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偷奸耍滑(1 / 3)

近日,长门县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奇闻。

大事就是长门县刘知县因贪污渎职被查办了。

上面又委任了一名姓张名晋的新知县,是前年的二甲进士,年纪不到三十,就成为了一县之地的父母官,可谓是年轻有为。

奇闻则是赵老六家的不孝儿子赵聪忽然变孝顺了。

据说是外出踏青时,看到乌鸦反哺,心灵大受震撼,惊觉自己连畜生也不如,一回到家便拉着媳妇儿殷氏向赵老六负荆请罪,还指天发誓要善待赵老六。

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皆议论纷纷,县中第一大户姜家举家迁往杭州、王生两次被抢的消息都已成了昨日黄花,无人再关注了。

至于贾秀才家换了个丫鬟,色鬼卜良消失不见,观音庵歇业更是宛如水中数朵不起眼的浪花,无声无息地隐没在汹涌波涛之中。

正当长门县百姓感慨赵老六苦尽甘来、赵聪浪子回头时,赵老六父子却在清晨捧着一大包银子敲响了王家的大门。

“老六,如今你也算家道中落,街坊多年,我也不能落井下石,只需归还本钱七百两,剩下的三百五十两你拿回去,无论是做个小本生意,还是去乡下买几亩地,好歹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杨氏看着眼前的一千零五十两,犹豫再三,还是咬牙拨出七个银元宝,推给赵老六。

两年前,赵老六按照二分利向她借了七百两。

后来她去索要数回,却连利钱都没见着,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跟她有相同遭遇的还有五个家,不过那几家都是大户,即便赵老六不还钱,也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

可她家不一样。

自从大伯和丈夫去后,王家只出不进,好容易等到王生长大,想让他撑起门户,却又连遇不幸,算上乡下土地以及这通王家老宅,全部家当不过一千两出头。

如今有了赵老六连本带利的一千零五十两,家中总算有了些底气,王生做生意的本钱也多些。

只是赵老六为了还钱已经倾家荡产了,昨天连祖宅都给出手了,今天就要搬去乡下。

赵老六做了一世富家翁,晚年却要穷困潦倒,杨氏想想也有几分于心不忍。

何况当年赵老六因和姜家沾亲带故,在长门县勉强说得上话,对他们这些街坊邻居也很是关照,从来没让外人欺负过他们。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看着杨氏的举动,赵老六罕见地眼底发热,心中无限感慨:果然王葭这性子不是完全随了她那早死的爹。

……

时间如水,半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王家的槐花也谢了一地,不过枝叶却愈发苍翠,为小小的院落中撑出一片清凉之地。

树荫之下,王葭坐在石凳上,翻着桌面的书稿,见到有错别字或语句不通之处,就拿起炭笔圈出来,一字一句地改好。

最近她拿着“自己”的故事在长门县各大茶楼、酒楼推销,本以为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哪知掌柜们出乎意料的喜欢,觉得语言通俗直白,情节易懂却又曲折动人。

最重要的是,这故事有种挠心挠肺的蛊惑力,让你不自觉地化身为男主角,仿佛随着他一道经历了书中种种。

尤其是关键时刻登场的澎湃感,那真是令人浑身舒爽,好似飘在云端之上。

哪怕这种套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可就是欲罢不能,百听不厌。

王葭见他们喜欢,趁机狮子大开口,以卖独家为由,要了个一字一文的价格。

她断章非常有规律,每章死死地固定在三千字左右,浮动皆在五十字以内。

一章按照三千字计算,每章就是三两银子。

先前还爱不释手的掌柜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王姑娘,你这故事虽说新奇有趣,可通篇都是白话,哪怕不识字的市井小民,听一遍就能记住大概,而我的楼里同时顶多只能接待七八十个客人。”

通俗易懂是这故事引人入胜的关键,但成于此,败也于此——它没有了门槛。

甚至都不需要说书人酝酿情绪,哪怕是面无表情地照着读,心情也能随着男主角的经历而起伏。

一旦传播起来,速度几乎可以跟谣言相媲美。

上午刚讲了花大价钱买到的独家桥段,下午各大茶楼、酒楼花个小钱就能大致不差地安排上。

只有一次赚头,显然谁买谁吃亏。

“所以我每天更新两章,等不及的客人不就来了又来嘛。” 王葭前世见识过盗版的威力,明白掌柜们的顾虑,继续游说道。

“合着是个源源不断的一锤子买卖。”

春归楼是长门县第一酒楼,十分财大气粗,掌柜决心买个二十章试试水,只是对价格依旧颇有异议:“王姑娘,不是老夫故意压价,你那故事每章至多两个情节,人家都谣传老夫往酒里掺水,可你比老夫更过分,纯粹是水里掺酒,也好意思收一字一文?”

王葭:“……”

其实比起前世的原版,她已经浓缩了不少,毕竟只有精华、高能桥段,脑海才有印象啊。

两人讨价还价一番,王葭答应以每章一两银子的价格,为其每天提供两章内容。

因此她化身网文搬运工,每天绞尽脑汁地回忆着故事情节,然后干巴巴地列在纸上。

本打算找郑夫子帮忙润色,只是他最近白天在一家私塾教书,晚上则在准备来年的科举。

郑夫子虽然婉拒了王葭,却推荐了自己的女儿郑月娥,委婉地表示:以她水平足以化腐朽为神奇……

郑月娥倒是不负所托,经过她的润色,文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