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洲一年只有冬夏两季,前几日还大雪纷飞,转眼便艳阳高照了。
重檐缝隙里还残留着点雪屑,亭台连廊下湖面的冰也只化了一半。风掠过的时候碎冰碰撞叮叮当当听着比檐角下挂的铃铛还要悦耳。元州王府有大半都建在水泽之上,莲花簇着曲折的廊道。花叶连成一片极少有空隙,扒着栏杆细看才能瞧见荷叶下面躲懒儿的游鱼。
应和夷一手撑着栏杆一手的掌心捏着几颗石子,瞄准了莲花与莲叶之间的空隙后立即出手,连投三颗皆中,准头极好。
石子入水的声音一声连着一声,满池菡萏的香气被晚风采撷,花香浓郁,拂面而过时将她肩头的乌发带起了几缕。
两三个侍女依偎着立在一旁鼓掌,笑作一团。
应和夷将鬓角被吹散的发丝捋到耳后,含笑看着她们嬉闹。
王府的下人最爱玩掷石子,一次掷进空隙里三颗石子被他们戏称为“连中三元”。若是有人能连中三元,剩下的人便要给这个人一点好处。
硃红年纪最小,刚进王府不久,性子烂漫,说起话来不自觉地撒娇,“王女欺负人,跟奴婢们比扔石子,奴婢们哪儿比得过王女啊?”
应和夷眉眼弯弯,“你呀,我赢也不是,不赢也不是。”
王女不常在府中,许久才回来一次。早听说她不仅人生得如皎月流光性子也温和的紧,可亲眼见了还是叫人难以置信。
硃红的脸红了大半,躲在同伴身后不肯出来。
另一个侍女见应和夷这样好说话,也放开了些,“王女,这世界上的人真的可以得道升仙吗?”
掌心剩余的石子被攥紧,石子磨擦的咯吱声被侍女的笑声掩盖。
应和夷将石子的碎屑丢进湖中,接过旁的侍女递来的帕子拭了拭掌心,笑而不语。
硃红冒出头来,伸手去戳这丫鬟的额心,“王女瞧,这丫头不好好洒扫,想着成仙呢!”
吓得小丫鬟捂着额头躲避,“才不是呢,我是听说了那件事,觉得好奇罢了!”
不必她们说到底是哪件事,应和夷也清楚。
今年元日节时国师府中所有的人都在一夜之间死于睡梦之中,但死状安详,尸身连月不腐。
有传言说,大理寺在国师府的书房里找到了国师大人留下的手书。上面说国师大道已成,带着全家人升仙了。
这事一出举国震惊,连陛下都去国师府拜了拜。
捏着帕子细细地将每根手指都擦了一遍,骨节处被拭得泛红。应和夷抬头,唇角上扬,笑得温然,“兄长最讨厌鬼神之说,你们议论这些事可别叫兄长知晓了,不然定是要重重挨罚的。”
世子平常脾气好得很,她们犯了什么错处都是网开一面从轻发落的,实在难以想象世子发怒的样子。
可王女没必要哄骗她们几个下人。
几个侍女面面相觑,很是识相地聊起其他话题来。
应和夷没参与,坐在栏杆旁静静地听着。
硃红时不时偷偷瞥王女一眼,不知怎的,她总觉得王女的兴致好像不似掷石子那会儿高了。
午后的日头毒,即便是坐在阴凉处也有些热意。几个侍女说到兴处时都要擦一擦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应和夷却觉得周身寒气十足。
那日她跪在祠堂里时也是这样一个午后,明明只有一门之隔,外面是蝉鸣交织的夏日,里面是烛火幽暗的寒冬。
她跪在列祖列宗前发誓,若是找不到害死师父一家的贼人,应和夷此生便不嫁人、不招婿、不生子、不传艺、死不入祖坟。
母亲的泪珠一颗接一颗砸在她的发顶,她接过那柄手柄上缠着红绳的剪刀,剪下了一缕发丝。
应和夷的师父不是别人,正是传言里元日节当天携全家升仙的国师大人。
什么携全家升仙,这种鬼话她是一个字都不会信的。
元日节前几天她同师父见面时,师父还在关心彤州的干旱,虽派了人去赈灾但他老人家总觉得不安心,打算过罢元日节便亲自去彤州看看。
怎么可能在元日节当日便得道升仙了,得的是什么道,升得是哪门子仙?
若是师父能升仙,彤州便不会有干旱了。
她早便派人查了此事,自己也多方探寻,可是线索到了京城便断了。断的这样干净,师父的死与皇室的干系不言而喻。
枝叶倾倒的声音压过水声,应和夷回神。
远处有人划了张竹筏往她们这边的歇台靠过来,许是有什么急事,撑篙的人划得很快。
因元洲王府太大又有大半都在水上,连廊曲折百转走起来要些时候,所以若是有急事大家便会划张筏子。
各院的附近都修建有专门用来停靠竹筏的歇台。
撑蒿的人远远见了应和夷,停住手里的杆子朝她行了一礼。
应和夷点头微笑,等整张竹筏都从藕花深处划出来她才看见坐在竹筏尾部的人。好像天边的火烧云一般,整片大红色闯进她的视线。
大概是从红莲池那边过来的,美人膝头卧着两朵绽得尽态极妍的红莲。红莲开得好,但采莲之人的容颜比红莲还稠丽三分,只抬了抬眸便压得四周碧水粉花颜色全无。
四目相接,应和夷报之一笑,竹筏上坐着的人定定地看了她一眼而后满脸漠然的地错开了视线。
常年研习易容之术,应和夷对人的面相很有研究。这位美人生的雌雄莫辨,骨相真是极佳,若是肯让她把脸拓下来做个模子就好了。
两人之间的境况被周围的侍女看在眼里。硃红故意将声音放大了些,替应和夷打抱不平,“装什么呀,不就是仗着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