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没事,你好不容易考完了,咱们去吃顿饭庆祝庆祝。”
张衍推辞说:“不必如此着急,接下来还有殿试。若是我会试中选,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苏余说:“这有什么关系,我相信你的实力,洒洒水啦。”
张衍微笑着说:“但愿如此。”
苏余还问张衍:“今日考了什么题目?”
张衍说:“眼下虽然江南一带雨水繁多、富足,但豫州、津门却面临着干旱,雨水不足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究竟该如何治理才能达到平衡呢?”
苏余问:“那你又是如何作答的呢?”
张衍说:“我认为应该各展所长,互相平衡。若是雨水不足,种不成稻谷可以改种高粱。人们的从业方向可以改变,由外界向内输入当地的稀缺物资。”
苏余听了之后沉吟了一会儿,想了一下。豫是河南的简称,津门应该说得是天津。
苏余说:“你这么作答,倒也是对的。但是,我认为这道题的关键是‘平衡’,不仅仅是物资平衡,也是水资源平衡。为什么我朝就没想过挖江渠、引河水,南水北调呢?”
张衍有些诧异:“这中间跨了如此多省份,挖江渠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实现的事?”
苏余笑着说:“事在人为嘛。”
现在科技实现不了的事情,在未来总会有人实现的。
张衍仔细想着,却没有再多做回答。
张衍小心护着苏余往里走,苏余回头一看,是有官员的马车经过。
苏余心想,应该是监考官吧。
---
苏余这头让萧祈泽帮忙的事还没有着落,那一头萧祈泽竟然厚着脸皮找上门来拜托苏余办事。
而这事,竟然跟苏余说的“南水北调”有关。
要不是这个年代要啥没啥,苏余简直就以为萧祈泽这个人在她身上安监听器了。
也真是想不到,这个人听墙角的功夫那么厉害。这句话也就是她和张衍在那日科举考场外说了一句,竟然就被他给知道了。
难道说那日经过的马车里坐的就是他?
萧祈泽说:“父皇命我们几个皇子解决北部干旱的问题,我也想了许多法子,但都并不是最可取的。父皇最想要的还是从根本上解决北部干旱,我们管不了老天下雨,但确实是可以挖江渠、引流水。”
苏余也仔细琢磨了这事儿,倒不是不可能,但是这工程量巨大,而且也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完成的。这个年代没有大型机器,完全都是靠劳动力,也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
苏余还是忍不住劝了萧祈泽一句:“这事没有那么简单,九皇子我还是劝你提几个中庸的办法,皇上要用且用,不用也碍不着你什么事。”
萧祈泽看着苏余,严肃地说道:“从前治理蝗虫的时候,我以为县主是个心怀百姓的女子,为了勘察情况不惜到外面面临着铺天盖地的蝗虫。怎么今个儿我让你提提意见,你竟然率先打起了退堂鼓?”
苏余还真是被这个萧祈泽讲得无话可说,眼下她若是不提点参考意见,人家这一顶顶高帽扣下来,还真是让她吃不消。
好在南水北调这项工程她在初中政.治课上就学过了。
苏余说:“南水北调,就是将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萧祈泽将苏余说的话在朝堂上复述了一遍,各个皇子都在,朝中不少大臣也都在。
此言一出,立马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反对的是荣和郡主的父亲,内阁大臣李郎群:“皇上,臣以为此法不妥。挖渠引水劳民伤财,从南道北路线太长,所需时间太久,不利于实施。”
也有赞同的声音:“皇上,臣以为九皇子提出的建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北部缺水问题。国之建设本就需要几十年几百年,我们不能因为所需时间太长,太过费力就不去执行。”
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晋平王站出来说:“父皇,儿臣以为九弟提出的建议是目前为止最有用的。”
晋平王这么一说,李大人就懵了。他反对九皇子可是为了晋平王你呀。
他还指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九皇子呢,眼下干旱问题成了国之难题,解决了这件事很有可能被立为储君。
总而言之不能被九皇子占了先机。
不管是九皇子还是别人,但凡是他们提出的建议,李大人都要站在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