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改装工作比原来估计的要顺利,竟达到了一个月三架。因为,原飞机上的很多线路、零件都可以进行利用,这大.大缩短了改装的时间。而随着工人的增加,技术的熟练,效率还能继续提高。 机械两级两速增压器的研制已接近尾声,飞机的性能又将有一个提升。即便是现在的飞行性能,也让飞过它的飞行员大加赞赏。 而如何在这些飞行员结束训练,驾机返回大后方之前,充分有效地利用,狠狠地打击一下鬼子,便是陈天民在苦苦思索的事情。 因为空战必须要在根据地内进行,即便飞机战损,飞行员也有很大的机会逃生。 基于这样的考虑,就不能被动地等着鬼子修好机场,布署完飞机。陈天民是要把主动权握在手中,要把鬼子的飞机引到根据地内,再利用雷达的探测,发动有备的袭击。 而鬼子没有雷达,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战机。夜袭机场,炸它几架飞机,以激怒鬼子,引诱其从更远的机场起飞轰炸根据地。 说到夜间飞行,那是连鬼子的飞机都不具备的性能。但在陈天民的筹划和准备下,根据地的“ 空军”却正在进行急训,以掌握这项技能。 早期的远程飞行主要靠罗盘,一旦航向正确,根据飞机空速和大致的风速可以预计到达目标的时间。要是天气晴朗,还可借助星空导航,但绝大部分时间,飞行员能做的只是祈祷! 当飞行先驱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挑战自然的时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则在另一个领域艰苦奋战。早在一九一一年,就有人研究了无线电波的定向性。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齐柏林飞艇轰炸伦敦时就使用了原始的地面无线电测向导航。 陈天民所使用的,则是综合了已经并不算先过的技术,再辅以雷达探测定位,进行纠偏的导航系统。 首先是在机场附近建造两个由相隔很近的无线电发射塔,发射相位互补的莫尔斯码。 这两种代码如果使用用点横系统,当飞机在波束中线的左侧时,飞行员听见的是点,在右侧时听见的是横,在中央时由于同时接收两个信号,听见的是没有中断的等强信号。 这种定向测向法是德国Lorenz公司发明的盲降系统,特点是机载设备十分地简单,只是通常的无线电 接收机。 而其缺点是发射的无线电波束是单向的,对于360度中的其他方向没有定向能力。因此,只能用于引导降落和很特殊的轰炸引导,而不能用于普通的航空导航。 但有了雷达,飞机上有无线电,则又使飞机夜航多了一层保障。通过探测和定位,雷达站可以用无线电纠正飞机偏离的航向。而且,陈天民要求的便是很特殊的轰炸引导,目标定在鬼子的太原机场。 到现在,也只有太原机场的鬼子飞机数量较多,并不断出动对根据地进行试探性、逐渐深入的侦察。所以,陈天民通过雷达定准了太原机场的方向,把无线电发射塔发射波束的方向进行了锁定。 同时,先是黄昏,然后是夜里,陈天民给“空军”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夜航训练计划,以侦察机、双翼机、超轻*型灰机组成的轰炸机编队,开始了紧张地训练。 而且,陈天民还根据雷达的探测,在没有鬼子飞机临空的情况下,多次出动侦察机,进行了探路勘测,熟悉地形地貌和标志性建筑,绘制航线地图,并在根据地内设置地面引导标志。 除此以外,陈天民 还带领军工技术人员,加紧制造轰炸所用的炸弹。太重、太大的,飞机肯定承载不了,也就别想什么反跑道之类的炸弹了。 只不过鉴于日本鬼子的狂妄造成的防空薄弱,在一千多米高空投掷,既能尽量保证飞机的安全,又要尽可能造成大的损害,那就要以数量取胜。 飞机有多脆弱,一梭子子弹,一颗手榴弹,都可能报销它。所以,陈天民根据自家飞机的载重量,主要生产了一批延时引信的小型爆炸燃烧*弹。大的不过三公斤,小的只有一公斤,要的就是个密集。 至于战果的大小,陈天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奢望,主要是引诱鬼子报复,争取在根据地内打一场空战。而且,时间最好是在七月份之前,赶在零蛋儿来到中国之前。 当然,时间也不能太早,以防鬼子把力量过早地集中到晋中北军分区。所以,他把空袭的时间初步定在六月中下旬,并要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作好更充分的准备。 陈天民是忙得不可开交,军事、军工、政务等等,尽管不是每项工作都要亲历亲为,可指导、审阅、听取汇报等等也占去了他的大 半时间。 也就在这个时候,晋绥军的一行人,由吉县坐飞机到延安,短暂参观考察后,来到一二九师师部,稍待了几天,由成启武率特战排,接入了晋中北军分区。 为了掩人耳目,代表团对外称作“海外抗日华侨考察团”。 这名字不是白叫的,里面真有一半以上的代表,就是海外晋商组成的。 历史上,在抗战最艰难的日子,从精神和经济上支撑中国人民抗战大业的,除了国内的民众,还有一根顶梁柱——那就是八百多万华侨。 海外华侨以地区形成三大集团:第一大集团,南洋华侨。居住南洋诸国,人数为六百七十多万,以陈嘉庚为首成立有南侨总会; 第二大集团,美洲华侨。主要为美国华人十万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