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酷的。 战争也是人类进步的加速泵。 和历史上比起来。 现在的乾隆就挺进步的。 他不但开始寻求在武器装备上的进步,也开始积极和欧洲进行接触。 虽然这种接触被乾隆严格限制在高层交往,禁止民间的汉人也能有机会和外界接触。 但是这种禁止,乾隆自己都知道没什么用——广东那边都有一千八百多万汉人不归他管了,这是他暂时管不到的地方。 现在汉人已经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火枪、火炮了。 这大清朝不进步也不行啊。 不进步就得死。 现在的包衣新军就是进步的一部分。 现在包衣行军看起来就很有模样了。 一队队扛着燧发枪的线列步兵走出了很是整齐的队列。 伴随着队列前进的还有安装在四轮马车上的大口径臼炮和子母炮。 臼炮被放在了队列后面。 子母炮则是在两侧,可以发射霰弹形成交叉火力。 而在线列步兵的前方是模仿明军散兵战术的散兵。 不过这些散兵是从八旗健锐营挑选出来的精锐弓箭手——在福康安看来,用八旗健锐营的弓箭手射箭也能起到袭扰敌方阵列的作用。 拉得开强弓的弓箭手的精锐程度绝对不输给明军的散兵。 而在步兵大阵的一侧则是蒙古八旗的骑兵。 骑兵是明军最大的弱点。 福康安认为骑兵在未来和明军的作战中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轰轰轰。 随着臼炮的发射。 人头大小的木托开花弹从步兵横队后面抛射而出。 砸在了两百多步之外。 旋即发生了一声声沉闷的爆炸声。 为了增加威力,这些开花弹还填充了铁钉以增加破片杀伤。 在“迫击炮”完成发射之后。 步兵横队之中的范包衣就开始紧张起来了。 因为接下来就是三段击了。 就是前排射击,后排装填,前排完成射击后后排越过前排向前射击。 通过这样轮流交替射击,横队就可以一边射击,一边向前。 听起来很容易。 但是做起来却相当难。 很容易出错。 尤其是有时候一紧张。 捅条还没抽出来就开枪了。 那可就少不得被拉出来打鞭子了。 而且这燧发枪也不是很好用,有一定的概率是打不着火的。 如果是你一个人打枪,有没有打着火很容易发现。 但如果是在军阵之中。 是要打排枪齐射的。 到时候左右都是轰轰轰的声音,有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打着火。 如果在没有打着火的情况下再装填,那就很容易发生炸膛事故.... 就范包衣知道的,就有好几个因为炸膛受伤,甚至死亡的。 所以这包衣新军的训练可真的不轻松。 训练有危险不说,还特别苦。 稍微有点不做到位就是劈头盖脸的鞭子抽来了。 而且做军官的八旗大爷们的脾气都不是太好(被管的这么严,脾气能好么)。 但是范包衣心里是高兴的。 因为这包衣军的名额不多,自己能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毕竟在包衣军做好了,可是能抬旗的。 范包衣出身介休范氏的家仆。 是山西八大家之一的介休范氏。 当年可是帮着大清朝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不过这几十年来,介休范氏的家世就开始下滑了。 这介休范原来是开铜矿和贩盐的。 到了乾隆时铜矿开采枯竭,范氏所营盐业又因为各种原因很不景气。 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廷因范氏“亏折日深,以至上年误运误课,拖欠官项累累”,“亏损至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便革除了范氏在内务府、户部等衙门的官职,着令严加审讯范清济兄弟,并查封家产。 至此,皇商范氏终于结束了其显赫一时的官商历史。 没有了官商的地位,介休范就此成为历史。 家中仆人四散。 范包衣就这样没了在介休范为奴的铁饭碗。 不过他运气不错。 现在不能给介休范当奴,倒是成功进了包衣军,给大清朝的八旗大爷们做奴才了。 假包衣现在成了真包衣。 得到了阶级跃升的范包衣干劲十足,就等着立功受赏,抬旗入籍,成为光荣的八旗大爷。 不想当主子的奴才,不是好奴才。 不想当八旗的包衣,当然也不是好包衣。 而现在拥有五万好包衣的乾隆爷脸上也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