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灯再举高点。”张学拿起一把手术刀,吩咐谭若道。她把灯举得尽量高,方便张军医动刀。
这个伤兵不过十四五岁,在训练中不小心大腿被砍了一刀,足有一掌长,伤口外翻,露出里面血肉模糊,躺在床上疼得额头直冒冷汗,一直哼哼着,谭若听得心都揪起来了。
铁鹞子军并没有继续往南,反而在离开庆阳后,在离边境三百里的灵州驻扎下来,不知道走的什么棋。
如今伤员反倒是这些不慎受伤的士兵,他们自己也觉得窝囊,没死伤在敌人的刀剑马蹄下,反倒是同袍的刀下。
张学飞快地用刀把伤口边缘血肉割掉,伤兵紧咬牙齿,脸上大汗淋漓,牙根都要给咬断了。
割完血肉后,他教导道:“你刚才用酒精清洗伤口,又喷了点麻药,我现在把这些肉割掉,再敷上金疮药,包扎好就可以了。”
“那为何要把边缘的肉割掉?我在书上看到过,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些刀剑不干净,伤口也深,脏东西进入伤口,若不把这些肉割掉,很容易腐烂。烂肉有毒,一旦入了血,到时毒血攻心,大罗金仙也救不了。”张学拿起煮过的纱布把伤口缠起来包扎好。
“不晓得有多少人死在这上面。很多没经验的大夫清洗伤口不彻底,怕止不住血。又不敢用刀割肉,觉得多此一举,就直接用金疮药,结果肉烂在里面,有的都直接截肢,有的就死了......”张学说起曾经看到的听过的,摇了摇头叹道。
世间庸医何其多,又何其害人。
见小伤兵满头大汗,还只是个半大孩子,谭若拿起纱巾给他擦了擦,小伤兵整个人都怔住了。
“你是哪儿人?”谭若一边擦一边轻声问道。
“回夫人,我就是渭水那边的?”小伤兵想起身行礼,被谭若拦住,又慢慢趟回去。
“家里还有哪些人,想不想他们?”
一颗眼泪滑下,“怎么不想呢,爹娘还在等我回去。还有.....”小伤兵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下去。
谭若心下了然,“那你怎么过来了,家里可还有其他兄弟?”
“每家每户都得出兵,我爹年纪大了,大哥已经成婚,还有两个孩子,弟弟还小,只有我出来最合适。再说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聘礼了,她还在等着我,入军营还有饷银,我正在慢慢存着。”
谭若的心一揪,话都说不出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喂他吃了点东西,安抚他睡了。
忙碌了大半夜,走出营帐,太阳挂在东方半空,云霞漫天,远处青山影影绰绰,河水哗哗流淌,泠咚作响。天微微有点冷,她两手搓了搓两侧胳膊。
远远看见张学蹲在水边嚼着一根狗尾巴草。她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张学侧了侧头看看她。
“师傅,这些伤兵都查看好了,手术用的刀剪针线纱布都煮好了,药也熬好了,十几个伤员刚才检查过也都没什么问题。”谭若说着病帐里的情况。
本来以为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将军夫人想过来从医不过是随口说说,或者是挂个好名声,不累着也会吓着,待个两天也就回去了。
没想到她倒是硬气,半个不字都不说,吃苦耐劳,勤快麻利,饿了和他吃一样的糙米,有时彻夜照顾伤员。手术上是新手,用药上却是老手,书读得多,记忆力好,有时还能给他提个醒。
他嘴上不说,面上仍是淡淡的,内心里是翘大拇指的,慢慢地也就不把她当夫人。虽然口上还是不承认这个学生,但内心里早就把她当成学生好好教,使唤起来也毫不含糊。
张学没什么爱好,就爱喝两口酒抽,可河西军禁酒,军中也没啥吃的,嘴巴里都能淡出鸟来,嚼了嚼狗尾巴草的根,倒有几丝甜。
他上下看了看她,头发全部挽起,没有一根首饰,不施粉黛,上下穿着粗布短打衣衫。“昨晚你都没怎么睡,怎么不趁这时补个觉养养神,当心老得快,将军不要你。”
张学四十多岁,孤身一人,谭若听说他是被人推荐给杨穆的,说他脾气臭、性子耿、说话更是不好听,可有一门绝技,那就是医治刀剑跌打有绝招,家传祖学,世代相传,方圆几百里闻名遐迩。
他是个医痴,到河西大军后,对谁都不辞颜色,连对杨穆都是如此,除了治病救人,对什么都不关心。
“那不是很好,我就做您的跟班,跟着您四处行医治病,积德行善。”谭若笑嘻嘻道。
“那可不行。”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那大将军可得把我的皮给扒了。”
“你都说他不要我了,怎么还会扒你的皮?”谭若俏皮地问道。
他呵呵一笑,问道:“下午的病案会可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除了我们这现有的两个病案外,还在您以往的案案里找了一个,在《千金匮方》上也找了一个。”
张学经常组织军营里的大夫们一起开病案讨论会,让大家说下各自案例情况,了解各种疗法与药物的功效到底如何。他对治不了的病案格外有兴趣,总是仔细研究推敲,看看是否有不同的疗法。
北方战事破朔迷离,杨穆调了不少别地大夫过来,难免良莠不齐。张学担心大夫水平,加上目前伤员数量少,也没那么多事,便每两天开一次病案分析会。
刚开始这些大夫嫌他多事,浪费辰光,后来看取长补短甚好,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大夫们南来北往,也有不少偏方,这时候都不藏私了,谭若也跟着学到不少。
“师傅,上次你让我整理病案讨论会的内容,我都发给各位大夫了。大家现在对轻伤如何医治意见倒统一,看下来效果也很好。就是重伤大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