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资本,让广东和两江的商人也来参一脚。” 三千万的本金,足以撬动一个亿的投资了。 七千万投资铁路、港口、矿山、林场。 出三千万来移民,可以安置一百万户,以平均一户五人计算,这就是五百万人了。 再加上原来的军户屯民,以及部分自行出关谋生的民众。 在五年之内。 东北就能有个七八百万的总人口了。 这个人口数要比整个沙俄的西部利亚区域的总人口数多出好几倍! 到时候,沙俄要考虑的就不是觊觎海参崴,而是有了这七八百万人口作为支撑的大明帝国,将会以东北为跳板逐步蚕食掉沙俄的远东领土了. 当然了。 这东北人口增加。 不仅仅是在政治和军事上有重大意义。 在经济上也是如此。 有了足够的人,东北才能得到良好的开发。 而有了铁路、港口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 百姓自行移居东北的意愿也会加强,移民的成本也会大大的降低。 这样一来。 不怎么需要朝廷投资,东北的经济发展就能自己循环加速起来了。 “撬动民间资金.”罗芳伯闻言,心里也在权衡利弊。 “那东北的土地归谁所有,总不能给这东北开发总公司吧?” “土地归国有,可以长租给农户。”朱道桦说道。 “租金怎么算?”罗芳伯看重的还是土地的直接收益。 在他看来。 种地交租,天经地义。 “老丈人啊,伱怎么老是惦记那几斗租子啊!”朱道桦连连摇头,“这东北苦寒,要吸引内地百姓移民,得有优惠政策。” “什么优惠?” “五十年免租!” 朱道桦伸出五根手指。 其实他想的是永久免租的,但是这东北的土地未来肯定是要“资本主义化”,放到市场上流通的。 这毕竟是大明朝廷最大的一笔重资本。 五十年免租,基本相当于一代人种地不用交租金了。 “五十年!”罗芳伯瞪着眼睛。 “那朝廷不是亏本了吗!” “亏本?怎么会亏本呢!”朱道桦被罗芳伯的思维弄得哭笑不得。 罗芳伯还是在南洋闯荡过的士大夫呢。 要是湖南那帮人来,就以湖南人那一股蛮劲,估计当场就要和朱皇帝顶起来了 这种地收租的经济模式,太过于根深蒂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