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要给黎冰安排那个S级仙侠网剧的,但是刚刚好有了一个上星剧的试镜。
“这个是央视投拍的,播出也会在央视,含金量比网剧高。”
央视是有自己的自制剧的,而且央视剧质量都很高,只不过有些剧可能年轻人不爱看。
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本子是一个经典本,拍过好几版电视剧了,效果都不错,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人都不吃这一套了。
黎冰记得自己小时候看的那版梁祝就是因为梁山伯的演员不够帅而马文才的演员是古装男神被很多观众说祝英台瞎了眼不爱马文才爱梁山伯。
现在观众的主流也是支持门当户对的联姻,对自由恋爱,下嫁这些元素很不喜。
但是高扬说:“这版梁祝做了很大改编,我觉得你可以先看看剧本。”
剧本只有前几集,但是很明显能看出跟以往的梁祝不一样。
故事背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那时候没有科举,人才上升的途径被世家把持,人人清谈虚言,世家贵族醉生梦死,普通百姓生不如死。
祝英台是祝家堡的小姐,祝家有一座自己的坞堡,关上门就是自己的世界,里面有田奴部曲,祝家就是里面的土皇帝。
祝英台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想要去书院读书,祝家之所以同意送她去的原因是祝父想要攀上世家大族,所以才送女儿去书院找机会吊金龟婿。
梁山伯是个寒门子弟,这里的寒门不是现代那种一穷二白的人,实际上梁家也是有田地有钱有奴仆的人,只不过梁家没出过官,所以在世卿世禄的贵族眼里属于被他们看不起的寒门,真正的斗升小民在他们眼里就连人都不算了。
马文才是个小贵族,马家在世家属于末流,马父希望儿子马文才能在书院结识一些上层的人,将来好入仕为官。
三个出身各不相同的人就在书院相遇了,梁山伯对自己的仆人就像对兄弟一样,平等且尊重,但依旧有一定思想局限性。马文才受世俗影响并不把平民百姓当人来看,而祝英台是三个人里最接近于现代思想的人,她的出现影响了梁马二人。三个人不打不相识,反倒成为了好朋友,梁山伯和马文才都被祝英台的思想所影响,开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并逐渐变化。
三个人在书院里学习生活,逐渐影响着其他同学,他们也一起对抗着世间的种种不公。
从故事梗概和前几集剧本来看这个故事还是蛮有吸引力的,黎冰从观众的角度评估应该会是个吸引人的故事,从演员的角度来讲,祝英台这个角色从纯真到成熟所经历的变化对演技也有一定的考验。
祝英台这个角色并不是完全确定给黎冰了,这个剧组不像一些剧那么随便,还需要经过一轮试镜才可以定角色。
试镜现场不大,演员就来了他一个,徐慧妍打听出来的消息是要是黎冰演得好角色就定了,要是有什么问题立刻向外界发试镜邀请。
面试官有好几个人,导演,编剧,制片人,每个人都有一道题。
导演叫人打了灯仔细看黎冰的样子,心里就有几分满意了,至少扮相不会差。她叫助理递上剧本:“先试一下这段,你熟悉一下。”
黎冰拿过剧本,这一幕是马文才等学生轻视书院新来的女同学和女老师,嘲讽她们的时候,祝英台反驳众人的戏。
黎冰在脑海里模拟了一下,说:“各位老师,我准备好了。”
导演示意助理给黎冰搭词,助理小哥低头看着剧本干巴巴地念台词,让人联想到了小学时候被迫早读的调皮学生。
“小小女子懂什么,也配读这圣贤之书。女子能有什么见识呢?”
黎冰眉头微蹙,随后带着坚定和隐藏的愤怒看向助理:“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人能分男女,见识能以男女性别来区分吗?
祝英台看向这些男人,他们是她的同学,师长,他们博闻广识,见多识广,却有着这样深的偏见。
“女子比男子差在何处呢?不过是男子能读书识字能骑马射箭能外出行路,而女子不能罢了!若是给女子同样的机会,女子并不会比男子差。”
“谢师是女子,可她十来岁时所作的诗文就超过了她的兄弟。”
“你们嘲笑张娘子见识太少,可她是从一年前才开始读书的,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课业张娘子评了第十名吧,那比张娘子考评更低的这些同学,又算什么呢?”
祝英台面带微笑,在说张娘子评了第十名时神情充满骄傲和赞扬,转到最后一句时有有了些嘲讽。
导演在心里点点头,但没表露出来,只是给了另一份剧本,叫黎冰再试一下这一段。这一幕戏是祝英台作为女儿身跟父母撒娇要出去读书的一段,黎冰轻松过关了。
编剧和导演对视一眼,黎冰的扮相演技都没有问题。
导演直接了当:“正式拍摄前还有一个培训和剧本围读会,可能要几个月,拍摄期间不能轧戏,非必要不能请假,不能请长假。你看看要不要跟公司商量一下。”
黎冰直接回答:“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