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后,朔独自一乘马车,宣姜夫人则与卫昭伯同乘,一同返回松月台。
马车缓缓奔驰在路上,车内一片静寂。宣姜夫人握着手中的诗简,一言不发。
及至到了松月台,马车停下。卫昭伯先行下车,宣姜夫人正要下车时,手臂却被卫昭伯轻轻扶住。
宣姜夫人抬头,便对上他平静无波的目光。
她下了车,但是那只扶着她手臂的手,并没有松开。他扶着她静静地走着,忽然幽幽地道:“去岁齐鲁联军,并不曾将公子黔牟拿下,为今之计,我们需要联合更多的支持者。”
他说得很慢,他们走的也很慢。
她停住,惊愕地看着他。
他又带了她一步,不让她停下,两人继续向前同行。
“齐鲁交好,联盟尚算坚固。宋国是卫国南部邻国,宋闵君刚刚即位,急需借助外务来提升自己的名望,我们可以从宋国入手。除此外,陈国和蔡国也应该是可以联合的对象。”
随即他又沉声道:“是我将自己困在园中太久了。”
他确实是将自己困得太久。时光荏苒,他已经在这齐国临淄,待了六年之久。如今,年岁渐长,他已近不惑之年,就连沅君,都已两岁。
“临淄城中,六年客居,我却好似做了一场大梦,直到今日才恍然醒来。今日赴宴,看着你和朔在众多齐臣中周旋,我竟似突然间醒悟。”他说出这一句,自己也愈发地羞愧。
“过去数年来你与朔为了我们可以回卫,做了多番奔走和努力。而我知道,回到卫国于你,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让我早日返回故土的心愿而已。”
“是我太过固执,太过蒙昧无知。两年前你骂我蠢钝,骂得并没错。” 他静静地说着,扶着她的手,由始至终都没有松开过。“要回到卫国朝歌,我早该自己奋力争取,而不是整日浑浑噩噩,日日消沉。”
“乡音远矣,朴为国殇。无忧,从今而后,我会做我该做的事。”他缓缓说出这一句。
宣姜夫人心中蓦然泛起一丝迟迟到来的,久违了的温暖。
她没有说话,但却由他这样扶着,缓步走进松月台内。
朔的马车到达的迟了些。他刚下车,便看见母亲与昭伯两人并肩而行,走进园中的背影。
若有所思,朔笑了笑,大为振奋;随即他便缓步跟上。
宣姜夫人和卫昭伯刚到达后院,便听见后院内一阵骚动。
“哈哈哈哈哈哈!”那是公明爽朗的笑声。
声音是从沅君房内传来的。那间屋子在后院的角落,挨着卫昭伯的书房,位置比较偏僻,平素也很清净。
两人不知发生了何事,匆忙上前去查看。就连朔也赶了上来。
推门进去,却见,六岁的公明正仰面坐在席面矮脚榻上,大剌剌地伸着一条腿。那条腿上的裤子捋了上去,露着小腿和脚踝。
“沅君,你告诉哥哥,好吃不好吃?”小公明伸着小脚板儿,一边笑一边发问。
这边厢两岁的小沅君正在那头紧紧抱着公明的脚趾,啃得香甜,嘴里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公明少爷,夫人和公子都不在家,你这是要造反么!”云姬在一旁咿咿呀呀,对着公明发怒,但是公明已经是笑得捧腹捶地,全然不顾。
“哈哈哈哈,沅君啃过我的脚丫子,注定了要做我弟弟!”公明一边笑着打滚,一边叫嚣道。
似乎,“注定了要做我弟弟”是近两年来,他们时常会听到公明叫嚣的一句话。
“简直无礼之极!公明,你平日里,就是这样教你的弟弟的么!”看着公明如此不知礼仪、放浪的做派,昭伯正色,板起脸,一声冷哼。
“咕咚、咚、咚、咚、咚。”闻言,随着一阵闷响,一个跟头,正在矮脚榻上笑得打滚的小公明吓得立时从矮脚塌上摔了下来。
见到父亲和母亲双双站在门口,公明唬的脸都变了色,登时把裤管捋下来,规规矩矩地跪地向双亲求饶:“母亲大人、父亲大人饶命!”
“噗哧”一声,立在门外的朔没忍住。
这下子,所有原本板着脸的人都破了功,一群人都笑了起来。
这一年年尾,在襄公的命令下,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
纪国君主纪侯将国位和土地交给弟弟纪季,自己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从此成为齐国附属封地,走向灭亡。
春去秋来,又一年。松月台花园中的花,又开了。
孩子们又长了一岁。七岁的公明俨然成了家中的孩子王,今日上树掏了鸟蛋,明日把园中池里的金鱼全部撑死,后天就掉进荷花池里惊动一园子的人,时不时地总要搞得园中鸡飞狗跳。四岁的悦兮不胜其烦,时常被哥哥惹哭。三岁的沅君虽然最小,一面跟公明玩闹的火热,另一面也不时地会安抚姐姐,哄她开心。三个孩子今天吵吵闹闹明天又莫名和好,关系反倒是愈来愈紧密了。
宣姜夫人对沅君的态度,一直很淡漠。三个孩子每日都会依礼前来向母亲问安,但是宣姜夫人从来不曾抱过沅君,也更不会主动地去关注这个慢慢学会走路,说话,甚至奔跑起来的小人儿。
云姬发现,宣姜夫人其实十分惊诧于公明和沅君的交好。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个意外。
于是,以往都是在园中跟着私家先生读书的公明,在夏天刚刚来临的时候,被宣姜夫人勒令入宫去读书。宣姜夫人向襄公请了准,公明便不得不入宫做了齐国众多公子的陪读之一。
平日里爱胡闹的公明这下可是吃尽了苦头。宫中礼仪众多且不说,单单每日里的写字课,听史课,明礼课,就已经让他苦不堪言了,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