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才歇了一宿,她家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
燕娘自是打进了村子口,就一路接受四方的贺喜到家。
刚进门就被谢安陈的瞎眼老娘拉着,周身摸了摸:
“怎么瘦了?可是那小子欺负你了?”
“娘,我好着呢,应该是这两日坐船坐的,没吃什么东西。”
谢母听着,立即张罗着让厨房杀鸡炖汤。
如今燕娘父母已逝,家中只剩婆母主仆两人,她一边说着一边往谢母手腕子上戴玉镯。
谢母一生早年丧夫家道中落但也是见过好东西的人,一摸玉质,连忙推到:
“我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还戴这劳什子做甚?你自己留着。”
“娘,这是元朗特意买来孝敬您的,他如今高中得要留京都听派调遣,说不能跟前尽孝,已经是大大的不孝了,只能用此物替代,您可不能推辞。”
这话当然是说来慰人的,这东西也是燕娘自己买的。
谢安陈自是有孝敬之物请她转达,但做不到燕娘这般体贴。
一番话哄得谢母眉开眼笑,拍着媳妇的手讲到:
“那你这次回来就多住几日,别急着走。”
在谢母心里只当儿媳是担忧她这个瞎眼的,抽空回来报喜也是探亲。
探完了过不了几日就得回京与儿子团聚去,小两口就该在一起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燕娘直言:“我暂时不走了。”
谢母闻言楞了楞,随即面上大喜,猜测:“莫不是有了?!哎哟哟,感谢列祖列宗保佑,我谢家,你燕家两家都有后了!”
燕娘:“······没有没有,娘你别激动!”
她连忙掰了谢母合十的手,免得惊动了两家先辈们。
见人失落之情,燕娘就小声附耳道:
“娘,我是回来置办田产的,元朗给了我五百两银子。”
她把京都那些小姐身上薅来的金银首饰都变成了现银。
加上变卖谢探花的书籍字画,再购置了一些粮食种子器具后,如今手里带回来的差不多是这个数。
谢母一听这话,顿时放下了心,一连说了几个好。
燕娘这才细看了许久未回的小院,青瓦白墙两三间屋一个晒秋的坝子,另搭了厨卫猪圈鸡圈等村里常见的建筑。
门前就是一方菜畦地,春苗正在生机勃发。
婆媳二人喝着茶叙话的时候,燕氏的族亲和村邻都上门来贺喜,很快就将小院挤满。
来了客人,小钱帮蛮牛抬凳子到坝子里请人做,又泡了茶水招待,一点没有小姐的架子。
因为燕娘拿她当客人,从不开口,小钱觉得自己不能吃白饭,就只想尽量多帮些忙。
燕家二房的来得最快,
来的代表是燕娘的二婶,洪氏。
洪氏看见小钱这等模样的姑娘给她大侄女做使唤,不免眼红得悠悠一叹:
“燕娘如今果真富派了,这个比之前那个小碗儿还好。”
小碗儿先告假回家探亲,院里留着小钱主仆二人和改了名字的蛮牛等人照料。
燕娘忙道:“小钱你别忙活了,让兰婶来吧。”
兰婶是她请来照顾谢母的村中寡妇,这些活做得麻利得很。
谢母也知媳妇带了个姑娘回来,在旁笑道:“小钱姑娘是客,你过来陪你们几个老婆子说说话吧。”
小钱摇头:“婆婆,夫人,我帮着兰婶子先烧水吧。”
然后躲进了厨房。
而小钱家的梁伯在看菜园子,除草牵藤,看样子也是会务农。
蛮牛招呼完客人后,自行在那边使劲劈柴,一身腱子肉鼓囊囊的,看着很有骇人的力量。
一众村妇想看又不敢看,只好将其忽视,围着燕娘恭维。
其中最小的一个喊道:“大姐姐好漂亮啊!”伸手要去摸燕娘的锦衣华服,被洪氏给拦下。
燕家祖上靠打鱼发家,到燕娘祖父这辈已经小有薄产,就选中了桃村置了田地定居于此。
燕祖父母育有三子,如今形成三房,各自分家,祖父前些年过世后,祖母现如今在祖屋由燕二叔家供养。
燕家大伯即燕娘父母这房,人丁不旺,只她独一女。
大房招了女婿谢郎上门,燕父燕母在她婚后不久相继离世,后又加上谢母病重,就将人接过来一起住,遂如今燕娘家里只婆母一人奉养。
燕二、三叔家都是一子二女。
小辈们各自开枝散叶,已有第四代子孙。
方才喊姐姐的是燕七娘,洪氏小女儿,才五六岁。
燕娘起身牵着小姑娘,喊道:“七妹,你随我去见祖母。”
洪氏用手拐了一下儿媳妇柳氏。
柳氏小声喊道:“大姐,我也和你们一起去。”
燕娘这才发现人群里的她二弟媳妇,“你在这啊,你家小的呢怎么没见着人?”
柳氏怯怯地回:“在家里跟着他们父亲学写字。”
燕娘想起之前燕二娃诅咒谢安陈一辈子考不中的样子,少不得嗤笑了一声:
“二弟如今这么上进?这份是给你家小的,还好我这笔墨纸砚备了两套,那也分一套给你。”
燕娘给了二房侄子小辈银锁两枚,外加弟媳妇新丝帕一张和文房四宝一套。
这边分完礼物,她又拿了东西上了租屋。
老远就听着燕二娃在咆哮:
“这个字怎么念?老子都教你十遍了,你怎么还是记不住?你妹妹