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安市的二月,春寒料峭。
屋外天色已暗,夜风凛冽,屋内则一片暖意融融。
一位少女端坐在书桌的电脑前,她的模样大约十五岁左右,乌发如瀑,眉目秀丽恬静,长睫挺翘,粉雕玉琢的面庞如瓷娃娃般细腻白皙。
此刻,她端坐着的姿势挺拔庄严,静美的容颜犹如水墨画卷。她以葱白如玉的手握着鼠标,聚精会神、目光如炬地注视着电脑屏幕上的几行标题文字——
“今日八卦趣闻——带你探访陵安豪宅区一日游“
“爆!陵安富豪x公子夜会,婚姻出现危机?!”
少女的嘴角诡异地微微牵起,露出了与气质全然不符的笑容。
她正意欲点开其中的一条,忽而耳尖地听到屋外传来了开门声。她随即迅速关闭浏览器,起身蹬蹬蹬地向门口跑去。
晚上九点,宁雪苒终于结束了工作事务,风尘仆仆赶回家中。一开门,只见少女从房间里探出头,软绵绵地打招呼道:“妈妈,你回来啦。”
见到女儿宁希音的面庞,宁雪苒劳碌一天的疲惫顷刻间一扫而空。
她将风衣外套挂在衣帽架上,露出淡淡的微笑:“抱歉,妈妈回来太晚了。音音吃过晚饭了吗?方阿姨已经走了?“
“嗯,阿姨有事先走了。我吃过了,晚饭的红烧肉很好吃。”
宁希音帮忙接过她手中的袋子,乖巧地一一汇报。
方阿姨是宁家的家政阿姨,宁雪苒不放心宁希音独自一人在家,有外出时就会让她过来帮忙照顾。
方阿姨说宁希音平时很乖,她只需要打扫和做饭就行了。
宁雪苒看女儿状态不错,稍稍放了心,但她仍然关切地问:“音音,今天怎么样?在家适应吗?”
听到这句话,宁希音立刻积极地回答道:“嗯,没问题!我一直都在认真看书,妈妈不用这么担心,我已经是大人了,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
女儿平时看起来文静纤弱,但自满的时候脸颊微微鼓起的模样格外可爱,引得宁雪苒忍俊不禁。她爱怜地捏了捏宁希音的脸,感到万分慰藉。
“音音这么懂事,真是了不起。“
如果让他人看来,面对十五岁大的孩子,还用这样像对稚童一样幼稚且过分关心的态度,显得很是怪异。
可这样的对话对两人而言是常态。不如说,现在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才是宁雪苒两个月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光景。
三岁时,女儿宁希音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她不与人交流,也不会对他人给予回应,而是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世界中。
拼积木,拼拼图,或是玩玩偶。她会反复把弄,百玩不厌。
唯有父母的呼唤时,她偶尔会转过头茫然回应两声,但很快又会转移回自己眼前潜心摆弄的事物中。
身边人都说,模样和家世这么好的闺女,这样实在是太可惜了。
但宁雪苒却不这么想,她不觉得自己的女儿有很严重的缺陷,顶多就是需要比别人操心些罢了。
而且,孩子是无辜的。既然将她带到这个世界,身为父母就要负起养育的责任。
所以哪怕在外人看来很艰辛,她依旧认真抚养着自己的女儿。
宁希音属于“高功能性自闭症”,智商水平在基础之上。她平时安静乖巧,除了不理人之外,其他日常简单的生活起居都能自己完成。
即便需要照顾,但总体还是很省心的。
虽然她对自己的话语和拥抱都没有任何反应,但只要看着她恬静的脸庞,宁雪苒的内心就能感到些许慰藉。
宁雪苒是室内设计师,为了照顾和陪伴宁希音,她辞掉原本的工作,改为了自由职业居家办公,平时一有空闲就带宁希音去治疗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这些年来问病求医,时间和金钱都耗费了不少,但宁希音的状况却并没有得到改善,无法正常上学。
宁雪苒带她去过针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机构,但第二次去的时候,宁希音杵在机构门口不肯进去,还拼命想逃跑。
宁雪苒不想继续勉强她,只好带她在家中自己读书。她买来识字的书本,耐心教她基本知识,或是播放教育视频给宁希音看。
宁希音虽然并不回应她,但却会认真专注地投入学习中,视频也会乖乖地看。
她很快学会了识字,开始自己写写画画、阅读书籍。
不知不觉,宁希音成长到了十五岁。同龄的孩子都已步入青春期开始读高中了,但因为缺乏社会性,她仍然待在家中。
除了父母之外,周围的人几乎都对这孩子不抱任何期望了。
然而,就在两个月前,奇迹突然发生。
宁希音生了场病,高烧不退持续了两周,令宁雪苒焦心不已。
没想到病好后,她竟然因祸得福,“自闭症”得到了好转。
仿佛破开了厚重的茧化蛹成蝶,宁希音向来波澜不惊的墨色双瞳中,开始一点点绽放出了神采。
宁雪苒记得,女儿第一次抬头专注地看向自己、并做出清晰的回应时,她内心震撼激荡,瞬间喜极而泣。
之后,更多的惊喜接连不断,宁希音仿佛一下子开窍了,开始不再排斥与他人接触,认知和行为和普通的孩子相差无几。
就连一直以来负责治疗的医生都感慨不已,说这都是宁雪苒的坚持努力换来了回报。
宁雪苒却有一种直觉,这是依靠女儿自己的努力。
因为,宁希音恢复和适应的速度实在太过惊人了,之前的自闭仿佛不复存在。
这种感觉就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