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西南边境有时常有流寇出没,民不聊生,从上月末到如今,已经发回了六封羽檄了。”
“太子殿下,如今六殿下和李将军都征战在外,恐无力支援,咱们京中应该再派人手过去才是。”
“太子殿下,陛下圣体抱恙,您要早做定夺。”
太极殿内,萧祈瑞和内阁的几位大臣在烛火的映照之下商议要事,只不过大臣们步步紧逼,萧祈瑞的脸色也不太好。
老臣们见到太子殿下面露忧色,皆是面面相觑,渐渐没了声响。
萧祈瑞不是不知道这帮老臣的心思,如今的王朝是从马背上打下来的,如今的康统皇帝在登基之前也有在前线立下过战功,如今战事吃紧,他们步步紧逼,无非就是想让他这个太子去,只不过这话不能从他们的嘴巴里说出。
“前方战事吃紧,我身为当朝皇子应当为国君分忧,为百姓出力,我愿自请出战。”
伴随着清朗的声音出现的,是近日来鲜少露面的萧祈泽。
殿内的大臣们面朝萧祈泽行礼,萧祈泽作揖回礼。
萧祈瑞看着眼前之人,些许日子不常见,他消瘦了许多,从前还有些少年稚嫩的脸颊变得越发分明凌厉,从前就觉得他的沉稳,如今眉目间仿佛是一滩深不见底的寒潭,让人捉摸不透。
但萧祈泽的想法,他是知道的。
如今他刚当上太子,正是拉拢人心培植羽翼的时候,若是此刻去了前线,兵权是握住了,但这朝中的风云变幻恐怕一时之间抓不住。
萧祈瑞眉头微蹙,思量着说道:“可你并无领兵的经验,西南的外邦势力错综复杂,恐怕没那么好对付。”
萧祈泽始终面色从容,说道:“皇兄的顾虑自然是没错,只不过眼下恐怕也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我愿倾力一试,还望皇兄成全。”
大殿内,大臣们和萧祈瑞都半晌没有说话,烛火随风摇曳了好一阵,内阁次辅李郎群才应声附和:“启禀殿下,依臣所见,此次平乱由九殿下去正合适不过。”
自从内阁首辅孙巍致仕后,内阁最大的便是皇后党的李郎群,既然他都说话了,其他人本就没什么意见,也就跟着附和了一句。
萧祈瑞盯着萧祈泽看了好一会儿,最后点头说:“此事,我会呈报给父皇的。”
萧祈泽行了个礼:“谢皇兄。”
即使是因为修造水渠之事不利父皇曾迁怒于他,可是如今这局面,父皇也一定会同意的,萧祈泽有这个自信。
大臣们都离开了之后,萧祈瑞和萧祈泽一同踏着月色离宫。
掌灯的宫女婷婷袅袅地跟在身后不远处,萧祈瑞看着静谧的月光对萧祈泽说:“如今我刚被册封为太子,许多事情看似大局已定,但皆有可能出现变数。”
萧祈泽自然明白他的话,他从未处心积虑地争夺过皇位,很多东西都是他的母妃强塞给他的,前朝外戚势力过大的例子比比皆是,皇后考虑的是她的母族,但萧祈瑞想的是朝廷,想的是黎民百姓。
萧祈泽道:“臣弟自然明白皇兄的难处,皇兄就尽管在京中稳坐朝纲,边陲战事就交给臣弟,臣弟一定会尽力为皇兄守住这一片清明的江山。”
萧祈瑞将手搭在了萧祈泽的肩上,目光中流露出欣慰。
萧祈泽也伸手回握住萧祈瑞的手,紧紧捏住。
萧祈瑞轻声说:“苏家的人我已经命人照拂了,等我登基后会大赦天下,他们未被下死罪,等大赦后便可以名正言顺回京了。”
萧祈瑞这么做自然也是有私心,若是苏家人没有被赦免,苏长雪也始终是戴罪之身,他不希望她一直活在罪臣之女的阴影里。
萧祈泽眸色动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像是在给萧祈瑞承诺,他一定会护着他,护他的政.治江山,护他顺利登上皇位。
“时候不早了,你我不同路,我便不送你了,你也早些回去吧。”
萧祈瑞笑着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宫婢们随着萧祈瑞一同离开,走的时候越过萧祈泽时自动分成两道。
萧祈泽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突然想起了孙巍在离开上京时跟他说的一句话:“如今的朝廷于你来说已是一滩死水,想要破局必须另掷棋,若是从中无法破除,便从外围突破吧。”
这是他的老师临走之前,再一次为他谋划。
孙巍还说了:“但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若是有朝一日你掌权在手,这京中的格局也就变了,人与人之间自然也就变了。”
萧祈泽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呢?只不过比起这些他更清楚明白,与其靠他人怜悯,倒不如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萧祈泽看着萧祈瑞离开的背影,许久才转过身朝着晦暗的宫道走去。
---
“覃,长味也,也有广施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广施恩泽。”
苏余坐在地上和覃令聊天,覃令听得津津有味,还拿了一本小本子记下来。
覃令说:“不愧是苏女傅,就是什么都懂,不像俺们是粗人。”
苏余忍不住笑出声,话说这一路上虽然山高水远,但好在覃令对她多加照拂,时常在她累了走不动的时候扶一把,路上偶遇毒蛇毒虫的时候也会帮着驱赶,还会帮她寻找草药治伤,否则的话苏余还真不知道这往西南三千里的流放,自己要怎么撑过来。
苏余也把自己的经历大大方方地和覃令说了,到了这儿的人都是“犯了罪”的,反正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覃令也毫无保留地说了自己的事。覃令一介莽夫出身,他说自己接触过最有学问的人就是苏余,于是便拿了本本子,把苏余教他的字和知识都记了下来。
流放之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