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赵俊臣第二次亲眼见证战场厮杀了。 赵俊臣上一次亲眼见到两军交战,还是他初入陕甘之际遭遇蒙古人偷袭的时候。 那时候,赵俊臣身处于战场的核心位置,危急关头甚至还需要亲自提刀拼命,心中只想着杀敌保命,自然是完全没有闲心观察战场局势,也不能冷静做出判断。 当然,那个时候的赵俊臣也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 但如今,赵俊臣距离战场数里之遥,不必再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又借助着云峦山的地利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战场全局,也终于有机会将自己摆放在将帅之位,用一种战争指挥者的态度、冷眼判断着战局变化。 当初赵俊臣遭遇蒙古骑兵偷袭的时候,双方兵力加起来也不过是两千人左右,但就已经是战局混乱、死伤惨重!而如今云峦山下的这场战争,双方兵力加起来足有四五万兵马,两军将士的战意决心也要强烈得多,自然是更加让人心生震撼。 赵俊臣站在云峦山顶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整个战场,只见双方兵马黑压压的覆盖了整片大地,密密麻麻、无边无垠,蒙古联军的战袍则大都是灰黄色,而明军大都是身穿着暗红色的鸳鸯战袍,两军的交锋就灰黄色的万倾巨浪平地席卷而来,又狠狠扑击在暗红色的岩壁上,迸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声势。 弓手们射出一波又一波的箭矢就好似蝗灾一般铺天盖地,每一波箭雨就代表着数百条生命的消逝;骑兵们的冲锋就好似死神的镰刀,每一次挥舞都会留下大量的尸体残骸;步兵们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与简陋盾甲死死抵挡着骑兵的冲撞与头上的箭雨,但敌人若是不小心落入了他们的包围,就会被他们瞬间撕成碎片…… 哪怕是站在山顶之上,赵俊臣依然能够感受到战场上的惨烈氛围,在两军厮杀之际,仿佛整座云峦山都在摇晃! 见到战场局势的惨烈悲壮,赵俊臣的面色愈加苍白,但表现要比上一次镇定得多,依然可以冷静的分析局势。 毕竟,这次战事并不需要赵俊臣亲自上场拼命,安全问题暂且可以保证,战场上固然是死伤惨重,但对于赵俊臣而言不过是一组数字罢了! 甚至,赵俊臣在观察战场局势之余,还有闲心反思自己在行军布阵之间的得失! “现在看来,我这段时间的练兵之法并没有错!自从控制了边军主力之后,我并没有强化他们的战技武艺,也没有训练将士们在战阵配合、战术执行,而是用赏银、仇恨、荣誉感等等手段不断激发将士们的战意士气…… 不论是武艺战技、战阵配合、战术指挥等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临到作战之时也未必有用……反倒是将士们的战意士气最是容易提升,效果也最为显著!若是从前时候,明军遇到这般惨烈的战事,早就已经崩溃败逃了,但如今将士们不仅是依旧坚守阵线,并且还有愈战愈勇之势,这般表现甚至比我预想中还要更好一些……” 当初遭遇蒙古骑兵偷袭之际,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这个时代的战争,当时就觉得双方的作战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不论是将领们的指挥能力还是士兵们的执行能力都是极为拙略,简直就是菜鸡互捉……而如今这场战事,规模固然是要比上一次庞大了数十倍,战况也是更加惨烈,但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互拼悍勇与伤亡罢了…… 可惜了,戚斌新军被我派到了渭水北岸驻守,这支军队在乱战之中依旧可以保持有效的指挥与执行,若是出现在这处战场之中,必然能够发挥大作用……” 暗思之际,赵俊臣轻轻摇头,将自己渐渐飘远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又想道:“然而,将士们的表现固然不错,但我这次的兵力布局却是出了一些纰漏,原本是想要趁着蒙古军渡河之际前后夹击,就将一部分兵力布置于小川河北岸,却没想到蒙古军的将领会是这般果敢,完全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是用了断尾求生之法,牺牲了一部分兵力拼命挡住了北岸的伏兵,主力部队则是集中力量向着南岸方向突围! 这样一来,我原本的布置就分弱了自己的力量,蒙古军留在北岸的两三千人这一次固然是在劫难逃,但南岸的战事却是不大乐观,双方的兵力已经大致接近,将士们想要阻止蒙古军的突围也就非常困难了……如今南岸战场的伤亡这般惨烈,很大程度上责任在我,是我小觑了对手,不应该把自己的胜利寄托于敌人的愚蠢……”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心情隐隐有些自责。 但仅只是“有些自责”而已,并没有达到内疚羞愧的程度。 战场上的情况太过复杂,任谁也猜不到所有变化,各种战术考量也都是有利有弊,若是赵俊臣换成另一种布置的话,说不定战场局势要比现在还会更加恶劣也说不定! *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际,吴启凡与周勃二人分别站在赵俊臣的左右,同样是密切观察着战场局势,但与赵俊臣的镇定表现不同,他们毕竟是纯粹的文臣,任谁都能看出他们二人的情绪激动、心情急切。 眼看着汉军们的伤亡愈来愈大,在蒙古骑兵的反复冲击之下防线也渐渐有了不稳的趋势,吴启凡与周勃二人再也忍耐不住,纷纷向赵俊臣说道:“赵大人,这样下去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