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姬荧一路向北,北境的风头如刀,割在脸上生生地疼。一路上满目疮痍,随处可见流离失所的人们,偶尔会遇见一队征发的徭役,不禁潸然泪下。邻近塞外的气氛也格外不同,仿佛还未脱离茹毛饮血,空气中总会飘过一阵阵血腥味。秦统一之后,命令拆毁从前各国间的长城和关隘,只留下北方边境上的燕赵长城将其连成一片,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烽火台,以随时抵挡北方时不时来犯的匈奴,长城在这个时代总归还是有些用的。
从泰山回来之后,她时常发病,为了控制自己的行为,她只能伤害自己对身体。那一日,蒙毅竟直接闯进韶华殿,将剑架在她脖子上质问她到底是谁,为何要来咸阳。
“蒙上卿可知今日若伤了我会有什么后果?”其实姬荧也早就发现,蒙毅对她的态度更多的是好奇和防备。
“我管不了那么多!”蒙毅的剑又近一寸,“我不能看着陛下身处险境!我来是想告诉你,无论你有什么目的,无论你是不是那人,都必须离开!”
“蒙上卿果然快人快语。”姬荧转身,“我跟那人很像吗?能给我讲讲关于她的事吗?”
“是——你们很像,但她的事情,你不必知道!”蒙毅轻笑着收剑,“当年是我带她来秦国的,这一路我看得最清楚,知道她在这里的痛苦挣扎。她本就不属于这里,你——更不属于!而我们的归宿,是帝国,与你无关。陛下在这段感情中陷得太深了,我不想再有类似的人和事去扰乱他。所以即便她还活着,我我也不希望她再出现在他的面前!”
姬荧苦笑:“是啊,你说得对,你们的归宿都在帝国,我又算是什么,一个外人罢了。”她知道蒙毅是为了嬴政好,所以也并未在意。好在蒙毅为她准备了足够的盘缠和干粮,倒也不害怕会饿肚子。蒙毅问她要去哪里,她只道随便走走看看,既然蒙上卿要我离开,便没有必要追问我的去向。实际上,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去何方。
姬荧经过的这段长城,已修得差不多,只留下几个守卫的士兵和修补城墙的民夫。忽然一声狼嚎,一声惨叫,她忙观察四周,几个不似中原人的身形越过城墙向她逼近,为首的是一个女人,身边跟着一头狼。匈奴人,是匈奴人!
“赫赫宗周,竟亡于戎狄之手,大巫请王姬殿下去草原作客,不知殿下可否赏脸!”
斗过几个回合后,姬荧已将小兵清理干净,却逐渐觉得体力不□□女人手持桃木剑,刺进了她的肩膀,她忍着痛集中精神发起最后一击:“我说过——不要觊觎中原的江山,滚!”
见手下人都已身死,自己也已重伤,那为胡女不得不暂时退去,她也怕姬荧唤醒体内那可怕的力量。
刚刚桃木剑那一击,让她觉得瞬间像被抽去了灵魂。她捂着肩膀,后退几步倚在城墙上,闭着眼睛细细想着胡女的话,是有关月狼之裔。月狼之裔,红月,穿越——又是一阵头疼,好疼!刚刚那话脱口而出,不知为何倒真的像自己曾说过一般,可具体情形却又想不起来。
这时已有巡逻的士兵听到响动赶了过来。她满手是血地将蓝田玉塞到士兵手中问:“蒙恬将军,他在这边吗?”
蒙恬政带领一队人马正在巡视长城沿线的情况。他自是认识那块玉,有些惊讶,她不是在咸阳吗,怎么会突然来找他,莫不是蒙毅真的胆大妄为?
恍惚中,姬荧感觉被人拥入怀里,缓缓睁开眼睛,笑了一下。那人说:“我来了——”
蒙恬看她的血已经被止住了,又起身去查看地上的几具尸体。
“是匈奴人!”姬荧已经恢复了些力气,起身缓步走到蒙恬身边道。
“传令下去,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守,护卫附近百姓!”蒙恬看着她,拉起她的手,“跟我回营吧!”
姬荧闪出了蒙恬的怀抱,拄着剑站起来道:“我自己还能走!”
临近军营,姬荧便觉得气氛不对,这时有士兵狼狈来报,说有不知何处来的军队趁机来袭。“这是怎么了——”
蒙恬倒也不慌乱,镇定自若,指挥亲兵将大营围了起来。“早预料到他们会趁我不在偷袭军营,放心,我早有部署!”
姬荧跟着蒙恬进了军营,虽战况惨烈,但战果也已成定局。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面对不知何处而来的敌人,也只能强攻硬守。
“他们不似匈奴人,其套路难以捉摸,你要小心!”姬荧提醒道,“我来为你掠阵!”
“你还伤着,不要逞强!”蒙恬话音还未落,姬荧便已冲了出去。
不出几合,蒙恬便重伤生擒了那敌军首领,营中欢呼的声音此起彼伏。姬荧捡了地上留下的兵器,再观察他们身上的盔甲装束,倒是很像历史书上所绘古罗马帝国的人罗马那边的人。这时,不知何处传来一声狼嚎。姬荧转头一看,山崖上站一个胡女和一匹狼,正是刚刚袭击自己的那个人。
“小心!”蒙恬大吼一声,一把将她推开。姬荧再一看时,那响箭已射中了他的手臂。
他用力折断那支箭,却已有些站不稳了。姬荧忙扑过去,撑住他运功将那箭矢逼出,箭头上的血是黑色的:“箭上有毒,我已封住了你的经脉,毒暂时不会扩散,但也必须快找军医过来处理伤口。”
蒙恬抓着姬荧的手臂,试图安抚她,最后还是倒在她的身上。他的伤势让她暂时不去想胡女的事情。
“将军福大命大,劳烦军医来帮他包扎,我——”姬荧帮蒙恬逼出毒血后站起身,觉得一阵眩晕,全身无力,忙扶住旁边的木柱。噗地一口血吐出来,蒙恬看得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