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夏侯妍找了个机会,将行刺之事实为桓范谋划告之司马昭。司马昭点点头,面上却全无惊异之色,夏侯妍不由有些失望。
“原来子上哥哥早就知道,我还以为自己得了新消息,特意巴巴地赶来告诉你。”
“不,在阿妍告诉我之前,我并不知道,不过是猜测罢了。曹爽兄弟三人性子莽直,能想出假扮孟达部曲、并做到伪造书信这般地步的,大约就是智囊了。”
“哥哥倒是含蓄,只说他们莽直,桓范可是斥他们为蠢猪笨牛。”
司马昭不由失笑,“大司农虽如此说,不过是怒其不争,终究还是为他们费心谋算。不过,此等隐秘之事,阿妍如何得知?”
“我,我偷听了兄长与大司农的谈话。”
见夏侯妍迟疑了一瞬,司马昭眼明心亮,也不再多问,只是轻轻抚了抚她的乌发。
“我知阿妍心中记挂着我,凡事为我思虑。阿妍这份心意,于我而言,比背后真相更为珍贵。”
只消这样一句话,夏侯妍心中原本的一点不悦立时烟消云散,眼角眉梢都舒展开来。
她原本考虑过,要不要将桓范请兄长调兵之事告诉司马昭,但此事终未成行,又何必多此一举,惹他心烦。
这些年来,曹爽集团与司马氏父子间的明争暗斗,她并非全无所知。在这场暗中较劲中,司马家显然落于下风,司马懿明升暗降,失了兵权,雍凉都督之位也被自己的兄长占据。朝堂之上,曹爽的人更是一手遮天。
好在司马昭看起来心态比较平和,屡次被曹爽欺压、试探,他都平和应对。夏侯妍想着,既然母亲不反对他们了,若将来两人成亲,能外放任个一官半职,倒也惬意。像小姑母和小姑父那样游历山水,虽无高官厚禄,却也无案牍之劳形,不啻为神仙日子……
不知不觉间想入了神,司马昭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她才恍然大悟般醒过神来。抬眸,撞入他水光潋滟的美目中。
“神游到哪里去了?”
“没,没什么。”夏侯妍支支吾吾的遮掩着。
“阿妍近来消瘦了许多,常有精神不济之状,我实在是担心”,司马昭的眉毛微微蹙起,眼中写满担忧与疼惜。
“斯人已逝,阿妍不要过度悲伤。你能快乐无忧地活下去,伯母在天之灵才可安心。”
不知不觉间,夏侯夫人离世已三月有余,洛阳由秋入冬,街上行人都穿起厚厚棉衣,入夜后冷风呼啸,街巷之上萧瑟清冷不少。
夏侯玄已回武威郡,继续镇守魏国西线,妻子李氏则留在府中,与夏侯妍一同料理府中事宜。三月间,何蓉每隔几日就来看夏侯妍,或陪她聊天、念书,或一同缅怀夏侯夫人,总之就怕她一个人待着,心情低落。
嫂嫂李氏畏寒,早早就在府中各屋生起了银盆炭火。姑嫂两个每日一早同去佛堂为夏侯夫人祈祷诵经,白日里,夏侯妍就窝在屋中读书写字,无事便不出门。近日来,因高迎娣流露出想要认字的愿望,夏侯妍便投身于此,热心地教她读书识字,母亲过世的悲戚也被冲淡不少。
这一日,忽然接到宫中懿旨,说是太后娘娘宣她进宫。
夏侯妍心中纳罕,她幼年时曾随母亲出入过宫廷,只因她性喜自由,不爱受拘束,不喜欢深宫高墙内的生活,夏侯夫人便渐渐地不带她了。
“真奇怪,这也不是什么年啊节的,太后娘娘为何突然宣小姐进宫?”惜悦不解。
“母亲与太后娘娘有故交,或许,太后宣我是因思念母亲吧。”
“也是,咱们夫人过去每月总要进宫一两次,陪太后说话。小姐虽在孝期,进宫却不宜太素,还是换身衣裳吧。”
“还有首饰,小姐可不能这样素面朝天地进宫,会被认为对太后不敬的。”
惜悦说着,打开衣橱挑选起来,最后选了一件浅豆绿直裾。取下腰间的白绫带,轻抹脂粉,高髻垂髾,一只玳瑁华胜斜插入高髻之中,温润庄重又不失张扬,也符合夏侯妍尚在孝期的身份。两只贝火耳裆垂于颊侧,行走中轻摇慢晃,仿若点点流光相随。
为夏侯妍系腰带时,惜悦叹道,“小姐消瘦了许多,这腰带上的玉扣,又往里紧了两寸。”
系上腰带后,惜悦站远了些观赏自家小姐的模样,一面心疼她瘦了许多,一面又觉这一把腰身如今更有不盈一握之美。
收拾妥当,夏侯妍带着惜悦和高迎娣坐上牛车,向后宫驶去。
到了宫门,便有掌事的宦官来迎,其手下人将牛车牵去,放置于宫外偏院,夏侯妍三人则跟着掌事的宦官步行入宫。
一路走来,宫中有洒扫庭院的、收拾游廊的、擦抹屋外陈设的……里里外外,仆役众多,却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宫里的仆人传达信息极少高声说话,多是走到近前以手势作比,或轻声耳语交接。
见此情景,夏侯妍三人也不由得整肃仪容,时时注意说话声量和步履幅度。
宦官将他们送到永宁宫内廷宫门处,便交接给一位侯在那里的宫女。这宫女约有三十上下,皮肤白净,一见到她们便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一双眯起的狭长眼睛中透出精明干练来。
“奴婢名叫白锦,是太后身边伺候喝茶的,夏侯小姐请随我来。”
-
双方见过礼,便一前一后向永宁宫内殿走去。夏侯妍一边走一边琢磨,既然有伺候喝茶的,想必还有伺候洗漱的、更衣的、用膳的……她久不来宫中,早已记不清后宫贵人们的排场是何等煊赫。就连这一个奉茶的婢女,都处处透着讲究:站立时背脊挺直,交谈时目不斜视,讲话不紧不慢,温和有度。在前面带路时,她只走侧右方,想来是贵人忌讳让婢女走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