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之兵王出击> 第五百一十四章 从小做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四章 从小做起(1 / 2)

在日本侵略华夏时,其空军对华夏空军有压倒优势,完全掌握了制空权。日本设计制造的“零”式飞机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优秀机种,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

中日两国航空工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直接原因是华夏没有航空工业赖以发展的工业基础——没有精密机械工业,没有特种钢及铝的冶炼、加工工业,华夏的飞机工厂必须进口航空工业的“上游”产品才能维持生产。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华夏受到日本封锁,生产就难以为继。而日本则相反,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都有较好的基础。“零”式飞机就是采用了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开发出的新型超硬铝合金,才具有优异的性能。

而华夏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对航空工业作统一规划,进行合理的分工布局,亦能增强航空工业的独立自主性,提高航空工厂的生产效率。

但是,当时的政府投资设厂分散,各厂没有分工协作,各自为政;各厂造飞机无科学的规划,或仿制美国,或仿制苏联、法国,对自行设计的飞机,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提高。



此,各厂造的飞机五花八门,没有全国通用的标准件。这样,全国航空工业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航空工厂的功能也就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华夏人的聪明才智,而这种聪明才智在合适的土壤培育下,爆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

通过中央航空委员会,通过军统,也通过自己的四下招募聘请,来到根据地的航空技术人员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

不管是原虹桥航空工厂的,还是南京首都航空工厂,或者是杭州飞机制造厂,大定发动机厂的,还是南洋的机工,在陈天民的整合指导下,这个航空技术团体终于建立起来,并开始学习、掌握陈天民拿出的资料,还进行了实践性的生产制造。

现在飞在空中的除了修复、改装的九四式双座侦察机外,还有一架半改装的轻型战斗机“红星一号”。而飞行员则是来自黄埔军校的三名我党资深飞行员。

他们都有国外留学的空军军校经历,飞行时长至少都在二十小时以上。

九四式双座侦察机就不用说了,除了拆掉原有的武器装备,装上了两挺刚刚仿制苏联NSV机枪而成功的

12.7毫米重机枪外,其他都没有什么变动。

苏联NSV机枪大量采用冲压加工与铆接装配工艺,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全枪重量,生产性能也较好,射击精度和可靠性都更高。

作为重型火力支援武器,该枪可对付2000米内的步兵集群、火力点、轻型装甲车辆及各种运输车辆,还可作为近程防空武器,对付斜距离为1500米内的低空飞行目标。

作为飞机专用和防空武器,这款机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只限于在根据地作战。配备了穿爆弹和爆燃弹,其对飞机等轻装甲目标的杀伤是很有威力的。

而仿制NSV机枪的成功,以及相关弹药生产线的建设,也使仿制大口径反器材步枪的工作提上了工作日程。

这回,陈天民选择仿制的是俄罗斯制造的12.7毫米OSV—96大口径狙击步枪。它具备“大口径”和“半自动”优势,还有重量轻、在托折时尺寸很短、非常便于携带的优点。

相信,这款超时代的重狙一旦制造出来,将使特种部队如虎添翼,1.5公里内的军事目标,将难逃精确打击。

至于那架超

轻型飞机:动力三角翼飞机,其实就是配备发动机的悬挂系统。

它的主体是“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制造的三角型机翼,由两台二十五马力的摩托车引擎作为动力,单座驾驶,最大载重一百公斤,最大飞行高度两千六百米,巡航速度为一百五十公里。

是的,若与当时的正常飞机比,无论是载重、飞行高度和巡航速度,这架超轻型飞机都不值得一提,甚至连一战后期的飞机性能也不如。

但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提高,能够自制飞机,并运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科技“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

在飞机发展史上,轻金属结构取代木结构或钢管/木蒙皮混和结构的原因是轻金属结构强度更强、重量更轻。

而飞机采用传统木材结构显然是达不到减重的目的,于是一种少见的木质结构——“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便应运而生了。

“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早在一九二二年便获得美国专利,由于生产成本低廉,又被称为“穷人的飞机”。

但陈天民却知道,二战中有不少飞机是使用木材的,而且英国生产制造的蚊式战斗轰炸机被

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最成功的飞机之一。

而一架全木质的飞机却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记录,是英国人的骄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名机。

而把木质胶合结构中间的木料改为轻质木材——泡桐,能使飞机结构重量进一步减轻,强度却有所增强。

关键技术便在于胶水,对于各国保守秘密的配方,在陈天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但基于煤化厂的生产水平,他只能暂时从各处搜购原料,配制出酚醛型胶粘剂和结构胶。

等到煤化厂的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他才能配制更好的环氧系列胶粘剂。同时,他还指导工人建成了低温烘干车间,并提高了木材的表面处理技术,使生产速度大为提高,胶接技术的应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