勾住他的脖子,“好。”
然而萨沙发现妻子并没有因此感到多欣慰,她会乘自己忙活的时候,用一种带着忧伤的眼神悄悄看他。
很快他就意识到了原因。在那个3月5日的深夜,思嘉枕着他的臂弯,亲密依偎着他但大睁着眼睛并没有睡着。萨沙无言地把脸搁在她鬓边,呼吸发香。一阵刺耳的铃声突然打破了这份静旖。萨沙翻身下床去接电话,思嘉也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抱膝看他。
“我被紧急召去开会。”萨沙简短说,他飞快套上他的军装,“你别担心,亲爱的。”思嘉从身后一把抱住了他,喃喃道,“我会陪着你,我等你回来!”
……一定有什么不好的事。
亚历山大上校想。但他和其他苏联驻华军官一起,在营地会议室里听到领事彼得罗夫沉痛宣布了那个噩耗时,还是脑子嗡嗡地,就像第一次过载般,意识出现短暂空白。
没有人愿意相信。战友们有的更激动,扑过去大叫这不可能!
“没有人敢散布这种假消息,各国大使馆已经收到讣告,伟大领袖的葬礼将在九号举行。”悲痛万分的彼得罗夫重复说,“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回莫斯科参加葬礼。现在我点名——”
作为伟大的钢铁领袖亲自颁发过苏联英雄勋章的萨沙得到了回莫斯科的机会,他眼含泪水行礼,回去整理行囊和妻子告别。
思嘉看到惊闻噩耗像丢了半个魂的萨沙后,咬牙从身后抱住了他,带哭腔说,“你,你别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