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您找儿臣啊?”
冯太后面前堆着小山般厚厚一沓描着小像附着八字生辰的庚帖,埋头正细细在翻阅遴选,闻声抬头,就见赵瑟行步若风,人还未走下游廊先就急着性子喊话,温声嗔道。
“慢着些,都已经是大姑娘了,还跟个猴似的,也不怕人看见笑话。”
赵瑟斜睨着眼,轻哼一声:“这是母后的宫里,又没外人,即便是有,谁又敢笑!真要有那不长眼的,叫他吃两顿本公主的鞭子,看还笑不笑得出来!”
说话间已三两步跃上石阶,矮身坐定在小桌旁。
这些话若落在旁人耳中,未免要觉说话之人好生跋扈蛮横,但听的人是冯太后这位亲娘。她只觉赵瑟说话时笑盈于睫既傲且娇的模样分外可爱,心中反倒愈发地生出怜爱。
“母后的瑟儿也长大了,也到了可以择婚觅婿的年纪。”
冯太后笑容慈爱地拉过赵瑟的手,一面说着一面指了指桌上的画像庚帖。
“这些都是哀家这几日精挑细选出来的京中公侯勋戚家适龄的儿郎,来看看这些小子里有没有中意的,等你先挑好了,哀家再来帮琦儿选。”
冯太后话里话外毫不掩饰的偏袒之意叫赵瑟欢喜,她抿唇笑了起来,嘴里却羞恼道。
“好端端的母后怎么忽然说这个!我才不要嫁人呢,我就要一辈子陪着母后,赖着母后。”
难得见赵瑟露出这般似娇还嗔的小女儿神态,冯太后心中的怜爱之情愈甚,伸手笑着轻抚她的脸颊。
“母后哪里就舍得你嫁人,只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亘古不变的人伦常理,哪有和娘亲过一辈子的道理。”
冯太后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睛,柔声道:“母后必会为你寻个知心识意懂得疼人的好夫婿,如此母后才能安心。”
冯太后向来惯是个情绪多变之人,赵瑟只得忙寻话哄她。
“母后您快别哭啊,不是要帮儿臣选驸马,儿臣看看都有谁入了母后的眼,母后您还得帮儿臣一道把关呢。”
冯太后笑着点头:“那你先看看中意哪个,哀家帮你一道参会。”
京中这些年纪相仿的勋世子弟,赵瑟本就识得七七八八,冯太后甄选出的又都是个中出类拔萃者,赵瑟只约略翻看了一遍,很快就挑出其中几个归置到一旁,扬眉笑道。
“先放着儿臣慢慢再看看,终身大事,女儿总要多思量思量才好做决定。”
赵瑟择出的那几个,无论是家世品性还是模样才干都是拔尖的,冯太后笑眼看着,心下也很满意。
“好好好,你喜欢就成,慢慢挑,哀家瞧着这几个孩子都是顶好的,挑定了告诉哀家一声就成,哀家好给你去把人定下来。”
正说着,只见冯国舅走进来笑道:“娘娘和公主说什么这么高兴?”
自回京以后,冯国舅便一直称病在家。
因着前有献王买凶暗杀,后又有岐王勾连朝中重臣举兵谋反,审问岐王的事刑部三司连同宗室都被排除在外,小皇帝下令单由东厂提审,审出的所有口供直接向天子汇报。
东厂连日来已抓了不少人,冯国舅由此便愈发地寝食难安。
只是不知是何缘故,东厂那边审了十来日也未见岐王将他的名姓吐出。冯国舅心中疑惑却又决计不能不打自招,便也就这么蒙混着一直在家装病,反正最遭他还有冯太后这张护身符在。
这两日他打听得刑部和三司那里已经给张振定了罪,张振岐王本自一案,既然张振审结了,他估摸着东厂那边应该也快了,这才敢入宫来见冯太后,希望借冯太后去探探司礼监的口风。
见冯国舅进来,赵瑟忙把自己的几本庚帖收了,笑着起身让茶。
“舅舅快坐,请喝茶。”
冯太后笑道:“兄长今儿怎么入宫了,病可好些了?”
“托娘娘的福,已无大碍了。”
看桌子上摆的像是生辰庚帖,冯国舅随口问道:“太后这是要给人说媒?”
冯太后笑道:“给朝云丫头相看呢,可怜见的,都二十四的姑娘了,还没择定个婆家,哀家若再替她操心可怎么行。”
冯国舅听了这话忽地心念一动,放下茶盏笑道。
“原来太后是在为朝云郡主择亲,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博清正也尚未成家,娘娘何不将他和郡主凑成一对,岂不是亲上加亲。”
亏得今日入了宫,他可当真是糊涂,怎么早没想到这联姻的好主意。
回京的这一路上,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小皇帝对他这个一母同胞的姐姐有多看重。让朝云郡主嫁到他们冯家当儿媳妇,那他们冯家便是和皇室又多了一门亲,冯家日后的显赫富贵自然是愈发坚不可摧。
冯国舅这厢算盘打得正响,岂料一向耳根子甚软的冯太后未及听完便当场给他驳了回来。
“哀家是要结亲,不是结仇!咱们家那些个小子,外人奉承两句的话听听也就罢了,兄长打量哀家什么都不知道?狎妓的狎妓,养小的养小,寻常人家的姑娘倒也罢了,朝云丫头兄长就别惦记了。”
赵琦姐弟入宫这些时日,一直都十分敬重她。
小皇帝登基以后顺应内阁的主张大力裁减宫中的用度,只独她和瑟儿的未有分毫缩减,一应吃穿用度仍都一如从前,冯太后对小皇帝是打心眼里的满意。
为赵琦择亲之初,她也想过小皇帝一母同胞的姐姐要是能嫁给她的亲外甥那自是再好不过,只她那几个外甥实在是撑不起门面,又都不是安生的主,若为了结亲的事闹得她和赵琮姐弟生了嫌隙,反倒得不偿失。
冯太后话说得纵然不好听,可却都是事实,冯国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