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雪姑身死春香阁的消息传遍全京都,一时间,半年前的春香阁细作之案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京都衙府外,几个乘凉的百姓看着捕头撕掉公告般上雪姑那张早已发黄残破的通缉,啧啧称奇。
“你们说这雪姑是从哪出现的,这么一个大活人,回到春香阁竟一路没人发现,要不是有个打更的大半夜看到春香阁里有人活动,她在里面要过多少时日才能被发现?”
“你可快别说了,这已经是在里面死的第三个人了,太邪门了。”
“哪止三人,你可别忘了当初那个胡泽,在行刑前突然消失,然后发现暴毙在春香阁里,那死状七窍流血,肢体扭曲,可怖的很。”
炎炎烈日,提及却是透心的冰凉,百姓们忌讳地摇了摇头,“话说自从那件事之后,感觉就没发生过什么好事,前些日子宫中不是召集了好一些巫人进宫吗?说是祈福,但这无节无祭的哪需要这些。”压低了声音,“他们进宫的原因是因为陛下突然染病了,而那些御医什么都查不出来。”
“病了?让巫人治的病?难道……”众人大惊,转又困惑,“可是不对啊,昨日陛下不还在宫中宴请了群臣?”
“这不是因为陛下天佑福大没事嘛,可我听说陛下染病的那天,人是在早朝突然倒下的,毫无征兆,模样就好像是被恶鬼摄了魂……”
-------------------------------------
一年后,成国与北疆之间的纷争到最关键之处,只要一鼓作气下去,成国征服北疆指日可待。朝堂上,马少府为鼓舞成军士气,向范无咎提议御驾亲征。
“陛下,有你出现,将士们必感动五内,士气大涨,臣相信,陛下也想亲眼看到我军胜利的那一刻。”
“我不同意。”
不等范无咎回应,谢必安先冷冷出声,“战场危机四伏,且北疆尚未完全收服,你让陛下去,万一出现危险该当如何?”
“臣只是觉得北疆一直是陛下的夙愿,峥嵘十余年,今离实现之日不远,想亲眼所见也是人之常情。”
高座上,范无咎听言下意识地点头,看得谢必安眉头紧皱。
马少府继续,“再者说,正因为陛下天子之躯,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将士们的拼杀的激情,只要陛下待在营帐之中,由最精锐的将士保护,想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
“想来?陛下的安危你就用‘想来’这样随便的词……”
手指轻轻地嗑了两下桌案,范无咎及时截断向紧张发展的氛围,“好了,两位无需再相争,我对此事已有定夺。两日之后,我会亲赴北疆……”
“陛下!”谢必安面色凝重。范无咎举手做制止状,“一来如马少府所说,我军将士就在北疆奋战,若我的出现能带给他们一些宽慰,这是我应尽之责;再者我也可借此番机会看一看北疆的风土情况,为日后对其的管理提前做准备。”
马少府跪地,“陛下圣明!”其余群臣也齐齐下跪,重复这四个字,而在一排排弯下的身影中,唯有谢必安仍直直地站着,他刚对上范无咎的目光,就不耐地把头撇向一侧。
宣布退朝后,范无咎想让谢必安留下,可对方去比谁都快一步地行礼离开,徒留皇帝陛下无奈地看着远去的背影。众大臣见此,离开大殿时不由三五成群地低声轻聊。
“这御史大人和陛下到底何时才能和解?算起时间来都一年有余了,谢大人本是最支持北伐的,今日马少府的提案我一开始还以为他也会同意。”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春香阁的细作之案,陛下对御史大人向来甚宠,可自那之后,御史大人就总明里暗里地不同意陛下的想法,传言御史大人尤爱美色,约莫还是在为那几个女子的死而惋惜。”
轰动京都的春香阁之事,众人回忆起还是颇觉奇异,从举报者、负罪者、逃亡者一一怪异地死亡,事情的真相也变的如镜中月,谢御史为春香阁向陛下求情未果,虽不至让两人当真因此割离,但一些隔阂多少还是会有。一君一臣针锋相对,弄得这早朝常常是不好上啊,“不过好在御史大人不忘大体,陛下也不是真的要去与御史大人计较。”
“为了避免像春香阁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陛下还下令不许官员再出入烟花之所……你说,御史大人一向风流,他该不会是对此不满吧?”
“这个说法就有些……”
闲言碎语的方向逐渐走歪,而话题主人公对此浑然不知,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正气不打一处来,坐在旁侧的蒙面侍卫见状不由好笑,“至于这么生气吗?”
“他就是被兴奋冲昏了头脑,那个马老头不知在打什么算盘。”谢必安把头撇向一边,啧了一声,“总觉得他这么轻率地就决定不是好事。”
“那马少府虽曾是齐丞相一派,但这一年多以来未见他再说过什么反对北伐的主张,而且陛下去往北疆,对于将士而言无疑是最有效的定心丸。”
谢必安上手捏住侍卫的脸颊,还故意用力往外揪了揪,“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侍卫耸耸肩,露出的双目笑地眯了起来。
这时,一阵喧嚣声从马车外传来,听着距离不是很远,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在说些什么,一句一句地混在一起,听不清楚。谢必安掀起车帘,发现已经离御史府很近了,而在必经的街道上,正是闹市的尽头处,一小群人热情地簇拥在一起,好似在人群的中央处有什么人人稀罕的宝贝,马车越靠越近,他仔细地找了找,只见中央有一身着着蓝灰色外袍的巫人,背篓里插着“驱邪祈福”的布招牌。
“真是无趣。”
侍卫也探出头看了看,一眼就在一张张希冀激动的面孔中锁定那个平和浅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