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上午,村里都十分安静,但等大雾散去,日头高挂,家家户户吃过午饭,大家就又都忙活起来。
秋收春种,冬日土地暂眠,没有什么农活可干,但乡下人靠天吃饭,一天也不得闲。
菜园里的萝卜白菜要打理,不然漫长的冬季没有菜吃可不好过,马上要过年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该洗的洗,该刷的刷,洗干净以后还要放着晾干。
就算出了天大的事,这日子要过下去,每天该干的活就不能停。
程素家没有动静。
吃过简单的午饭,三人围坐在桌旁,程素找了本书出来,一会翻翻书,一会儿摸摸手机,杨淑君在一旁,拿着棉线和半个手套,继续勾着,说是特意给她做的,程同甫正翻看一本历书,偶尔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自言自语写什么。
不一会儿,外面传来了吵闹声。是村里来人了,他们挨家挨户劝人回屋,有人不乐意,他们就搬出罗子平当担保。
“你问我出什么事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罗道长是这么交代的,还让我们一户发一张符,贴在堂屋大门上。”
“你说地里的菜?听我的,回去吧,菜几天不浇不耽误你吃!”
罗道长的面子在泥塘镇实在是太好用,大部分人听见他的名字,没说什么就回了家,偶尔有几个坚持要待在外面,他们也没办法,只能一再叮嘱早点回去。
程勇军和虞雯莉也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们拿出来一张符,说是罗道长亲自画的,算是搭车的感谢费,仔仔细细将它贴在了门上八卦镜的下方。
程素这时候才发现大门上挂了八卦镜,而且不是普通的镜子,是看上去就很专业的那种。
随便吃了一碗面,程勇军和虞雯莉抵抗不住通宵后的睡意,补觉去了,两位老人觉少,昨晚也睡过,闲了一上午实在是坐不住了,干脆在家里搞大扫除,程素睡不着,也去帮忙。
他们家都是这个性格,越是焦虑,就越是要做点什么。程素高考前,杨淑君特意进城,每天给她做饭,老家的事全丢给了程同甫,虞雯莉下班后论文病历不离手,程勇军当时在带高二,每天早早到班,放学了还要在学校留一会儿,等到放高考假的时候,高三的教案已经被他写了半本。
但即便如此,面对程素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一直都是,尽力就行,不用太在意结果的好坏。余下的焦虑担忧,他们一向只会自己承担。
噔噔。
一楼小客厅里传来两声清脆的玻璃敲击声,杨淑君放下手里的鸡毛掸子,走了过去。
窗外是他们家的邻居,她见杨淑君看过来,朝着大门的方向指了指,示意开一下门。
杨淑君赶忙打开门让她进来:“你怎么过来了?村长不是叫我们别出门吗?”
邻里相亲的,那人也不见外,自己搬了把椅子坐下:“唉,我这心里不踏实。”
程素听到声响,好奇地下了楼,杨淑君叫她认人:“这是隔壁吴奶奶。”
“吴奶奶。”程素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吴桂芝接过杯子,没急着喝,先上上下下打量她:“这是素素吧,都这么大了。都说女儿像爸,真的和你爸长得一个样。”
程素看过她爸的照片,虽然现在中年发福,还被学校里永远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磨得秃了顶,但年轻的时候,她爸长得一点不差,如果说她妈是浓颜美人,她爸就是淡颜帅哥,用现在的话来说,妥妥的韩式审美。但要说她和她爸长得一模一样,还是太夸张了,她的样貌更像二者折中,不浓不淡。
不过她也没低情商到非要反驳,只笑了笑,退到一边。
吴桂芝也无心寒暄,继续对杨淑君道:“我刚刚在棉花田里挖土,听到老徐说,你们老四家的程浩,成活死人了!”
“活人就是活人,死人就是死人,什么活死人。”杨淑君一脸不赞同地看着她,“你别到处听这些没有名堂的话。”
“人早就死了,但还能动,这不就是活死人?”吴桂芝奇怪地看她一眼,“他们都是后面搬过来的,你们家难道不是祖祖辈辈都在镇上的吗,你不知道?”
陈浩的事才过去几个小时,程勇军他们还没来得及告诉杨淑君,她自然不知道,但消息却已经传到了吴桂芝这里。
程素在一旁听着,心里把知道这件事的每个人都回忆了一边,依旧猜不出这事到底是谁说出来的,不禁为乡下的情报系统感到叹为观止。
那边杨淑君听了吴桂芝的话,反问道:“知道什么?”
“还是我奶奶告诉我的。”吴桂芝凑近,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泥塘下,镇着一个杀人比杀鸡还快的将军。”
程素竖直了耳朵。
杨淑君却反应平平,她沉吟两秒,恍然道:“难道前段时间那个教授带着学生来考察的古墓就是这个?你当时怎么不告诉人家,害得人家一顿找,也不知道现在走了没有。”
吴桂芝猛地一拍她肩膀:“那怎么能说,这可是咱们镇上的秘密,我看你家一直住镇上,才来找你的。”
杨淑君斜睨她一眼:“既然是我家都不知道的秘密,你奶奶怎么知道的?”
吴桂芝有些急了:“你别不信,我说的都是真的,肯定是你奶奶没告诉你。我奶奶说,当时镇上还有给他守墓的家族呢,人家可是大地主。”
程素坐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问道:“真有守墓的啊,谁家呀?”
听到有人对她的话感兴趣,吴桂芝一高兴,也不把话藏着掖着了:“死了,死绝了。”
程素一惊:“都死了?怎么死的?”
“将军生气了。”吴桂芝笃定道,敞开了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