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你监国(2 / 3)

这让母后和嫪毐,再也没了阻挠他行冠礼,亲掌大权的理由!

三月,子诞,四月,宿于雍,王冠,带太阿剑!

斩嫪毐,囚赵姬,逐吕氏,秦始皇开始征服六国,这一切的开端,便是扶苏的诞生。

扶苏生而聪慧,又血脉贵重,是秦楚二十五世联姻中最饱满的果实,最成功的果实。

在那之后十年,是秦始皇倚重楚外戚的十年,也是他在之后的时光里最疼爱扶苏的十年。

他虽然疼爱扶苏,但是还有六国等着他去征服,案牍劳形,不能亲自教养扶苏,就把扶苏托付给华阳太后。

每日能过问扶苏公子可安好?就已经是难得。

于是扶苏就在华阳祖太后、楚妃、在诗经楚赋熏陶下成长。

等嬴政抽出空来看扶苏,扶苏已经是个楚人模样了!

嬴政还记得那天,他难得的批完了所有奏折,膳房做了道扶苏小时候爱吃的糕点,让他想起扶苏,他换上便衣亲自去后宫看望扶苏。

然后他就看到五岁的扶苏穿着楚人的服饰,说着楚语,唱着诗经,在花园和楚夫人扑蝴蝶玩。

他!嬴政!秦王嬴政的长公子!被养成一个悲天悯人的楚国诗人!!

如果不是嬴政突然造访,他根本不知道她们竟然这样养扶苏!

珍重的儿子就这样在嬴政眼皮子下养成了楚人!

但是嬴政没有怪扶苏,他知道这是自己的错,自己太过忙碌,又放手让楚人女子教养的缘故。

他敬重华阳太后,但是却忘了华阳太后是楚人。

他借口让扶苏读书,把扶苏接出来养在咸阳殿,和他同吃同住,安排了一堆老师,要把扶苏养回来。

光读书洗不掉扶苏身上的楚风。

嬴政没有放弃。

就在赵国灭亡的那一年,嬴政带着年仅十岁的扶苏,父子二人来了一次长途旅行。他把扶苏护在身边,坐着辇车来到了被秦军控制的邯郸。

嬴政在赵国臣民的跪拜中牵着扶苏走入破旧的小巷,找到他当时居住在赵国的小院,钻进那道已经支离破碎的红漆门,对儿子讲述他当年在这异国城邦邯郸遭受的苦难。

他要让扶苏看看,赵国人民之前嚣张现在求饶的丑恶嘴脸,自己又是如何复仇的!

他要让扶苏知道这世上人们畏惧臣服的只有绝对的力量,就像现在赵国人面对强大的秦军只能跪地求饶一样。

什么仁义、诗赋。

那是弱者的悲鸣!消遣笔墨的东西!

真正优美的文字应该是写在竹简上严谨公正的律法!

但看着那数百名跪在扶苏面前,将被坑杀的赵国贵族,扶苏眼中却只有惊恐和悲悯。

扶苏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向嬴政,向着自己的父亲,恳求饶恕这些当年□□过他父亲的人。

“父王若能赦之,则赵人皆知父王之仁,天下知父王之仁,到时必如迎商汤周武一般,迎奉父王,不战而胜……”

嬴政喉头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孩子彻底养废了!!!

从那之后,被扶苏伤透了的嬴政便冷着扶苏。

不再过问学业,教导扶苏,他把扶苏身边所有楚国的东西都抹去,然后安排了老师学习律法,就放手不管随他去了,教不了!朕不教了!

后来华阳太后逝去,政局也已稳固,连灭韩、赵、魏后,秦王嬴政威望空前的高,已经在秦国朝堂上说一不二。

而连灭三国之后,楚国就是下一个征战目标。

这时朝堂的风向变了!

这时楚人不再是外戚,不再是他的助力,反倒是累赘是掣肘,是需要提防的楚人!

秦国准备伐楚,扶苏又突然被嬴政冷落,这让原本安逸自得的秦中楚人、楚国外戚势力人心惶惶。

如果扶苏公子还是那个被嬴政信中宠爱的长公子,他们自然不会慌乱,楚国嬴还是秦国嬴,他们都可无忧,扶苏这个下一任秦王可是又一半楚的血脉。

但是如果秦国嬴了之后,废扶苏公子,要清除他们楚国势力……

看着嬴政好几年都对扶苏不闻不问,他们慌了!

慌乱的楚人,他们做了最错误的决策。

叛乱!

嬴政信赖的兄臣,扶苏的舅公,秦中楚人的领头人昌平君在郢陈反秦!

秦国刚打下的郢陈又丢了。

明明是看重他是楚人,是楚国公子,嬴政才派他去郢陈安抚楚人。

结果嬴政等来的是,郢陈叛乱,昌平君谋反的军报。

嬴政不知道昌平君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不想看着故国被灭?还是觉得朕会清除楚国势力?是因为不甘自己这个楚公子不能为王只能为相?

嬴政不知道答案,因为在那之后,嬴政再也没有见过昌平君。

他无视了跪在咸阳宫前的扶苏,驾车亲自去请王翦出征。

二次伐楚!

咸阳里的楚人脑袋一颗颗的掉。

他亲手终结了,从宣太后起,影响秦国政局近百年的楚国外戚。

他下令夺回郢陈,斩杀昌平君。

接着又荡平了楚国。

而扶苏,就成了秦楚二十五世姻亲的最后硕果,像一株山顶的扶苏木般,孤独而高傲地在深宫中存活,渐渐长大。

天下统一,嬴政才重新关心起继承人的问题。

嬴政心情复杂召扶苏来考校学识时,才惊讶地发现,扶苏身上的楚的痕迹,非但没有淡化,反而越来越浓!

尽管已不再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