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又美又惨的少年!(2 / 2)

还以为她是太伤心的缘故,劝说道:

“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你还年轻,可要往前看,你娘也只有盼着你好的……”

掌柜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豆芽才心有余悸的回过神来。

这种意识无法掌控身体的感觉,太糟糕了!

她甚至隐隐有种感觉,这是第一次,但是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没事,人死不能复生,我明白的,劳烦林掌柜挂心了。”

过了一会,豆芽才擦干了眼泪说道。

“那你今天这是?”

林掌柜有些纳闷的看向豆芽,难道是这丫头自己病了?看着脸色是有些苍白。

“我上山采了药材,想要卖出去。”

“哦?是什么药材?你放心,绝对给你一个公道价!”

林掌柜保证到,自家东家是个厚道人,他们收药材都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人参!”

“人参??!”

林掌柜一脸惊讶,他们益州可不是什么盛产人参的地方啊!

已经好多年没有人挖人参来卖了,药铺里的人参都是从外地进过来的。

因为人参昂贵,进货量又比较大,每年都是他们东家亲自去跟着的。

豆芽这个连药材都不认识的小丫头,竟然说自己挖到了人参?

“真是人参?”不是什么别的野藤根、野菜根?

不是林掌柜看不起人,而是普通老百姓,就没几个能认出人参的叶子。

“真是人参!”

豆芽说着,掀起了盖在上面的野菜,露出一棵人参来。

“嘶,这是人参没错了!”

林掌柜一脸激动的看着豆芽的背篓,带着她到药铺的里间去了。

俗话说财不露白,人参价贵,看背篓里还不止一根,能值不少钱。

财帛动人心,确实不适合在大堂交易,这也是保护豆芽的意思。

经过林掌柜和药铺老大夫的鉴定,三根人参的岁数相差很大,价格不一。

最老的一根,是百年老参,有一百多岁,作价三百两银子;

第二老的一根,有五十多岁,作价一百二十五两银子;

最小的一根,才十多岁,卖了五十两银子;

共计卖了四百七十五两银子,这是普通人想都想不来的一笔财富。

直到豆芽走出药铺,称量药材的伙计,都还一脸羡慕的看着豆芽的背影。

豆芽不是亏待自己的人,既然有钱了,当然得买买买一番了。

而且这个突然多出来的空间,也让她警惕,彷佛在催促着她,多囤一点物资,再多囤一点!

她前世是个小说迷,很多小说里都是,有了空间,后面就会有灾难。

反正在空间里放着,既不占地方,也不会坏掉,她准备多囤一点,有备无患。

前世那是得攒钱买房,没办法,这一世有了原主的这座青砖大瓦房,她还折腾啥?

她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更没有孩子需要读书,没想过搬来镇上生活,完全没有买房的想法。

她上辈子卷生卷死,靠着自己辛苦打拼买房了,但是你看现在,她享受到了吗?

先是去的卖衣服的铺子。

一匹绢布700文,豆芽意思意思的买了5匹,主要是这玩意矜贵,不适合干活。老百姓主要还是穿棉麻,她也不想太高调了。

松江细布,柔软透气,适合夏天穿,也适合做内衣,400文一匹,买了20匹;

阔白棉布,300文一匹,买了10匹,买回去做被褥;

粗棉布,适合做干活的外衣,纳鞋底等,250文一匹,也买了5匹。

至于麻布,太过于粗糙了,没买,倒是买了不少棉花。

除此之外,还买了两身成衣和两双鞋子,在布店老板惊讶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放到空间里,又去租了个小院子,才直奔城里最大的粮铺。

益州府的经济发达,各样买卖都很繁盛,院子倒是很容易租到。

益州府这几年风调雨顺,粮价并不高,1两银子能买2石大米,1石等于150斤。

散卖的话,就要贵一点,1斤大米4文钱。

豆芽一口气买了20两银子的大米,约等于6000斤,都用麻袋装着,要不是空间太小了,她还能再多买一点。

还是借口说是去外地做生意,掌柜的才将信将疑的卖给她了。

粮食到手以后,整个人就放松多了,又跑了一趟盐铺,买了200斤盐。

得益于益州府就是闻名天下的产盐地,而且都是湖盐,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成本比井矿盐低多了。

所以盐价并不高,一斤盐才5文钱,200斤花了1000文,也就是1两银子。

路过肉铺,又买了3斤猪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斤16文,花了48文钱。

不得不说,不管在什么时候,肉食都是比较贵的。

这一趟可谓是满载而归。

院子豆芽也没退,今天刚运了几千斤粮食进来,一天之内就消失得无影无终,是不太正常。

反正她只付了5天的租子,5天后房东自己就来收房了。

晚上红烧肉、白煮肉片都安排上,还炒了家里老母鸡下的两个鸡蛋,加上一个青菜汤。

相比起原主以前的生活,可谓是非常丰盛了。

第二天一大早,豆芽便穿戴整齐,带上银子,去了王媒婆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