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宝玉随贾母在东府看完了戏,想到宝钗前几日病了,特跑到梨香院去探望她。
先是在薛姨妈那里闲话了一阵,才到里间看望宝钗。
他掀开门帘子走进去,就见宝钗穿着素雅的衣裳,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儿,素净的衣裳更显宝钗玲珑玉质、温厚可人。
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宝钗:“姐姐身体可好些了没有?”
宝钗抬头看见他进来,忙起身让他在炕上坐下,含笑道:“吃了一丸冷香丸,已好得差不多,多谢宝兄弟记挂我。”
宝钗一面令人斟了茶,一面打量宝玉,美目一扫,又见了他那块宝玉,好奇道:“听姨妈说你那玉是落草时衔着的,我倒有些稀奇,不知方不方便给我瞧瞧?”
说罢,凑近了看那块玉,只见那玉正面篆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1)
宝钗在口中翻来覆去念了几遍,倒有些呆住了。一旁丫鬟莺儿笑嘻嘻地说:“这话倒仿佛与姑娘项圈上的话是一对儿。”(2)
宝玉听了岂能不歪缠着宝钗要看。
宝钗受不住他歪缠,一边解开了衣服上的排扣,从里面掏出金项圈来给宝玉看,一边有些含羞道:“这八个字是个癞头和尚送我的,说必须刻在金器上,叫天天带着。并没有什么稀罕的,沉甸甸,没趣儿得很。”
宝玉贴在她身边捧着项圈细看了,上面錾着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3)
宝玉将这几个字反复念了几次,只觉口齿生香,飘飘欲仙。因先前与袭人生了情愫,宝玉脑子里情情爱爱的关窍已开,他又素喜女儿,今日见宝钗与自己有这样的缘分,不觉生出十分的欢喜来。
宝玉正暗自欢喜,就听见一个人笑着问道:“哟,你们看这两个呆头鹅在这里做什么?”
原来是黛玉和三春姊妹进来了。她们今日听完戏,因没有见到薛宝钗,又听人说宝钗病了,也来看望她。
谁知才踏进里间,就看见宝玉捧着宝钗的项圈笑,宝钗衣裳也半解开了,红着脸儿低着头不说话。
黛玉这一双眼在现代不知看了多少爱情剧,一见他俩这状态,就知道有情况,因此笑他们俩是“呆头鹅”。
三春姊妹听了黛玉的话,又见那两个那个样子,也呲呲的笑。宝钗连忙推开宝玉,手忙脚乱地整理衣裳。
宝玉见这么多姊妹凑在一起,觉得整个人都清爽无比,也与黛玉她们玩笑道:“我是呆鹅,你们是我嫡亲的姊妹,那岂不是呆雁、呆雀儿、呆蛾子?”
众人又笑成一团。
黛玉想到原著里‘林黛玉’因这个场景吃醋说酸话,心想我才不醋呢,什么“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都与我无关。
况且宝玉和宝钗相貌不俗,凑成一堆也十分养眼,不过如今贾宝玉估计离“成人”不远了,我今后万不可与他单独相处……
几人正笑着,外头下起雪来。因恐雪垫得厚了不好走路,黛玉几人向宝钗道了恼,结伴离开了……
不曾想,自这一日起,府里渐渐流传起了“金玉良缘”的说法,不多久,人人都知道王夫人有意将贾宝玉和薛宝钗凑到一堆了。
黛玉听见丫鬟燕鸥告诉她这件事,不免存了些看好戏的念头,心说没有我那“木石前盟”同这“金玉良缘”打擂台,这红楼一梦的好戏倒要怎么开场?
正说好戏要怎么开场呢,那搭戏的人就来了。
原来史湘云在侯府时,婶子常常叫她做针线,没有一日是松快的,她实在难捱,故寄信求贾母接了她来。
刚到贾府时,湘云还未察觉,整日和三春姊妹、黛玉一起或是赏花、或是游湖,又有斗草、投壶等游戏,玩得不亦可乎。
等过了七八日,兴头过了,想起自她来了起,竟然没有见过几次宝玉,不免纳罕起来,因此特到碧纱橱去寻他。
谁知她到了宝玉那里,周围竟一个人都没有,往日伺候宝玉的大小丫鬟不知何故都不见踪影了。
“爱哥哥?”
“爱哥哥我进来了?”
史湘云喊了两句,见没有人应答,自己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及至走到卧房,才在层层帐幔中看见肩并肩卧着的两个身影。
她掀开帐幔,凑近瞧了,是宝玉和袭人两个手牵着手,并排躺在床上睡着了……
她哪里见过这样的情形,一时呆愣住了,缓了会儿神,脸色慢慢涨红了,但又鬼迷心窍地拿了个秀墩儿坐在床边儿,痴痴地盯着宝玉看……
过了好一阵,史湘云还在那里呆呆地看,宝玉睁开了迷蒙的睡眼,见床边坐了一个人,眼含春水,脸颊飞红,娇俏可人。
定神再细看,原来是湘云,他用带着倦意、懒洋洋的声音问道:“湘云妹妹,你怎么在这里?”
“我还要问呢,爱哥哥,我来了这许久,你都不来找我……”湘云慌乱了一瞬,又红着脸强作镇定地反问道,“还有,你跟袭人姐姐怎么……怎么……,其他丫鬟呢?”
湘云一个闺阁小姐,实在不好意思描述人家床榻上的情景,虽然二人衣衫整齐,但她还是觉得亲密太过,叫人难以启齿,故而一句话说得吞吞吐吐的。
宝玉这才彻底醒了觉,想起他先前支开其他人,和袭人在一处你侬我侬地亲密了好一阵,现俩人还躺在一处呢。
他后知后觉地不好意思起来,嘿嘿傻笑了两声,眼睛心虚地往一边飘,脑子飞快转动,想了个托辞出来。
“现下天气冷了,我叫袭人给我暖被窝儿呢,后头索性一处睡了,更暖和些。”
“至于其她丫鬟,我见她们近日劳累,特许她们一天假回家看看爹娘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