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猎,文清曾对她说,她本犯不上玩这些手段。
是啊,苦苦的周旋,又有什么好受的滋味呢?
真心不像真心,算计不像算计,真假掺半,白白弄得自己也不像自己。
她到底该是个怎样的人呢?
世人口中的评判总是单一鲜明的。
可是善恶一念间,人的定位本来就总是复杂的,这取决于人的立场,偏偏人的立场更为复杂的,没有既定,亦没有肯定。
“下车。”
马车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余玉脑子里犹自乱七八糟地想着,直到被车外一个疏淡的声音毫不客气打断。
余玉慢慢回神,终于不再感受到马车传来的颠簸。
怎么没人知会?
她拧了拧眉,一转头却见书宁不知何时睡熟了。
“……”
余玉寂寂瞥了她片刻,慢吞吞地提起襦裙,拂开门帘行下车来。
她待站定了,便微抬下巴,一仰脸,正与魏霆看在一处。
魏霆身后便是摇摇欲坠的金乌,已近黄昏,余晖洋洋洒洒似金屑一般,可媲浮光跃金,江川之美。
而眼前这位耐心向来不佳的世子爷,此刻郁气正聚结于眉心。
“在想什么,磨蹭这么久?”
余玉心道果然。
“怎么,”很明显,魏霆今日不知怎的,大概觉着不顺心了,说话时的讽刺意味很足,“就因为方才经过了赵府?”
“别说昔日的廷尉右监,今日的廷尉正,就算是秦七娘子去央了光禄勋大人,”魏霆眸光微凉,紧紧盯着她,负在身后的拇指与食指摩挲着,缓缓吐出几个字,“都是无用功。”
余玉目光下瞟,淡淡回应:“世子爷多虑了。”
“但愿如此。”
魏霆点点头,并未过于纠结此事,他招了招手,身后便有人递上两顶黛纱帷帽。
哦?
余玉目光微微一顿。
两顶吗?
余玉不动声色地望车里看了两眼,依着魏霆的意思戴好了其中一顶长度及腰的帷帽。
不消片刻,书宁白着脸走下来,刚欲跪下谢罪,却被魏霆抬手一挡。
她不解地抬头,当头一样物什儿却盖到了脸上,柔软的垂纱覆下,遮敛住了她的面容。
见她犹自还在愣神,余玉掩在广袖下的手微微勾起,拽了书宁一把,权作提醒。
对此,魏霆只是一眼瞥过来,什么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余玉没再顾及书宁,只是昂起头来,静静看着头顶上方先帝御笔的牌匾。
楚王府。
京城中唯一一座亲王府邸。
“林娘子,请。”
余玉颔首,随着八名掌灯引路的侍女,敛衽款款步入。
三入楚王府,余玉心中倒是出奇地没什么感受。
除了经过王府后院那依旧静谧异常的的梅园。
踏上那方方正正的石砖,当日的慌乱无措仿佛重演。
额际的热汗刚刚冒出却又转凉,心头说是燎热不如说是沁凉,手心脚心都透着麻意,那一刻,余玉只想夺路而逃。
但是现在……
灿灿的暮晖像是被人揉散了,擦着屋檐倾泻而下,散落在余玉半边面庞上,一如她此时端和神情。
为首掌灯的侍婢微微回身,柔声道:“世子吩咐过了,林娘子住沧浪轩,濯缨堂。”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余玉下意识便联想到这一句。
倒不愧是楚王的府邸,随随便便一处居所也要引经据典,如此的讲究。
嗯,风雅。
还是先前开口的那侍婢,生得明眸善睐,眉眼弯弯,她隐晦地看了一眼余玉身后,忽而说道:“林娘子若有事,尽可吩咐我等。”
余玉应了一声,她早不似从前那般,懒得多话。
两盏明灯微弱,倏而撤下抄手回廊,拐入过道,五六步便登过一扇跨门,天黑灯微,余玉没看清院门,稀里糊涂便跟着人走了进去。
回廊的尽头又是回廊,暮色沉沉,周遭事物未待细细录入眼中,便飞快地向身后倒退远去,绕得余玉晕头转向。
她们终于在一扇古朴的雕花门前稍作停留。
当头一左一右两名侍婢一手掌灯,一手推开房门,侧身避到两边去静待。
余玉举步走入,不疾不徐打量起屋舍的格局摆件来,瞧着倒是一应俱全,一抬头,正正望见前厅梁上额匾三个大字:濯缨堂。
余玉心中满意,不忘随口客套一句:“有劳了。”
“林娘子折煞我等了。”
人已带到,她们自然是时候退去了。
余玉身后,有声悦耳如莺啼,齐而动听:“娘子好生安歇。”
房门发出一声轻响,是侍婢们离去时带上了门。
舟车劳顿,余玉自行草草洗漱过,便熄灯宽衣,除履上榻。
居然如此的平常而平淡……
这是余玉入睡前最后一个清晰的念头。
这一夜,蝉鸣不绝如缕,有人沉睡,亦有人不得好眠。
余玉落榻之处后开了一扇月窗,植了两列密密的湘妃竹,乱影斑驳,绰约风姿若雾中起舞的美人,却也自然起了遮蔽的效用。
沧浪轩中,另有一处屋舍,此时清涟居灯火通明,书房堂下跪了一人,正是书宁。
“你的心思似乎有些多了。”
闻言,书宁怵意大盛,甚至一时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