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夏至(2 / 3)

,问这么多做什么?”

燕枝看着自家七娘脸上的羞然:“行,我这就送过去。”

郑芸正坐在廊下同侍女们玩耍,见一个奴仆匆匆跑过来,手上还端着一盘杏子:“十三娘,这是清阳县主命人送过来的。”

郑芸提着裙子站起来:“七娘?”

奴仆回:“是县主的贴身使女亲自送过来的。”

郑芸奇道:“怪了,送杏子过来干什么?”她们郑府也有杏树。

郑芸随手拿了一个,左看右看,也没什么奇特之处。

奴仆答:“使女说是清阳县主她们摘的。”

郑芸自动理解成了是七娘自己爬树摘的,难怪要送过来,这么想着,郑芸看手上的黄杏越看越馋,随口问道:“七娘给十一兄那边送没有?”

奴仆摇头:“没有,使女说,只送了您这边。”

郑芸一听这话,心中一惊,仿佛手上拿的是什么毒.药一般,急忙将那杏子扔回盘中。

“你……你现在快将这杏子给十一兄送过去。”郑芸道。

那奴仆躬了躬身,转身欲往郑曦的院子去。

“等等。”

郑芸叫住奴仆,跑过去又从那盘中捡出来几个:“去吧。”

毕竟是七娘亲手摘的,可不能尽便宜了十一兄。

-

郑曦沐浴过后穿着里衣,披发坐在灯下,面容隐在灯火暗处,看不清神情。

面前站着穿黑袍的郑诫:“郎君,苏府的那个下人近几日都老实待在府中,并未外出与他人有过接触。”

“义宁坊那边呢?”

郑诫:“属下一直派人盯着,并未有任何异动。”

郑曦抿唇,浓眉紧锁。

一个边缘下人,如何能得知侍郎府的秘辛?偏偏还能在平康坊的花柳之地将这事说出来……

苏府下人、义宁坊荒废已久的宅院、平康坊的下人……

“郎君。”

屋外明棋的声音打断了郑曦的思绪。

郑曦皱眉:“何事?”

明棋:“清阳县主派人送了东西过来。”

郑曦一愣,起身开门,郑诫隐在暗处。

明棋捧着那一盘黄杏:“燕王府的下人说,这是清阳县主同府中兄弟姐妹摘下送过来的。”

郑曦脸上的严肃在听见“清阳县主”的那一瞬早已消失殆尽。

小娘子躲了他好几日,今日终于想起他了。

郑曦伸手将那杏子接过来,声音朗润:“知道了。”

关上门,郑诫走出来见郑曦脸上的笑意,玩笑道:“清阳县主还真是时时念着郎君。”

郑曦心中欢喜,唇角微扬。

躲着他也行,只要没忘了他就好。

郑曦手上摩挲着盘子边缘,想着方才明棋的话,电光石火之间,郑曦抓住了什么,郎君面色忽沉。

“郑诫。”

“属下在。”

郑曦眯着眸:“上次你说,苏府的下人在平康坊遇见了燕王府的李淑?”

郑诫不明所以:“是。”

郑诫冷笑一声:“去查,李淑那日在平康坊去了哪些地方,还有,那个下人又是在哪里遇见李淑的。”

郑诫迟疑几息,还是听命:“属下现在就去。”

说着,离开了书房。

郎君坐在案边,盯着案上的杏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

按照魏朝官方规定,夏至休假三日,是以这日,李宣、李贞及燕王等人都未上值,留在府中休假。

清禅晨起用过朝食,便找来燕枝:“东西都备好没?”

燕枝服侍她穿衣:“放心吧七娘,都已经准备好了。”

魏朝习俗,夏至日,女郎之间要互送团扇、脂粉、香囊等物。

李清禅给府中各院都准备了团扇与香囊,只是人自然有私心,除开王氏及其子女的东西是使女准备的,父兄、沈氏、李淑、李贞的香囊都是清禅同燕枝、却微细心挑选的。

一大早,宫中来人,圣人赏赐了冰酒下来,阖府上下谢礼之后,清禅带着两位贴身使女四处串院子。

沈氏同燕王待在一起,清禅嘴甜,将香囊、扇子送出去之后,燕王大喜,又私下掏给她许多银钱。

沈氏将自己亲手做的香囊戴在清禅腰间,笑着摸了摸清禅的脑袋:“七娘长大了。”

李清禅抱着沈氏撒娇,惹得后面来的李淑与李贞二人酸了许久。

李清禅拉着李淑、李贞往李宣院子去,三人拉着温书的李宣坐在院中梧桐树下,李清禅将燕王给她的银钱平均分给其他人。

此时天光大亮,云蒸霞蔚,花影斑驳。

院中奴仆鱼贯而出,在此处支起帷帐,铺上毡毯,摆上案几。

夏日天热,使女们捧上乌梅饮、李饮、桃饮等饮子,又摆上许多瓜果放在冰中,沉瓜浮李,好不快活。

乌梅饮酸甜可口,清禅贪凉,一连喝了好几杯,被李宣、李贞齐齐按住手:“当心明日肚子疼。”

厨房做了时令小吃绿荷包子①,用荷叶做的馅儿,入口便能尝出荷叶的清香,除此之外,还有玉露团、贵妃红等吃食,葡萄浆、扶芳叶等酒饮。

李宣、李贞二人并不贪食,清禅和李淑姊妹俩倒是吃得发胀,是以下人过来问何时用饭时,两人连连摆手:“往后推一些,现在吃不下了。”

使女摆了隐囊,李清禅靠在上面不愿动弹,直到英国公府郑芸派人送了东西过来。

面对四人的注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